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包括化感物质的收集、分离和鉴定,化感物质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化感作用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作用较为严重的原因以及在栽培过程中追求药材质量的同时很可能会加剧其化感作用的特点,并且从栽培措施、化感育种以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利用和克服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措施,旨在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2.
化感自毒作用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阐述了化感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机制,如影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水和矿质元素吸收、细胞结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等;提出选育优良栽培品种、合理施用有机类肥料及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等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防治措施,为消减化感自毒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感自毒作用是造成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会降低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随着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其连作障碍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物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即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干扰活性氧和激素的代谢、影响光合作用等方面抑制药用植物生长;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综述了选育抗自毒药用植物品种、合理施肥、选用合理种植制度以及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法在缓解药用植物连作障碍上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对栽培技术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在“亚最适”环境条件下生长,其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指出多数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在环境中“亚最适”生态因子(群)胁迫下,基源植物(特征)遗传基因的表达而决定的。因此,彰显并确保中药材道地性特色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关键措施是“亚最适”环境中生态因子(群)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指出药用植物在"亚最适"环境条件下生长,其药用活性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源性是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指出多数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在环境中"亚最适"生态因子(群)胁迫下,基源植物(特征)遗传基因的表达而决定的。因此,彰显并确保中药材道地性特色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关键措施是"亚最适"环境中生态因子(群)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爱华  郜玉钢  许永华  雷锋杰  张连学 《中草药》2011,42(10):1885-1890
介绍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了药用植物产生化感作用的原因,综述药用植物中存在的化感物质种类及其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同时阐述了其化感作用产生的机制,并对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需要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赵杨景 《中草药》2000,31(8):638-641
简介生态生物化学中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和应用概况,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针对药用植物长期栽培或连作中土壤环境恶化的特点,综述了土壤养分缺乏、土壤酸碱度变化、有害盐类含量增加、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壤化感物质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等种种土壤环境恶化的表现,指出药用植物土壤环境恶化的综合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逆境中药品种、实施轮作等科学的栽培管理、科学补充土壤营养元素、选用合适的物理处理技术、开展营养液培养、接种VAM真菌栽培等。  相似文献   

9.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人参、西洋参忌连作,作者报道近年来国内外从化感作用角度研究人参和西洋参的连作障碍问题。综述了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化感物质的收集提取到其对人参、西洋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病原菌和愈伤组织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人参、西洋参中的化感作用,认为化感作用是人参、西洋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成分是混合物,具体起作用的成分和物质尚不明确;以单个化感物质为研究而忽视了化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今后应深入开展人参和西洋参特有的化感物质及化感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参、西洋参化感物质与环境影响因子的互作关系,特别是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等环境化学行为,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共同对人参和西洋参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药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生态位概念及理论的研究,对药用植物栽培生产过程中的化感作用,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化感作用、连作障碍与生态位理论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充分利用化感作用的生态位构建,应用生态位理论克服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现状,根据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加快中药种养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人工驯化研究、加速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罗俊  郭园园  吴海霞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0):2505-2512
药食同源中药是我国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物质。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中国古代本草著作,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木部类、果部类及草部类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靖  姚璐  张悦  孙志蓉  王鼎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8):1476-1480
为了解中药材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并借助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药材配方施肥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的中药材种类不断增加。在全国范围内,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中药区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多,多为这些中药区内的道地药材和道地产区的研究探索和技术应用,但相关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一种方法,很多发酵后的药物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用真菌既是中药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药用真菌发酵中药及复方的可行性,以期能进一步推广这种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及复方配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青海省道地和地产药材的种植现状,从中药资源经济学角度分析青海省中药材价格变化趋势,并与农作物、生态种植效益对比,为青海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系统比较法对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的种植信息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 道地和地产药材种植热点主要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省中药材价格变化存在“蛛网效应”;种植药材往往存在一定风险,应选择道地性、市场认可的地产药材进行种植;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种植道地药材经济效益最高,优于其他地产药材和农作物;生态种植,如大黄仿野生、羌活套种的种植经济效益都高于农田栽培。结论 全面展示了青海省当前中药材种植现状,可指导青海省中药材种植;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更好地推动青海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常温下提取原液的方法”,可以用很简单的工艺,很小的投资,在38—42度的常温下将中草药的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并灭菌浓缩成制剂所需的任意浓度,该系统简单,清洗方便,转换生产容易,适应市场的一套系统加工多种中药及保健品。  相似文献   

17.
远志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与品质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障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现行的商品规格是对已有"辨状论质"传统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但随着中药材野生品种的不断引种驯化及大范围人工种植,部分药材的栽培品在性状及品质上已发生了明显改变,造成这些药材在市场流通规格划分及品质鉴别等认识上产生了分歧。以远志Polygalae Radix为例,从其市场流通规格划分现状入手,结合现代品质评价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品系/基原、产地/气候区划、生长年限/采收期及药用部位等对远志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揭示远志药材性状与药材自身品质的相关性,为后续远志药材商品规格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明确今后远志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