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杰 《世界科学技术》2007,9(6):140-14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藏象学、病因病机、诊法与证候、治则治法及养生理论等范畴。本文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哲学思辨性、系统开放性、实践认知性等特点,提出应深化内涵挖掘,加强学科建设;立足本体,传承理论;推进集成创新,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等促进中医基础理论传承与发展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五期间将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列为基础性研究的重点,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目标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技术方法学的创新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思路。方法:用总结归纳和逻辑思维法。结果:探讨了技术方法学对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学的现状和思路。结论:中医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学研究将会加快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 ,内容包括内经、证候、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诊断、方法学等多个三级学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 ,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 ,边缘学科的兴起 ,要求重新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应该从大学科概念出发 ,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大学科应该是几个相关学科的重叠、交叉 ,其目的是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产生本学科中新的理论和技术。树立大学科观念 ,有利于通过知识交叉、学科交叉产生新的知识 ;有利于使具有不同知识的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有利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四轮和方法问题,文中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针对中医的临证经验事实展开研究,必须明确认识到既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而不属于科学范畴。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不能从这种自然哲学范畴出发,不能企图为这样的理论寻求证明。基于中医临证事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重点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复合方药的药理和药化学研究以及针刺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进而逐步构建科学的中医证候学,中医方药药理药化学和针刺的生理病理学。  相似文献   

8.
9.
中医基础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陆广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法自然得道者多助中医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中医药学的特色。中医学特色问题,首先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它涉及中医理论是关于什么研究对象的理论;是指导什么实践目的的理论;是诊...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和新理念。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升华为新的理论;应用实验研究证明已有理论,并求取科学新知或理论创新;深入研究古今文献,从中汲取精华,以充实中医基础理论。既要继承和运用传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方法,也要结合当代疾病谱变化以及现代医学检测指标,增添新的客观数据和科学内涵,为“辨证论治”注入新的活力。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诊疗程序,规范数据收集模式,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在方法科学、证据充实、数据精准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科学背景下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仍须重视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立足于临床 ,根据疾病谱系的改变 ,遵循中医理论与固有的规律 ,运用中医的方法研究中医 ,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 ,实现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包海燕 《西部中医药》2010,23(11):73-75
阐述速记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速记法的运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身医学与中医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医心身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思路,一是继承,二是创新。继承不是简单的复归,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取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抛弃荒谬、错误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要有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在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定位的认识等,是我国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仍然面临生存危机,但又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医药学,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这项工程的脊梁,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源于自身体系特点,二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其学术内涵与特征,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探索研究新路,稳健求进,整体布局,局部突破。  相似文献   

16.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炎 《天津中医药》2006,23(3):177-181
结合中国经济现状及现代科技,论述了中医药发展应重视开展基础研究,并指出了如何开展基础研究及困难。展望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意义,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宏扬中医药学科原创优势,获得更多的科学发明、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成果,为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青年教师在该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知识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医疾病体系及诊断规范管理上"重西轻中"等现象,分析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形制与轨迹,探讨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不离之宗",提出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在学术传承与创新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从总体层面扼要回顾了中医基础几十年研究工作状况,总结出目前研究工作7个方面的特征,包括找核心、找特征、找实质、找结合点、找突破口、找切入点、找方法等.提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现状,认为应对理论范畴、研究方向呈现的峰值、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类、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困惑的原因及任务与发展等8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为制定本学科的发展规划、把握和调整中医基础理论未来走向、开展课题招标、衡量评估重点学科和学科建设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