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铁棒锤环糊精包合物进行抗炎、镇痛的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用β-CD包合铁棒锤,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及二甲苯致耳廓肿胀的动物实验方法。结果:铁棒锤包合物(1∶2)组能够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包合物(1∶1)组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耳廓肿胀程度,且实验过程中未出现小鼠中毒。结论:铁棒锤包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当归4种炮制品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抗血栓药物体内筛选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炭末推进法观察当归各炮制品的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当归、酒炙当归抗血栓作用显著,当归炭无显著抗血栓作用,生当归、酒炙当归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生当归、酒炙当归、土炒当归均能明显抑制小鼠对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反应,生当归、酒炙当归均有显著提高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作用,而当归炭有显著抑制小肠推进作用。结论:当归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丹黄颗粒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及抑制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棉球植入大鼠皮下致局部肉芽肿;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注射悬液)感染制作大鼠疮疡模型和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试验.结果:复方丹黄颗粒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生成;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缩短疮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抑制小鼠溶血素抗体的生成.结论:复方丹黄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及抑制溶血素抗体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花菜子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花菜子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白花菜子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白花菜子挥发油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棉球所致大鼠炎症的肉芽增生,以及明显延缓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出现时间,减少扭体反应次数。结论白花菜子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为白花菜子新的药用资源开发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元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实验的抑制作用。结果:红元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降低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P0.01或P0.05),显著减轻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红元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竹节人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四川中医》2007,25(12):17-19
目的:探讨竹节人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竹节人参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结论:竹节人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5,(5)
目的:研究华佗豆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法、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华佗豆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华陀豆正丁醇部位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及提高小鼠的痛阈值。95%乙醇提取物高剂量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结论:华佗豆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以正丁醇部位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回回蒜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一次灌胃给药后,观察14 d内中毒情况,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95%可信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抗炎活性;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法实验考察镇痛活性。结果回回蒜水提物的LD50及95%可信限为99.68(93.25~106.56)g/kg。回回蒜可以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可以明显减少扭体次数;提高痛阈值。结论回回蒜有毒,可以测出LD50;回回蒜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实验;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PRE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其LD50为6.3718s/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4084~7.7232s/kg。结论:水黄皮根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其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眩晕的主要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清空。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五型。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