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与完善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大毒”“有毒”之品统称为毒剧药。阐述毒性中药的定义以及既有药理作用又有毒理作用的两重性,建立与完善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对中药成方制剂中的毒性成分的含量予以客观反映,可提高人们对中药毒性成分的认识。笔者在现行质量标准已规定有定性鉴别和低限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方法,并认为我国中药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及加入世贸组织后,需建立与完善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不断提高中药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马兜铃酸为例探讨中药毒性成分限量标准制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制定迫在眉睫。该文分析了中药毒性成分限量标准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归纳和评述了相关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研究方法,提出了中药中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理论值计算方法,并以马兜铃酸为例,制定了其在中药材中的限量标准,以期为中药毒性成分的限量标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风湿除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白芍、当归、白术、石斛、甘草和全蝎进行定性鉴别;研究并建立君药苍术的薄层色谱鉴别,建立薄层色谱法对有毒中药川乌、草乌的毒性成分乌头碱的限量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有毒中药马钱子进行含量测定,规定毒性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测定范围。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子碱、士的宁分别在21.556~215.560μg/L(r=1.000 0)、23.523~235.23μg/L(r=1.000 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风湿除痹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曲类中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发酵炮制品,由于处方组成和发酵工艺的复杂性,其质量控制和评价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目前,曲类中药各质量标准规定互不一致,较为混乱,尚不完善,且缺少体现曲类中药发酵特色的评价指标,造成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曲类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难度较大。本文在曲类中药本草考证的基础上,梳理其质量标准概况、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处方、制法及性状等各个标准不一致,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等内容不完善,缺少能够体现曲类中药发酵特色的评价指标等,并就此进行分析和讨论。建议应对曲类中药质量标准中"处方、制法、性状"三者进行统一规范;完善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等内容;建立体现中药发酵特色的评价指标,为曲类中药质量标准的统一、完善和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独羌痹痛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制剂中细辛、白芍、黄芪、防己、乌梢蛇;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独活、羌活、甘草,并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毒性成分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结果:显微鉴别能清晰分辨相关组织,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目标物质;乌头碱限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毒性成分能控制在标准内,可有效控制独羌痹痛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药、毒效成分辨证关系探讨有毒中药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红玉  周春祥 《中草药》2008,39(11):1601-1603,1674
有毒中药一直被认为是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组合体,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包含的两类不同成分存在着辨证关系,它们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呈现典型的"双面"或"多面"特征,展现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角色转换。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有毒中药未来研究的新思路,包括坚持在生、病理状态下进行有毒中药毒性评价;运用不同病理模型确立有毒中药药、毒性;着眼不同病理状态下药、毒效物质最佳组合;探索药、毒效物质角色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独羌痹痛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制剂中细辛、白芍、黄芪、防己、乌梢蛇;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独活、羌活、甘草,并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毒性成分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结果:显微鉴别能清晰分辨相关组织,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目标物质;乌头碱限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毒性成分能控制在标准内,可有效控制独羌痹痛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卢红星 《光明中医》2013,28(1):195-196
中药炮制去毒常用净制、水浸泡、加热、去油制霜、水飞、提净等方法,以去除毒性成分,破坏、减少毒性成分,改变毒性成分结构,降低毒性成分含量等。通过对炮制去毒方法及原理的探讨,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有害物质限量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传统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特别是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方面与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还比较滞后。中药中的有害物质问题是中药国际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中药除将微生物污染检查纳入部颁标准外,对原料中药材及中成药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目前尚缺乏限量规范及定量检测标准。因此,我国必须尽早制定并有效实施中药中的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活性较强、安全性风险较高的雷公藤多苷片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进一步加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1)如何提高中药制剂的批间质量一致性;2)如何建立中药制剂临床相关的质量标准(如功效成分、毒性成分的研究和控制)。建议重点关注活性较强、安全性风险较高的中药制剂品种,旨在为建立中药制剂临床相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为有毒中药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药材。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特点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药典中共有83味有毒中药,分别为大毒10味,“有毒”42味,“小毒”31味。除去炮制品共计有38味“有毒”药材。在这38味“有毒”中药中,有8味“有毒”中药的内服与外用功能不同。38味中药的毒性成分各不相同,多为毒苷、生物碱、毒蛋白和金属元素,毒性范围分布于脑、神经、脏腑等。结论: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特点和成分分析,总结出有毒中药的功效分布广泛,常见为杀虫、泻下和清热。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也各不相同,多数有毒中药其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相同,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12.
毒性中药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全书—类经》对中药之毒有云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中国药典》收载各类毒性中药约 10 0种以上。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 ,古代典籍有许多详细的记载 ,现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炮制而降低药物毒性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传统炮制毒性中药的方法有水泡、米炒、醋炙、烘焙、制霜、复制法等。现结合现代研究介绍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1 水处理1.1 溶解减毒有些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利用此特性 ,使有毒成分溶出 ,降低含量而解毒。如附子、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可使生物碱大量流失 ,毒性大大降低。据实…  相似文献   

13.
赵军宁  叶祖光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5):2193-2198
中药毒性分级理论是我国传统医药对人类认识药物毒性和科学应用的特有发明和贡献,中药毒性分级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重大科学问题。该文对传统中药毒性分级理论的形成历史和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基于新形势下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对中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中药毒性分级本质、科学内涵及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毒性分级标注提出修订建议。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针对现有小鼠/大鼠急性毒性分级不适合中药毒性特点,发展新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方法(如Microtox,ADME/Tox等),制定有毒中药分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建立既能体现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中药毒性分级的评价方法体系与技术方案标准操作规程(SOP);另一方面,从药品监督管理角度,鉴于传统中药"毒性"与现代医学"毒性"并不等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拟定有毒中药风险分级管理名单,建议取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性味与归经]项下对"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有利于国际接轨和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继承和体现中医药特色,在正文[注意]项下,保留根据历代本草记载标注"有大毒"、"有毒"、"有小毒"的表述,同时在该项下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加注中药毒性的具体表现、量效关系、毒性机制、毒性物质等描述,共同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中药成分复杂,多指标质量评价是今后趋势之一。但是,指标成分的选择及其代表性研究,往往是个棘手的难题。该文探索蟾蜍毒液中多种蟾毒配基含量的内在联系,寻找更加合理的蟾酥质控指标。该研究随机选取全国17个产地的样本,建立7种蟾毒配基含量数据库;然后,采用Spearman分析和PCA方法研究成分间的相关性,再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总含量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和远华蟾蜍精之和与所测蟾毒配基总含量存在着相关性。据此推测,以这3种成分作为蟾酥质控指标,与现有的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质控指标相比,更能反映蟾毒配基的整体含量。这一发现有助于蟾酥质量标准的修改。  相似文献   

15.
含毒中药毒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药之毒有广义(药物偏性)和狭义(毒副作用)之分,“含毒中药”即指后者。一般而言,中药毒性是由药物所含有毒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含毒中药毒性成分较复杂,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类型,并结合分析其毒理机制。1含生物...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阶段中药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指标的状况,提出了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的一些意见,认为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对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控制,也有助于说明药物的药用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伍减毒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减毒涉及的复杂反应过程制约了对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层次解构。阐明配伍减毒机制是解决中药毒性问题的关键。"效毒二重性"决定了有毒中药"效-毒交集"特征,交集调控可反映配伍减毒复杂过程。网络药理学的出现,为开展有毒中药毒性成分筛查、致毒机制和减毒效应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回顾中药毒性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配伍减毒研究中的应用策略,并以附子为例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统计《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含乌头碱类中药如乌头、附子等含毒性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内容,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查阅《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该类制剂的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具体内容,采用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含乌头碱类成分的饮片成方制剂共有100个,主要集中于骨伤科、经络肢体病系、内科肾系等。部分制剂处方组成中的饮片无检查项,尚缺少对君药、毒性中药等的含量检测。结论: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颁布时间较早,且修订周期长,再评价、验证不完善,需定期修改。应对含毒性中药的制剂进行系统性研究,建议加强对毒性中药的特殊成分的控制,严格确保制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刘虹  刘芳  朱晓月  王萌  王怡 《中成药》2011,33(1):134-136
从药学角度对香加皮产生毒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为香加皮饮片中强心苷成分杠柳毒苷含量差异大;与药材的新鲜程度和用药部位有关;与香加皮不同的用药方式有关.对香加皮安全用药提出对策为:完善香加皮饮片的质量标准,增加饮片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测定;改变香加皮临床用药方式,以具有明确杠柳毒苷含量的提取物或中药配方颗粒的形式调配;在中成药中以香加皮提取物的形式入药,投料量以杠柳毒苷量计算;杠柳毒苷与人参皂苷配伍以达到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首次提出"量-权-证"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毒性成分含量及成分作用靶点的频次赋予靶点权重,将传统定性网络转为定量网络,不断提高获取数据的信度,为系统性评价中药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提供研究思路。首先,给予大鼠灌胃八角莲50%醇提物,基于血清药物化学辨识其中成分。随后从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等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以成分相对含量和钓靶频次赋予靶点权重,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肝毒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毒性成分-加权靶点-效应通路"定量网络。八角莲体内外成分分析共筛选得到鬼臼毒素、鬼臼毒酮、去氧鬼臼毒素、6-甲氧基鬼臼毒素等11个潜在毒性物质,涉及肝毒性作用靶点106个,加权靶点涉及Cdk2、Egfr、Cyp2c9等65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表明其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呈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介导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发挥肝毒性作用,然传统方法显示AKT1、Alb、Stat3等51个靶点可能通过介导炎症作用、细胞增殖等导致肝损伤,可知从不同层面获取的毒性机制有较大差异。综上,该研究提出并系统性应用"量-权-证网络毒理学"于八角莲致大鼠肝毒性机制研究,证实其广泛应用于中药毒理学评价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中药安全性系统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