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舌象分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是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和标准化。该文对舌诊客观化中涉及到的舌象采集与彩色重现。舌体区域自动分割,舌象特征自动分析等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进一步工作的思路。该文系世界科学技术杂志社2002年举办的首届中医药学术沙龙。主题报告之一。这次沙龙的主题是“中医理论的科学特点及其现代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U-Net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在中医舌象图像分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测试者的舌象图像使用PhotoShopV13.0进行初步人工分割,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运用图像数据增强技术增加训练图像,通过U-Net的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分割模型,最后使用精确率、Dice系数、mIoU和错分类误差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测试的数据集,精确率0.9545、Dice系数0.9673、mIoU系数0.9563和错分类误差0.017.图像分割结果显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光照变化、牙齿阻挡等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强的适应性.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完成中医舌象图像分割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医舌象信息采集与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实现了舌象信息的获取,舌色、苔色、苔厚、腐腻、裂纹、润燥等舌象指标的自动分析。为了克服现有舌象采集平台体积大的缺点,我们研制了新型舌象采集装置; 舌象特征分析方面,对舌动态特征以及舌脉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将现代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对中医舌象信息的融合上,进行了相关实验。本文简要阐述了这些舌象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舌象信息采集与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实现了舌象信息的获取,舌色、苔色、苔厚、腐腻、裂纹、润燥等舌象指标的自动分析。为了克服现有舌象采集平台体积大的缺点,我们研制了新型舌象采集装置;舌象特征分析方面,对舌动态特征以及舌脉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将现代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对中医舌象信息的融合上,进行了相关实验。本文简要阐述了这些舌象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演绎推导中医学理论是中医学客观化发展,进而推动其国际化发展的强有力的技术方案。本文针对中医学特色诊法之一——中医舌诊在进行客观化研究过程中,以中医舌诊辨识舌象的相关内容及指标为依据,对应现阶段实现数字化舌象客观特征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相关科学技术,即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在该研究领域内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百年来,中医舌诊只能凭医生肉眼观察,靠经验辨证,这不仅影响中医的继承,而且影响中医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实现中医舌诊的标准化、客观化。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使其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舌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过程为主线,对舌诊客观化中涉及的舌象采集、舌象分割及舌象特征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特点,分析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与中医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运用舌象仪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病理阶段的胃病患者舌象客观参数和特征,描述舌象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较常见的舌象特征。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色参数R值和V值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质红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舌苔厚薄指数和剥苔指数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舌苔厚的患者显著多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P < 0.01);结论 舌质红和舌苔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的舌象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体质的舌象特征,明确舌象在体质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受试者1 363名并判定其体质类型,应用舌诊仪对其进行舌图片采集,并分析比较各体质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差异。结果:以平和质舌象为标准舌象,阴虚质per-All最低(P<0.05),舌色红而苔薄;阳虚质TB-R、TB-I较高(P<0.01,P<0.05),舌色较淡;气虚质TC-H较低(P<0.05),舌色最偏于淡白,舌苔较白;痰湿质TB-B较高(P<0.05),整体表现为舌淡苔厚;湿热质与平和质相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质TC-S较高(P<0.05),舌色为9种体质中最暗,舌苔色深;特禀质TB-R、TB-I较高(P<0.05),舌色淡红;气郁质TB-R、TB-G、TB-H较高(P<0.05),舌色较淡。结论:不同体质有其典型的舌象特征,舌象特征指标可以为体质的判定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的舌象客观化特征。方法 纳入冠心病患者315例设为冠心病组,健康体检受试者211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另根据315例冠心病患者常见合并病(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心力衰竭、脑梗死)情况,按照其是否存在分为合并该疾病组和非合并该疾病组。采用TFDA-1型舌诊仪采集舌象图像,对舌质(TB)、舌苔(TC)特征进行描述,比较色度指标中RGB、HIS、Lab颜色空间(R,红色;G,绿色;B,蓝色;H,色度;I,亮度;S,饱和度;L,明度;a,红色-绿色轴;b,黄色-蓝色轴),舌苔厚薄指标(per-All),纹理指标中对比度(CON)、角度方向二阶矩(ASM)、熵值(ENT)、均值(MEAN)。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舌质特征指标TB-R、TB-G、TB-B、TB-I、TB-L偏低,TB-H、TB-b偏高;舌苔特征指标TC-R、TC-B偏低,TC-CON、TC-MEAN、TC-H、TC-b偏高(P<0.05或P<0.01)。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较非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per-All、TB-G、TB-L偏高,TB-a、TC-...  相似文献   

10.
中医舌象形成机理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舌诊 ,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远在公元前 3~ 5世纪的《内经》中 ,便有了察舌辨证的记载 ,到公元 1~ 2世纪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对舌的观察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不但观舌 ,而且查苔 ;舌诊成为研究的专题是在元代 ,并出现舌诊的专著 ,由 14个舌名 36种舌 ,增为 149种舌 ,并绘彩图 12 2幅 ,墨图 6幅。但现代临床上常见的是18种舌色、17种舌体、14种白苔、9种黄苔和 9种黑苔( 1) 。人体的五脏六腑均与胃气相通 ,并通过胃气上蒸于舌 ,附着于舌表面 ,表…  相似文献   

11.
230例舌象图谱中舌色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10名中医师对230例舌图中舌色诊断结果的分析,探讨并分析不同中医师对观察结果一致性的影响.[方法]让10名中医师在自然光线下,对舌色较为典型、印刷质量较高的230副舌图进行观察并填写舌色观察表,判断结果一致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从舌色诊断结果的分析看出:1)舌诊具体内容丰富,观察结果离散性较大,舌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使传统的望舌方法难以客观地描述某一舌象.2)不同的中医师因为其视觉生理、知识水平,经验以及语言习惯等因素影响,对同一舌图有不同的判断结果,这样难以准确地判断舌象.[结论]中医需要寻求更客观的方式来诠释舌色的内容,从而减少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舌色判别结果的不一致性.所以在传统辨舌的基础上,建立标准舌色样本库以及自动识别系统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证候及舌象客观量化指标的变化同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初步建立慢性乙肝舌象客观量化信息数据库,为中医客观化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做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中医智能舌象仪对慢性乙肝患者舌象客观量化指标进行采集,并对其与相应中医临床证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舌苔面积与临床症状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身目发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神疲懒言、恶心呕吐、嗳气、大便稀溏呈正相关;2)舌质颜色R、G、B与临床症状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呈负相关;3)舌质颜色G、B与临床症状身目发黄、倦怠乏力呈负相关;4)舌质颜色B与临床症状肝脾肿大、口干而苦呈负相关;5)舌苔颜色R、G、B与临床症状胁肋疼痛、身目发黄、食欲不振、嗳气呈负相关;6)舌苔颜色R、B与临床症状倦怠乏力呈负相关;7)舌苔颜色B与临床症状肝脾肿大、口干而苦呈负相关;8)齿痕数量、面积与临床症状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身目发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嗳气呈负相关;9)点刺数量面积与临床症状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口干而苦、嗳气呈负相关;10)裂纹数量、面积与临床症状烦躁易怒呈正相关。结论:中医舌象仪所采集舌象客观量化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能为临床诊疗慢性乙肝提供可参考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色诊学是通过观察颜面气色变化了解病情的诊法。由于色诊一直停滞在目测水平,加以可见光波范围甚窄,使之受到极大限制,以致近代濒于失传。笔者分别用中心座标法定点、自然标志法分区,改进传统明堂色部和颜面色部,配合面部整体观测,构成三级精确定位模式,为仪器测量奠定了可靠基础。使用瑞典AGA782红外热像仪摄取46例健康青年红外面图,对经改进的传统色部即时温度进行数据测试和数理分析。通过数理分析,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故依据中医学理论提出:凡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象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色诊学是通过观察颜面气色变化了解病情的诊法。由于色诊一直停滞在目测水平,加以可见光波范围甚窄,使之受到极大限制,以致近代濒于失传。笔者分别用中心座标法定点、自然标志法分区,改进传统明堂色部和颜面色部,配合面部整体观测,构成三级精确定位模式,为仪器测量奠定了可靠基础。使用瑞典AGA782红外热像仪摄取46例健康青年红外面图,对经改进的传统色部即时温度进行数据测试和数理分析。 通过数理分析,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故依据中医学理论提出:凡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舌诊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些年来研究者将中医舌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舌象特征进行提取和数字化处理,以及从微观角度探究舌象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本文从舌诊的数字化分析方法、现代组学技术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了研究现状、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为后续的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舌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早期出现一种特殊的舌象改变,即在香前部出现红色的椭圆形或三角形或长方形,平坦而不高出舌面,其上少苔,面积大约2cm×2.5cm左右,较周围舌面干燥少津,边界分明,此种舌象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率高达43.48%。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率逐渐减少,该合象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7.
114例胃癌患者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鲁媛  路广晁 《中医杂志》2011,52(22):1935-193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舌象特点。方法观察组选择未做相关治疗的胃癌患者114例,对照组分别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和胃溃疡患者7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32例、单纯型浅表性胃炎患者122例。按照中医传统的望诊方法观察舌象,并应用数码相机拍摄、制成ICC文件,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红、绛舌发生率为49.1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部良性疾病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青紫舌、胖大舌发生率分别为21.93%、22.80%,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淡白舌发生率为23.68%,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舌苔以腻苔为主,主要是白腻苔和白厚腻苔,发生率分别为21.93%、26.32%,前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发生率40.3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易发生青紫舌、淡白舌、胖大舌,舌苔以白腻、白厚腻苔为主,舌面外周部少苔或无苔,对胃癌的诊断、治疗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共分四部分,本刊将予以连续浓缩刊载。本文强调指出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中医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10-15年时间内,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中医现代化应用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中医药现代研究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有机结合的重大疾病防治体系、中医养生保健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应用体、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基础信息设施的数字化研究体系,使中医药成为现代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使中医药健康产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文章并介绍了2000-2005年和2006-2015年我国中医现代化的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