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1975年6月—1980年3月,采用骨痨敌合并氨苯砜治疗104例麻风(以下简称合用组)。至1980年3月共治愈33例,与单独口服氨苯砜治愈的(以下简称单用组)同型、同期、性别、年龄近似的33例麻风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R761)治疗10例LL和BL麻风病,半年后疗效显著,对耐氨苯砜的麻风病人也有较明显的近期疗效,并不低于利福平。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作者认为,该药生产工艺简便,治疗剂量相对较小,价格比较便宜,有可能成为取代利福平用于瘤型麻风综合化疗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氯苯砜(Dapsone,Diaminodiphenylsulfone,DDS)于1908年由Fromm和Wittmann合成,当时未发现它在药理学上的应用。1941年Faget等应用氨苯砜的衍生物—普洛明治疗麻风病人,经过二年的试用,证明有较好的效果。1947年Cochrane等应用氨苯砜治疗麻风。1953年Kruizinga等应用氨苯砜治疗疱疹样皮炎。此后,氨苯砜在皮肤科领域内较广泛地应用,成为一些皮肤病的主要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报告9例经氨苯砜治疗10年以上的晚期麻风患者的胫后神经病理变化。发现神经内的炎症浸润消退比皮损内慢。神经中氨苯砜浓度显著的低于其在血液、肌肉及皮肤中的浓度。我们认为神经内氨苯砜的浓度降低与血管腔狭窄、闭塞及神经外膜、束膜增厚有关。神经内氨苯砜低浓度是神经中病变不易消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氨苯砜除作为治疗麻风的主要药物外,亦能治疗多种皮肤病。王氏等曾用氨苯砜治愈弥漫性硬皮病2例,我院在使用氨苯砜治疗弥漫性硬皮病过程中,曾发生1例“氨苯砜综合征”,本症尚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首先于1983年在江苏扬州11县市开展了利福平、氯苯吩嗪和氨苯砜治疗多菌型麻风的联合化疗(MDT)试验,从临床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角度,对现场实施的可行性、接受率、疗效、麻风反应、毒副作用进行了全面观察,并在停药后对患者进行国内为期最长监测,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表明,麻风联合化疗疗效令人满意。对1990年12月以前停药且MDT前BI>2.6的多菌型患者共随访946人,发现2例复  相似文献   

8.
自Rees等(1970)首先在小鼠足垫证实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肯定的疗效以来,利福平已广泛用于治疗麻风。为探索如何缩短麻风病的疗程提高治疗卒,我院于1981年2月~1982年1月应用沈阳第四制药厂生产的利福平合并乙酰氨苯砜治疗10例复治麻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治疗的病例和方法 10例中瘤型(LL)4例,界线类偏瘤型(BL)6例;男性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4.7岁(24~57岁);平均病期4.1年(1~8年);既往正规砜类药物治疗时间平均7.9年(5~10年);疗前细菌指数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WHO)麻风专家委员会在1977年的第5次报告中建议在用氨苯砜(Dapsone)治疗非瘤型麻风患者时,应在用药至疾病转为非活性后再继续治疗一年半。但在多数控制麻风患者的治疗方案,非瘤型患者的疗程比这更长。而仅少数患者的疗程少于5年。部分原因可能是难以确定疾病的不活动性,从而导致不必要地延长治疗。毫无疑问许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单一的氨苯砜治疗;许多患者没有完成整个疗程,许多病人不按时就诊,有些虽按时就诊,但也未按时服药。此外,因为非瘤型麻风占全部麻风病患者的50—80%,加长疗程分散了对传染性瘤型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利福平、氨苯砜、氯苯吩嗪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患者致Ⅱ型麻风反应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1.
结核样型麻风的活动指征有三:斑疹高起、红斑或损害继续扩大。如果皮肤及鼻涂片阴性,且无上述三种情况存在,而只有平坦的着色斑痕,则我们就认为临床治愈。1948年作者曾报告锑剂辅助大风子油治疗,可加速疗效。1954年作者又报告阿的平(Atebrine)可促进皮肤麻风损害的消退。据此,作者在1957年开始并用氨苯砜、锑剂和阿的平治疗结核样型麻风。氨苯砜第一月每周300毫克,第二个月可增至每日100毫克,最大量在第三个月开始,每日200毫克。三价锑肌肉注  相似文献   

12.
氨苯砜系目前治疗麻风病的主要药物之一,有关它的一般毒副反应,文献已有较多记载。但一次吞服大剂量氨苯砜引起急性中毒甚为罕见,现就我们于1981年收治失败的1例报道如下,以便提供一点经验教训。病例报告张××,女,18岁,农民。1981年7月10日因与其兄吵架后吞服其父(麻风患者)服用的氨苯砜30余片(50毫克/片)企图自杀。10分钟后呕吐出少许药片和药渣。3小时后感头痛、头昏、全身乏力并逐渐加重。两天后于1981年7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临床上应用骨痨敌合并氨苯砜治疗麻风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我们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E 玫瑰花细胞形成试验为指标,对92例麻风住院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全部患者均经过不同时间的氨苯砜治疗,选其中50例患者合并应用骨痨敌进行治疗,另42例只用氨苯砜继续治疗,并选健康人作对照。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骨痨敌合并氨苯砜治疗组,其实测波动范围为15.25—77.75%,均值为51.83±10.31;氨苯砜治疗组其实测波动范围为13.5—57%,均值为32.98±  相似文献   

14.
骨痨敌1为来自民间治疗骨关节结核的验方,我院已将其研制成注射液。经临床观察证明,该注射液对骨关节结核及颈淋巴结核有明显的疗效。与氨苯砜并用治疗瘤型麻风较单用氨苯砜效果为优。以往,经我们进  相似文献   

15.
麻风反应,尤其是神经痛,一旦发作,疼痛难忍,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麻风病学中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我们试用“斯锑黑克”治疗麻风反应神经痛,尚有较好的效果,因时间较短,例数不多,先作初步介绍,以供同道参考,并请指正。我们共治疗患者10例,其中结核样型麻风7例,瘤型麻风3例,均系服氨硫脲、氨苯砜、苯丙砜治疗的患者。神经痛的程度不等,重者为全身痛,断续三年余。轻者只有一个肢体疼痛,不过10天。对神经痛反应,我们过去曾用过不少疗法;如普鲁卡因封闭  相似文献   

16.
砜类药治疗麻风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虽已治愈大量病人,但由于长期应用氨苯砜一种药物,相继出现了耐药菌株和残存活菌以及治愈病人复发的问题,给进一步控制麻风造成巨大困难。第二次全国麻防治工作会议,为加速消灭麻风的进程,提出对多菌型麻风采用  相似文献   

17.
于1975年6月至1976年7月,选择各期瘤型麻风51例,采用“骨痨敌、氨苯砜”及单用“骨痨敌”治疗。经过13个月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般资料本组51例,计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幼者14岁,最长者47岁,以20—40岁之间最多;病期最长者20年,短者也有两年;早  相似文献   

18.
背景:氨苯砜TM(对位氨基双苯砜 铁草酸盐)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的砜剂。作者报道了2例继发于长期服用氨苯砜TM的肝铁质沉着病。患者和方法:病例1:1例51岁的男性嗜中性皮病患者接受氨苯砜TM治疗17年后发现血清铁蛋白升高并出现溶血性游离铁。肝脏活检证实为肝铁质沉着病。  相似文献   

19.
戴福雷  谢志铮 《医学新知杂志》1996,6(3):105-106,108
江苏省采用利福平1200mg,氯苯吩嗪300mg每月1次监服,B663 50mg、氨苯砜100mg每日1次自服的试行联合化疗方案,治愈1313例多菌型麻风病人,MDT期间麻风反应发生5.6%,畸残发生4.7%,未发现治疗无效或恶性病例,总有效率100%.疗期最短24个月,最长84个月,平均41个月。愈后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测8年以上者177例,10年以上者16例,平均监测65个月,结果未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20.
本品是目前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对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目的讨论氨苯砜老药新用途.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用氨苯砜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结果 治愈率为32%,总有效率为89%,明显优于用氯苯那敏等治疗的对照组.用氨苯砜治疗环状肉芽肿患者,可使皮损完全或部分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