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本年六七月间,曾利用低温麻醉中断循环及冠状动脉灌注直视修补室间隔缺损四例;利用人工心肺体外循环修补室间隔缺损赠一例,五例全获满意效果。鉴于目前国內有关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临床报告很少,特介绍初步临床经验,着重介绍手术方法与治疗经过,以供参考。关于低温麻醉中断循环及人工心肺体外循环二种方法的动物试验研究将另行报告。利用体外循环修补缺损之一例,所采用的心肺机为 Jongbloed 氏心肺机。关于这种心肺机之构造及其性能亦将另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发生残余漏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血液破坏、心功能衰竭、心内感染等.自1995年3月-2005年12月,我们共修补小儿VSD 467例,术后发生残余漏19例(4.07%),其中16例行二次手术修补,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胚胎心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异常交通。VSD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20%,其中膜周部VSD最常见,占75%~80%。由于左右心室间存在压差,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多血,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需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2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芬太尼总剂量30μg/kg,Ⅱ组瑞芬太尼0.05~1.00μg/(kg·min)持续泵入。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量应激激素浓度,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液动力学参数和应激激素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有效抑制应激激素释放,实施术后早期拔管,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复合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小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给予3个周期的缺血后处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开放后6h和20h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结果开放主动脉后6h和20h后处理组的cTn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行室缺修补手术小儿患者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早期防治各种并发症的措施。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矫治婴儿VSD194例,男108例,女86例;年龄58d-12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者72例;体质量2.8~8.5kg,其中3~5kg8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VSD直径5.0—16mm,平均(9.1±3.4)mm。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VSD修补手术。术后早期加强处理,防治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早期房室传导阻滞5例,肺部感染17例,肺不张8例,经积极治疗后愈;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或心力衰竭发生。全组随访2—24个月,无特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治疗婴儿VSD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已开始采用切开右心室直视修补的手术。这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一个新发展。我院共做了五例,效果很好。五例中有四例采用了低温麻醉中断循环及冠状动脉灌注法,另一例则采用人工心肺体外循环方法。切口都是胸前第三或第四肋间横切口,由双侧开胸。今将护理中的体会简述于下:一、手术前的护理:1、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是危险性比较大的手术。患者对手术多具恐惧心理,往往离手术期愈近,情绪愈不安,甚至影响食欲与睡眠,往往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必须解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如强调手术的安全性,特别是介绍一些做过手术的病人情况,必要时也可以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残余漏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患者,年龄4~36岁,其中膜部VSD术后7例。嵴内型VSD术后4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术后残余漏直径为4~10mm。9例为1个残余漏口,2例为2个残余漏口。结果左心室造影7例膜部瘤的左室面直径8~16mm,漏口均在膜部瘤的出口。其中2例残余漏有2个孔,分别为2、6mm和6、8mm,两孔之间距离分别为2和8mm。前1例放置VSD为9mm边4mm封堵器缺损消失,后1例用VSD 9mm和10mmVSD封堵器。5例膜部4、5、5、6、6用6、8、8、9、9mm VSD封堵器。4例嵴内型3、5、5、6mm用8、10、10、11mm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10例无残余分流,1例有2个孔放1个封堵器的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无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有残余分流的1例在3个月后消失。全部患者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封堵器无移位,无主动脉瓣返流。结论本研究显示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0年10月至1985年10月,采用右房或肺动脉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VSD)4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30岁。2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18例中度活动时心悸、气短,2例活动后轻度发绀。全组均在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4级全收缩期杂音,同时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部X线片示:38例肺血增多,2例肺血减少,左心室扩大24例,右心室扩大2例,双心室扩大3例,心脏正常11例。  相似文献   

11.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但颅骨缺损修补时如处理不当,并发症多,尤其对小儿预后影响较大.现将1992~2000年我院收治19例小儿颅骨缺损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心机械图法对44例经手术证实的单纯性室缺患儿进行 ICT 测定,探讨室缺心肌收缩力状态及缺损关闭后心肌收缩力变化过程。发现术前 ICTI 延长,反映心肌收缩力降低。术后2~3周 ICTI 较术前进一步延长,提示心肌收缩力降低程度有所加重。此后 ICTI 渐趋缩短,至术后9~10月 ICTI 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小部分患儿在术后9~10月仍有潜在性心肌收缩力降低,故应适当控制活动量。本文对室缺手术前后心肌收缩力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右胸小切口的手术径路、方法以及术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方法:设立对照组。临床挑选22例8-20KG的术前超声诊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病例进入研究,随机分为右胸小切口组(R组11例),正中开胸组(S组11例)。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R组较S组心肌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引流量、术后鸡胸畸形发生率等差异显著。结论: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手术可行,避免了完全劈开胸骨,维持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功能的重要方法,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一般术后病人清醒,病情平稳后就停止机械通气,但有些病人由于病情需要不得不长期机械通气,所以对机械通气的监护十分重要,现将监护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l呼吸机的设定及监护首先确定病人的通气模式,一般术后多采用容量控制十叹息功能,然后根据病人的体重设定适合病情的潮气量、设定频率、吸气时间、氧气浓度及报警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是否同步,有无自主呼吸等,根据病人的血氧他和度、血气分析等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使其更有…  相似文献   

15.
通常心外科医师应用人工合成的材料或预处理的异体心包片来修补室间隔缺损.我院采用取自自体的卵圆窝房间隔作为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材料共治疗6例病人,以下是我们应用该方法的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17例,并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 17例中14例为干下型,3例为膜周型,脱垂瓣叶均为右冠瓣,经VSD脱入右室。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早期准确诊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为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韩成艳  韩贤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72-2372
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是因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左右心室间形成异常通道。缺损小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缺损大者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咳嗽、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室缺手术多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3月~2004年1月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了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其他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处理合并畸形时注意先后顺序。术后重视肺高压的处理。结果:343例手术中有3例死亡,均为肺高压。结论:肺高压和手术时机是与手术死亡率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492例3-36个月的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9例(9.9%),心律失常43例(8.7%),肺动脉高压危象22例(4.4%),残余VSD16例(3.2%)。手术死亡26例(5.2%),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只要正常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采用肺动脉监测等监护措施,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连续10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无死亡的体会(河南省平顶山市152医院467000)谢贞波,熊健,魏文郁,汤服民,王太国,陈曼霞,于勤勤我院自1991年5月至1994年5月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共102例,无早期死亡。此效果与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