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和铁蛋白(Fer)在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1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妇女对照者血清β2-MG和Fer含量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β2-MG和Fer含量均较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不管是血清β2-MG值,还是Fer含量,均随着乳腺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结论乳腺疾病患者若出现血清β2-MG或/和Fer浓度明显升高,则应提示乳腺癌的可能。二者作为肿瘤检测指标,对乳腺癌筛选诊断和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唐山地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水平.方法 收集唐山地区(丰南区和唐海县)乳腺疾病患者287例,乳腺癌组158例,乳腺良性疾病组129例.采用附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仅检测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含量并比较其差异,其结果与年龄及体重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α-HCH、β-HCH和PP'-DDE含量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血清中β-HCH、PP'-DDE含量与年龄及BMI呈正相关(乳腺癌组:r值分别为0.272、0.330和0.207、0.313,P均<0.01;乳腺良性疾病组:r值分别为0.339、0.260和0.227、0.209,P<0.01或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且含量与年龄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符合有机氯在高等生物体内的蓄积和排泄特性,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和科学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和铁蛋白(Fer)在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1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妇女对照者血清β2-MG和Fer含量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β2-MG和Fer含量均较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不管是血清β2-MG值,还是Fer含量,均随着乳腺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结论乳腺疾病患者若出现血清β2-MG或/和Fer浓度明显升高,则应提示乳腺癌的可能.二者作为肿瘤检测指标,对乳腺癌筛选诊断和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0b(miRNA-10b)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诊治的乳腺疾病女性患者92例,其中乳腺恶性肿瘤患者50例(早期乳腺癌30例、晚期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2例,另选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153、CA199和CA125的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中miRNA-10b水平。结果CEA、CA199及CA125在乳腺癌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略升高,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仅CA153、miRNA-10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晚期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53、CA199、CA125和miRNA-10b水平均升高(P<0.05)。miRNA-10b和CA15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EA、CA199和CA125。结论CA153和miRNA-10b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诊断准确率高。CEA、CA125和CA199不可用于早期乳腺癌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234-4235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筛查诊断中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120例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0例乳腺癌患者,7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相较于乳腺良性疾病高,P0.05;乳腺良性疾病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与健康女性之间差异较小,P0.05。结论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女性乳腺癌筛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清CA15-3、CA125、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璞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05-1707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乳腺癌患者7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8例、健康对照60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结果乳腺癌组中血清CA15-3、CA125、CEA浓度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在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单项指标检测时CA125Youden指数最高(0.678),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73.7%和94.1%。将CA15-3/CA125/CEA三个指标联合检测时,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Youden指数分别达到81.6%、90.7%和0.723。结论血清中CA15-3、CA125、CEA浓度可以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且联合检测比使用单一指标能显著提高检测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7月期间诊断的45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乳腺癌25例,20例良性乳腺疾病,临床疾病诊疗阶段实施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检查,将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做比较,分析在乳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5例乳腺疾病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25例、良性乳腺疾病20例,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疾病患者27例、良性乳腺疾病18例,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检查准确率为91.11%(41/45),特异度96.00%(24/25),灵敏度85.00%(17/20),Kappa=0.818,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乳腺癌患者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形态学征象四周血管增粗迂曲、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显著增强、病灶早期增强检出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皮下脂肪间隙模糊征象检出率低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疾病诊治中应用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诊断,能够提升检查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为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A15-3测定在乳腺癌诊断、监测及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乳腺癌、85例乳腺良性疾病与100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的血清CA15-3水平。结果CA15-3在诊断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Ⅰ,Ⅱ期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乳腺癌晚期及复发或转移乳腺癌患者中CA15-3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或无转移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CA15-3监测乳腺癌的术后复发或转移、预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研究在对乳腺癌患者检测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提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的检查信息,并将其中的241例乳腺癌疾病患者、357例健康的对照组以及357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与诊断的依据对患者血液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细胞因子的水平统计分析,确定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对诊断乳腺癌疾病的意义与价值。结果乳腺癌疾病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的较健康对照组患者与良性肿瘤疾病患者高,经过数据研究发现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疾病患者检测时,可以将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的浓度作为诊断的依据,并且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与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乳腺癌组,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乳腺良性疾病组,4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ADAM12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同时随机选择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乳腺良性疾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GF-1水平在年龄≥45岁、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3%(50/70),血清IGF-1水平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168.6±33.4) ng/mL vs (125.3±29.5) ng/mL,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增高,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乳腺癌患者IGF-1的生成,进而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HER-2/neu在乳腺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癌HER-2/neu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分析127例乳腺癌患者,30例良性疾病及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HER-2/neu水平并用免疫组化(mc)方法分析乳腺癌组织切片中癌细胞的HER-2/neu染色。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HER-2/neu水平与正常对照和良性乳腺疾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TNM分期进展,乳腺癌患者可溶性HER-2/neu阳性率逐步升高。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HER-2/neu水平呈过度表达,而且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参数下血清TK1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K1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或术后2年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K1水平高于术前(P<0.05),ER、PR双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TK1水平无差异(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低于ER、PR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VEGF、CA153的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乳腺癌TNM分类法进行分期,并将乳腺癌患者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记录VEGF、CA153检测结果,用ELISA法检测VEGF,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结果乳腺癌组各项检测指标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VEGF、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有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VEGF、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VEGF、CA153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乳腺癌和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的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CA125、CA153和癌胚抗原(CEA)进行测定,观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79.3%,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乳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乳腺恶性肿瘤77例和良性肿块1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MVD,结果 乳腺癌和良性肿块患者血清VEGF无显著性差异;有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血清VEGF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与良性肿块MVD差异有显著性;有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MV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VD确实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而MVD测定必需组织病理标本,不能反复测定。监测血清VEGF不仅可预测有无淋巴结转移。而且便于术后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在乳腺癌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  罗燕玲 《检验医学》2011,26(2):79-81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参数下血清TK1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K1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或术后2年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K1水平高于术前(P〈0.05),ER、PR双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TK1水平无差异(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低于ER、PR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乳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现状,探讨患者体质量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预防和筛选乳腺癌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6-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随访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结果1187例乳腺疾病患者中有乳腺癌676例(56.95%)和乳腺良性疾病511例(43.05%)。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有营养风险患者的比例要高于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者中体质量超过正常者的比例要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而乳腺癌患者的前白蛋白水平却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患者中以临床Ⅰ期(33.38%)和Ⅱ期(53.06%)患者占多数;不同BMI组患者在其临床分期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体质量高于正常者占多数,且超重或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Q-PCR法,并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测定1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8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CND1的表达量。结果CCND1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均高于前2组(P〈0.05),β2-微球蛋白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乳腺癌患者阳性率为45.7%,良性乳腺疾病组为0。结论FQ-PCR技术是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快速定量检测CCND1方法,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疗效、转移,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全晖  邓君 《检验医学》2011,26(6):361-363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核内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FQ—PCR法,并以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对照测定30名健康女性体检者、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8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c—myc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均高于前2组(P〈0.05),β2-微球蛋自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乳腺癌患者阳性率为40.7%,良性乳腺疾病组为0。c—myc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和类型无关(P〉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FQ—PCR技术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快速定量检测c—myc方法,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疗效、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