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758例体检者"上火"体验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上火”的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的上火的原因、症状、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91%的人有过上火的经历,在调查中的发生率为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不同性别者的上火症状亦有差异。结论:中国人日常所说的上火是一种具有燥象和热象特征的亚健康状态。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促使其发生的重要原因,症状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相关。纠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缓解上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大学生"上火"症状分布特征,探讨易"上火"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诱导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及问卷调查方法获得8 224名大学生"上火"的发生频率、症状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特征,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统计回归模型进行易"上火"诱导因素研究。结果:"上火"症状以口干渴、口腔溃疡、眼干涩比例最多,28.9%的群体每个月平均"上火"次数1次以上。11类食物和4种不良生活习惯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上火"症状存在着差异,诸多食物和不良生活习惯在"上火"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上火"的情况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诱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上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大学生‘上火’调查问卷",对10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探讨"上火"的影响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经常上火的学生集中在大一和大四年级,经常熬夜(61.4%),嗜食辛辣食物(59.1%),压力大(55.2%)的学生易出现"上火"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燥(50.7%),口腔溃疡(49.6%),烦躁失眠(40.6%)等。结论:不良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以及过度的精神刺激易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上火"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体检人群中的上火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上火的舌象特征.方法:医生采用舌象观察表,通过肉眼观察,对303例上火者的舌象进行记录与分析,同时设立对照组(145例非上火者).经过对舌象的比较,获取上火者的舌象特征.结果:卡方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的结果示:上火者的舌象特征为舌边红或舌红,舌尖出现点刺,舌苔干燥,舌苔增厚,苔色淡黄.结论:上火是一种轻浅的热证,是中医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掌握上火的舌象特征和出现的时序规律,有助于对上火进行规范的诊断和干预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体检人群中的上火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上火的舌象特征.方法:医生采用舌象观察表,通过肉眼观察,对303例上火者的舌象进行记录与分析,同时设立对照组(145例非上火者).经过对舌象的比较,获取上火者的舌象特征.结果:卡方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的结果示:上火者的舌象特征为舌边红或舌红,舌尖出现点刺,舌苔干燥,舌苔增厚,苔色淡黄.结论:上火是一种轻浅的热证,是中医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掌握上火的舌象特征和出现的时序规律,有助于对上火进行规范的诊断和干预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上火"是基于传统概念对机体特殊临床状态的一种表述,民间则是对身体出现异常热象的俗称。现代生活节律加快和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情志应激成为引起现代"上火"症状流行的重要原因,而"上火"则通过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导致常见病的发病、复发及加重,危害机体健康。该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上火"是情志应激负荷下诱发的神经、免疫及代谢等机体多系统生理功能的失衡状态。"上火"本身不是一种病,但却能引起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该文综述了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上火"症状与常见疾病易感性的关联性和关联机制,旨在为现代医学改善"亚健康"状态和现代疾病的防治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学生饮食、生活方式相关的"上火"诱导因素。方法:以1 032名"上火"大学生形成病例组,1 006名非"上火"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饮食摄入、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统计学模型,分析引起"上火"的诱导因素。结果:炙烤食品、辛辣食品、≥2 000m L日均饮水量、500-1 000m L饮水量和<500饮水量、剧烈锻炼、巨大心理压力、失眠和熬夜以及极度忙碌等特征在统计学模型中具有意义(P<0.05)。结论:易"上火"饮食和诸多不良生活习惯跟"上火"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火"的症状特点,为探讨"上火"发生机制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上火"的相关症状。通过关联规则挖掘"上火"症状特点。[结果]核心的单一"上火"症状为口干渴(11.7%)、眼干涩(10.1%)、咽干(8.7%)、口腔溃疡(8.5%)、面部丘疱疹(8.3%)。核心的两症状组合为"咽干+口干渴",占26.9%。核心的三症状组合为"眼干涩+咽干+口干渴",占14.6%。[结论]大学生发生"上火"时,往往伴随着多个症状的同时发生,且存在核心症状群。  相似文献   

9.
"上火"是现代化社会下人们身体所出现最为常见的症状。引起"上火"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饮食太过、五味偏嗜等角度分析"上火"的原因,并提出如何从饮食方面防治"上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上火的由来、内涵定义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方法:整理分析上火相关的古今文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结果:中医火热历史悠久,理论内容丰富,但"上火"一词出现较迟,多散在于古代本草、医案等著作中。中医防治上火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明确了上火的概念,提出了开展上火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思路。结论:系统开展上火的科学研究,有利于中医学术发展,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瘀血生风”的兼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瘀血生风”就是因瘀血导致的内风。“瘀血生风”病证除了表现出瘀血和动风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外,常常伴有气虚、阴虚、血寒、血热等较多的兼证。正确认识这类兼证,揭示其规律,对“瘀血生风”病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瘀血生风”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及其病机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其兼证规律。  相似文献   

12.
热证可灸的理论探讨与临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建丽 《中国针灸》2005,25(10):715-716
探讨针灸临床"热证是否宜灸"的疑难问题.对针灸经典专著的有关篇章加以引用、分析,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考证了"正反逆从"的治疗原则及"以热引热"的治疗方法为"热证可灸"的最朴素的理论依据,艾灸的抑菌、退热、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机理也为实验研究所证实.说明艾灸适用于包括实热和虚热在内的所有热证.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五脏皆有不寐"证治经验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学习中医理论利临床实践中,对不寐与五脏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3145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调查研究与辨证总结,浅谈“五脏皆有不寐”的证治体会。  相似文献   

14.
"补肾"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心逐渐由"治已病"向"防未病"方向转变,补肾在"治未病"、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治未病"以扶正为关键,扶正以"平补肾气"为要点。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补肾中药能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多环节多途径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焦作为物质运行、代谢及化生的通路,是“癌浊”病机理论的核心。三焦气化失司,浊邪内生,是“癌浊”形成的重要环节。在“黜浊培本”学术思想指导下,临证时从三焦论治“癌浊”,提出“疏利三焦,治取中州”的治癌理念,截断病势,给浊以出路,并验之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候分布特点及辨证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5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在传统辨证分类的基础上,以"寒、热、虚、实"为纲对其进行二次辨证,将收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基于"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功能性消化不良主流证候可分为虚寒证-脾胃虚弱(寒)证、实热证-脾胃湿热证、虚实夹杂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结论: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辨证模式运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简单明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激素治疗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轻中度活动SLE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或环磷酰胺),其中治疗组加用滋阴解毒祛瘀方,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结果经过2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中医证候总分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降低SLE-DAI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SLE-DAI积分、控制病情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三仁汤始载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经典方剂,原方由8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具有分消走泄的特点,湿热之邪从上、中、下三焦驱除;分消走泄法即疏通气机,清泄湿热,使三焦湿热逐步清除的一种治疗方法,"分消"即分开消除,给湿邪以不同出径,导湿热邪浊排除体外,"走泄"即外泄、外透,舒展气机,则气通湿除,祛邪外达。由此可见,三仁汤作为祛湿剂,将"分消走泄"作为立方依据,在治疗内湿兼有邪热证方面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查阅近10年资料,依据三焦辨证理论,概述三仁汤的方证理论和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其在上、中、下三焦疾病应用中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为有效开发利用三仁汤提供理论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医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COVID-19,尽管病因属"疫戾"之气,但从致病特点来看,众多医家虽有或"寒"或"热"或"毒"不同见解,但均认同"湿"的临床特点,具有"湿邪"属性的COVID-19,由于湿邪黏腻,"在一经不移",病势缠绵,迁延难愈,除发热、咳嗽等主证外,还突出表现为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泻等湿阻中焦的症状特点。三仁汤作为治疗湿温病的经典方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应用前景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远道取穴法原理考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强  辜孔进 《中国针灸》2005,25(9):663-664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各组织之间保持着畅通无阻的信息沟通,使人体各形体官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不通,信息沟通差错,就会造成人体产生病理变化.本文以"不通"部位的难确定性,阐述了远道取穴法是疏通病结点的最佳法则,其理论依据与"标本"根结"和"井、荥、输、经、合"理论密切相关,同时还蕴涵着"治病必求之于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