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液质联用技术(LC/MS)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已逐渐成为中药现代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以研究实例,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体内代谢几个方面,对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分析了目前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液质联用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HP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将受体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引用到中药鉴定研究领域,从受体角度,从中药生物效应入手,提出了中药生物效应鉴定法。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的归经、功能主治为线索,通过高效液、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物分子(受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承认的中药质量评价、控制方法,方法的表征体现为有效成分含量或有效成分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半效抑制浓度IC50值、表现解离常数Ki值”。本文是继2002年本刊第3期“受体技术与中药研究”一文之后,以脑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中药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就中药生物效应鉴定法的技术路线及实验操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液—质(LC-MS)联用技术将LC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结构鉴别功能结合起来,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的定性、定量和药动学等研究.简要综述了LC-MS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代谢研究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与液质联用色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具显微操作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优势,可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细胞与组织中分布与积累的研究,是对中药显微鉴定、中药化学成分分析的深入与发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栽培及采收加工、中药代用品等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于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结近年来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与液质联用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现状、难点及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文献实例介绍液质联用、二维色谱分离、离子淌度质谱和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等现代先进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希冀借助这些前沿技术突破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玲玲  安睿  王新宏 《中成药》2006,28(2):239-246
液质联用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分析技术,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使之成为药物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API(包括ESI和AP-C I),MALD I,TSP和FAB等离子化方式以及各种多级质谱技术的出现,使该项联用技术日益成熟并逐渐被人们接受。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也已成为世界主流医学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用资源,中药要创新发展,要开发“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就需要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阐述。液质联用技术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独特的疗效及其对疑难杂症治疗的突出效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复杂的中药物质,对中药质量控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不利于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中药质量控制的众多分析检测手段中,液质联用技术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现以液质联用技术为切入点,主要阐述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或特征性成分的鉴别与含量测定,同时阐述部分非法添加成分检查方法等内容,拟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受体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引用到中药鉴定研究领域,从受体角度,从中药生物效应入手,提出了中药生物效应鉴定法。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的归经、功能主治为线索,通过高效液相、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物分子(受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承认的中药质量评价、控制方法,方法的表征体现为有效成分含量或有效成分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半效抑制浓度IC50值、表观解离常数Ki值”。本文是继2002年本刊第3期“受体技术与中药研究”一文之后,以脑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中药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就中药生物效应鉴定法的技术路线及实验操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名老中医结构化病历数据库,开展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适用性研究。方法:采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医案,使症状、舌脉等临床信息形成关系数据库。结果:A组按照《标准》判断与其符合者为155例,符合率为16.01%(155/968),175诊次,符合率为9.35%(175/1870);B组按照《标准》判断的结果98.34%与专家判断一致,同时,《标准》将1.66%的诊次判断为肝脾不调证。结论:证候诊断标准与专家判断符合率低,标准不能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今后应采用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际数据的方法,研究形成基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邓华亮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122
学术性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根基,本文试从重视中医药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夯实学术立足之本,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积极倡导学术自由,衔接学术产业链条、反哺中医药学术发展等4个方面就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养血补肾方药女贞孕育汤对人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服用女贞孕育汤3个周期的人LH-2时相的子宫内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结果服用该汤后的内膜增生反应明显增强,组织增殖活性旺盛,ER、PR、PCNA、VEGF、VEGFR、bFGF/FGF、EGFR、PDGFR共8种观察因子或受体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表明该汤具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促进DNA合成、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结论补肾填精养血活血的女贞孕育汤对子宫内膜的调节促进作用是助孕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其临床探索过程中观察到的若干现象,介绍了该命题的由来以及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认为用中医药学的理论与观点去研究临床广泛存在的西医药学现象,有可能既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为西医药学从微观走向宏观提供思路与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潘明继  李永辉 《中医杂志》1996,37(4):218-220
从1975~1988年对260例中晚期大肠癌进行规范性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分别施行根治术、姑切术或仅作改道术。术后配合中西医药和化疗,部分病例配合放疗。治疗结果,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6.12%、21.73%,平均5年生存率为52.78%。对术中发现45例肝转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2.2%。以上各项生存率及疗效均比国内有代表性单位采用纯西医治疗者为优。  相似文献   

19.
与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不同,肿瘤是一种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恶性肿瘤阴盛而阳亢,故生长快而易丁走窜,最耗气血,是谓之癌症;良性肿瘤阴盛而阳微,生长慢而倚伏不移,少伤气血,多属古人所谓积证.瘤体寄生于体内.与五脏六腑血脉相连,类似一个病理性脏器.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浊相干,营养机体的精微物质中混杂有...  相似文献   

20.
少阳经连结了胆和三焦,位于三阳的半表半里之间,具有气血水火枢转和通道的功能,能够宣通、升发、疏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少阳病多为枢机失运,正邪分争,气血水火交郁,寒热虚实,偏颇不定等病理演变。其证候以气机的郁滞和水液的停滞为主要特征。足少阳胆的病变从气机的郁而不畅(小柴胡汤证)到滞而不通(大柴胡汤证),甚而气结(柴胡加芒硝汤证);手少阳三焦的病变则主要是三焦气、水通道的郁滞,表现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