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秀花  周耀庭 《北京中医药》2007,26(12):780-783
总结了著名老中医周耀庭关于温病临床辨证经验与创见.指出温病辨证不能局限于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辨证纲领,要在熟悉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温病辨证技巧.即:(1)在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广泛联系;(2)必须在纲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引伸;(3)学会抓住主证;(4)要知常达变;(5)要善于类证鉴别.  相似文献   

2.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 ,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 ,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 ,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 ,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3.
庞秀花  周耀庭 《北京中医》2007,26(12):780-783
总结了著名老中医周耀庭关于温病临床辨证经验与创见。指出温病辨证不能局限于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辨证纲领,要在熟悉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温病辨证技巧。即:(1)在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广泛联系;(2)必须在纲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引伸;(3)学会抓住主证;(4)要知常达变;(5)要善于类证鉴别。  相似文献   

4.
三焦辨证临证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学 《中医药学刊》2002,20(1):76-76,84
认为吴鞠通所创立的三焦辨证在揭示温病演变规律、明确温病病变部位、指导临床立法选方有重要意义。从三焦辨证创立的理由、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论述了三焦辨证临床意义。指出,湿热类温病初起有卫分证,邪从燥化可深入营血,必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得全面。  相似文献   

5.
从《温病条辨》分析整体观对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影响,认为整体观是形成吴鞠通温病辨证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对现代温病的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皆是祖国医学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意义共同之处是:分析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为确立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但两者之治疗角度不同,前者是以营卫气血是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来考虑辨证的,后者是以三焦所属腑脏在温病中的病理变化作为基础考虑辨证的,由此可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应用时,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温病的辨治纲要自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体系问世之后,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对临床辨治温病起了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不论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或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治方法,均难较为全面深入地揭示温病的病变本质,以及拟定其更为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方药选定。另方面,上述几种辨治纲要诸多重复、混乱,给临床辨治温病带来较多不便之处,以致影响疗效。因此,探索更能适合温病的辨治法则较为重要。根据温热类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对其辨证施治法则,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看法加以探究。1 邪扰、阴伤、气耗、血瘀是…  相似文献   

8.
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的特点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刘坤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15-417
三焦辨证是吴鞠通温病学说的核心,对温病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却遭到医界非难,不仅伤寒学派攻击其为标新立异、异端邪说,就连许多温病学者也认为,既然已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何必再创三焦辨证,屋上架屋,多此一举呢?而其之所以遭到如此攻击,除少数学者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说源于内、难二经,成熟于清代。其中叶桂、吴瑭的学术贡献最著,其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成为温病学的辨证纲领。既继承了伤寒精髓,又发展、完善了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而流传于世。其中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病理和疾病传变都赋予了新的含义,对指导温病的临床诊疗、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三焦辨证则自上而下地分析温病在临床上的变化规律,结合经络学说、五行八卦、易学等理论,更加丰富了温病学说,可以说是继伤寒为羽翼,集温病于大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氏的诸多经方对后世的医学贡献是功范千秋。  相似文献   

10.
1.清代医家吴塘在叶桂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温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提出以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将卫气营血的变化列入其中。  相似文献   

11.
应用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研究温病三焦辨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是在藏象学说指导下,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核心,在原有脏腑辨证“基础证候”之上,进行新的深入细化的辨证分型。而吴鞠通对温病三焦辨证的阐释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不易于医者系统掌握。因此,应用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法对温病三焦辨证所做的研究,是对其重新高度概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其病机的阐释更具整体层次性与严密逻辑性,最大程度避免了重复论述,有利于对温病三焦辨证进行深入与针对性的研究,进而利于医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对各类温病进行鉴别诊治。  相似文献   

12.
温病在古代常被称之为“疫病”,在长期的“疫病”诊疗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在此进程中对于温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形成了完备、系统的辨证体系,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从历史记载中不难发现,每一次温病辨证体系的创新性发展,都与当时“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密不可分。而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已肆虐持续2年之久,且丝毫没有消散之意。随着抗疫实践的深入,温病的辨证体系呈现出不断向前创新发展的趋势。面对如今疫情,温病学能否趁势迎来新发展的机遇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当代瘟疫诊疗的临床实践,认为当代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瘟疫类疾病的特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不拘一方一药,灵活辨证论治;贵在早期干预,控制疫情传变;同时遵循温病理论,临床不断创新;传承以温病大家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为代表的治疫学术思想。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禀承了明清温病大家对温病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充分吸纳了温病理论的学术特色和温病大家诊疗疾病的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温病高热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辨证突出阳明张氏认为温病须从六经辨证。他说:“《伤寒论》一书,原中风、伤寒、温病平分三项  相似文献   

15.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开创性的提出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其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温病学特有的辨证理论体系。它以三焦为纲,以概括温病的病位、病性以及温病的传变规律。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则对指导温病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清代医家吴塘在叶桂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温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提出以三焦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将卫气营血的变化列入其中。即温病始于上焦,病在肺与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病在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病在肝与肾。三焦辨证补充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又是脏腑辨证在外感热病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温病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本章主要内容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以指导温病的辨证施治。下面将每一阶段证候表现、基本特征、病理分析、治疗原则等——归纳  相似文献   

18.
《时病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清末温病学派医家雷丰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重点论述其代表作《时病论》的辨证方法,总结了《时病论》运用脏腑辨证的规律和特点,进而阐明其在整个中医“辨证”历史上的位置和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时病论》对“脏腑辨证”的运用,1)在温病领域的运用情况。雷氏治温病虽也采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但所占比例较小,而广泛地使用脏腑辨证,且能明确反映温病的传变及分期特点。2)治泄痢的脏腑辨证特色,3)创新辨证脏腑证型。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治疗温病在辨卫气营血的同时,还善于运用脏腑辨证、三焦辨证、体质辨证。对于湿温、暑温偏于湿热者,以三焦辨证为主,辅以卫气营血和脏腑辨证;对于风温、温燥、温热、暑温偏于热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辅以三焦及脏腑辨证。温病病者主要有阴虚、阳虚、气虚、气阴两虚、酒客等体质类型,进行体质辨证,指导临床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伤寒,温病学说产生发展的渊源以及各自特点的剖析,探讨了寒温统一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设想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纲,吸取伤寒六经、温病三焦等辨证中有关内容,创立一个新的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