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Ⅲ型和Ⅳ型远端融合椎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回顾采用椎弓根钩和螺钉CD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 Ⅲ型和Ⅳ型患者,分析选择性缩短融合节段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3月~2003年1月,治疗5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患者,男17例,女41例,年龄12~18岁,平均14岁.其中King Ⅲ型40例,King Ⅳ型18例.胸弯Cobb角平均64°(50~83°),柔韧性62%;腰弯Cobb角平均37°(16~48°),柔韧性105%.腰弯腰骶角平均为17°(10~22°).所有患者C7重力垂线均不同程度地偏离骶骨中线.采用椎弓根钩和螺钉CD技术矫形治疗,以中立椎为基础选择远端融合椎,所有远端融合节段均未超过中立椎.术后随访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年8个月~3年2个月,平均2.4年,均未出现明显的躯干侧方移位和双肩不平衡.术后Cobb角平均丢失3.1°(-1~5°);最后随访时,胸弯矫正率68%;除2例C7重力垂线偏离骶骨中线1~2 cm外,其余均通过骶骨中线;腰弯腰骶角减少至平均8°(2~13°),矫正率为53%;48例远端融合椎为非稳定椎者术后成为稳定椎.与Harrington远端融合椎选择原则相比,患者远端融合椎平均节省1.4个节段(1~2个节段).结论采用三维节段性器械内固定系统治疗特发性单胸弯时,以中立椎为基础选择远端融合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ossMiami前路矫形系统对特发性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1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经前路胸腹联合入路行MossMiami矫形内固定,自体肋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测量手术前后Cobb角以及躯干侧方位移。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53°,术后平均5°,矫正率为90%。上方代偿性胸椎侧凸术前平均17°,术后矫正至平均5°。下方代偿性腰骶椎侧凸术前平均43°,术后自发矫正至19°。随访12~24个月,Cobb角平均丢失19.7°,胸腰段(T11~L1)术前平均前凸0.3°(0~4°),术后平均后凸3°(0~5°)。躯干侧方位移从术前平均26mm矫正至术后5mm。1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交感神经切断症状,2例术后并发气胸。无感染、截瘫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ossMiami前路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和低切迹的优点。棒的预弯、去旋转矫形、正确选择螺钉置入部位和椎间植骨可防止固定节段后凸畸形的形成。对Risser征小于4度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上方代偿性胸椎侧凸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选择性胸椎融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椎融合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X光像 ,对侧凸类型、侧凸Cobb角、顶椎旋转度、顶椎偏距、侧凸柔韧性、躯干偏移及胸腰段矢状面Cobb角进行测量和分析。患者 12例中男 2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 15 1(13~ 18)岁。侧凸均为KingⅡ型 ,其中PUMCⅡb1型 9例 ,Ⅱc3型 3例。所有病例均行选择性胸椎融合 ,平均随访 3 5 (1~ 10 5 )年。结果 手术前后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5 4 0°、19 0° ,平均矫正率 6 2 7% ;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 34 6°、12 5° ,自动矫正率为 6 4 7%。最后随访时 ,胸、腰弯的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 18 8°、15 9°;腰弯冠状面Cobb角、顶椎偏距及顶椎旋转度与术后相比无显著变化。术后发生胸腰段后凸 1例 ,最终随访时未见进一步加重。无躯干失平衡现象发生。选择性胸椎融合较后路融合双弯平均减少 3 5个融合节段。结论 对腰弯柔韧性好且度数较小的KingⅡ (PUMCⅡb1和部分Ⅱc3)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可安全有效地行选择性胸椎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近端固定椎的选择对Lenke 5型脊柱侧凸前路融合术矫形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前路选择性单棒矫形手术治疗 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女性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近端固定至上端椎21例、近端固定至上端椎下方椎体15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15.3± 1.8)岁和(15.5±1.9)岁,平均胸腰或腰主弯Cobb角为46.2°和46.7°,近端胸弯为26.3°和29.6°。平均融合节段为5.3和4.8个椎体。结果 两组平均随访 31和33个月。冠状面胸腰或腰主弯矫正率为79%和70%(P=0.062),近端胸弯自发矫正率为46%和29%(P=0.044)。矢状面上,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凸角、 骶骨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矢状面平衡维持于较小的负平衡。胸椎后凸角分别有4.0°和2.3°的轻度增加,末次随访时近端固定至上端椎组大于近端固定 至上端椎下方椎体组(P=0.029)。胸腰段交界性成角均表现为轻度后凸增加,并最终保持2°~4°后凸角。近端交界性后凸均有轻度增加,融合节段成角均呈前 凸减小甚至出现后凸趋势。结论 Lenke 5型脊柱侧凸行前路选择性融合术中,近端融合至上端椎较固定至端椎下方椎体可获得更好的冠状面主弯矫正和近端胸弯 自发性矫正,矢状面矫形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侧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治单胸弯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时下固定融合椎(LIV)的选择。方法:2003年5月~2003年10月,采用侧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治38例单胸弯AIS患者,其中,LenkeⅠA20例,LenkeⅠB18例,均采用站立位胸弯下旋转中立椎(NV)结合骶正线的方法确定LIV。术前摄站立前后、侧位,卧位左右侧屈位片,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摄站立前后位和侧位平片,观察手术前后的躯干平衡、失代偿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融合8.4个节段。胸弯由术前平均57.4°矫正至术后平均11.3°,腰弯由术前平均26.8°自发矫正至平均4.9°;下固定融合椎的倾斜角由术前平均18.1°纠正至平均3.5°。胸椎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7.1°改善至平均32.3°;水平面顶椎旋转度由术前Ⅰ~Ⅲ度改善至0~Ⅰ度。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失代偿,其余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结论:采用后路侧弯全节段椎弓根螺钉技术矫治单胸弯AIS患者时结合站立位下NV和CSVL确定LIV,可在保证矫形效果的同时节省融合节段,保存更多的腰椎活动节段。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上端融合椎对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鄄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双肩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主胸弯融合术并有2年以上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32例Lenke 1型A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双肩水平,其中男6例,女26例,手术时年龄13~19岁,平均14.9岁,上胸弯Cobb角平均为23.7°±8.0°(10°~36°),主胸弯Cobb角平均47.5°±6.9°(40°~62°)。按照上端融合椎不同将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上端融合椎为T3,19例;B组,上端融合椎为T4,13例。A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Risser征、上胸弯及主胸弯柔韧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及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 RSH)、喙突高度差(CPH)和锁骨角(CA)。结果:A组随访时间2~4.5年,平均3.6±1.3年;B组随访时间2~4.8年,平均3.1±2.1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及CA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CA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及RSH、CPH、CA较术后1年均显著减小(P<0.05),均获得较满意的双肩平衡。结论:对于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 1型AIS患者,上端融合椎为T3或T4对重建术后双肩平衡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对此类患者上端融合至T4即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和满意的双肩平衡。  相似文献   

7.
顶椎前凸截骨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顶椎前凸截骨术(apicallordosatingosteotomy)加短节段内固定(minimalsegmentsfixation)矫正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65 ̄81岁(平均71.5岁)的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患者接受顶椎截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随访2.1 ̄6.1年,平均3.2年,观察矫正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7min,平均失血量717ml。8例胸椎驼背畸形患者的Cobb角由术前平均82.7°(75° ̄97°)矫正至平均25.8°(18° ̄30°),18例胸腰段驼背畸形患者的Cobb角由术前平均56.3°(47° ̄71°)矫正至-1.8°(-11° ̄7°)。矢状面失衡由术前平均12.1cm矫正至术后平均4.9cm。局部后凸角从术前平均53.6°矫正到平均-9.1°,平均椎体楔形角从17.7°矫正至-26.6°。17例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缓解,对自己外型及整体感觉改善感到满意。结论:顶椎截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的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Lenke 1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为合理的远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选择性胸弯融合术矫正治疗的43例Lenke 1A型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5例,女28例;年龄12~18岁,平均16岁。术前主胸弯Cobb角(50.1±11.3)°。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各影像学参数。在末次随访X线片上判定是否发生了术后远端叠加现象,将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患者纳入叠加组,未叠加患者为非叠加组。将可能发生叠加现象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26.5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23.3%)发生了远端叠加现象,其中男2例(13.3%),女8例(28.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术前腰弯柔韧性、术前骨盆冠状面倾斜角、术前LIV+1与骶骨中线偏移距离、L4亚分型、LIV与远端触及椎(last touching vertebra,LTV)节段差距(LIV—LTV)、LIV与下端椎(lower end vertebra,LEV)节段差距(LIV—LEV)、LIV与稳定椎(stable vertebra,SV)节段差距(LIV—SV)7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Risser征、LIV与中立椎节段差距、手术前后主胸弯Cobb角、术前主胸弯柔韧性、术前代偿性腰弯Cobb角及术后代偿性腰弯残余角、术前顶椎偏移、术前LIV倾斜角、术后主胸弯及腰弯Cobb角矫正率、术后顶椎偏移、末次随访时主胸弯及腰弯Cobb角矫正丢失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显示术前LIV+1偏移(10 mm,OR值=10.812,P=0.026)、LIV—LTV(1,OR值=9.017,P=0.040)、L4亚分型(L4向右倾斜,OR值=9.744,P=0.047)与远端叠加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术前LIV+1偏移10 mm、LIV—LTV1、L4亚分型(L4向右倾斜)是术后发生叠加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叠加现象的发生与远端融合平面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术前应全面考虑下端融合平面并且至少延伸至LTV+1,以防止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前路松解术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26例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结果,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平均15岁(10~21岁).24例可根据King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其中King Ⅰ 4例,King Ⅱ 9例,King Ⅲ 5例,King Ⅳ 4例,King Ⅴ 2例;另2例为胸腰段侧凸.术前站立位主侧凸平均89.8°,重力悬吊牵引位平均66.5°,反向弯曲位平均67.7°,支点反向弯曲平均为61.2°,胸椎后凸平均43.5°.术前顶椎偏离骶正中线的距离为39.7 mm.前路松解后一期行后路手术6例,2周后二期行后路手术治疗20例. 结果 20例二期后路手术者,前路松解术后脊柱活动度与术前悬吊位X线片比较,平均增加了17.8°.术后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平均52.6°,胸椎后凸28.4°.冠状面平均矫正38.2°,矫正率平均43.1%,术后顶椎偏离骶正中线的距离为9.9 mm.随访时间平均2.3年(6个月~4年),随访时主侧凸平均Cobb角54.9°,矫正丢失6.4%,无断棍、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的病例. 结论重度侧凸术前侧凸的柔韧性<20%的患者,单纯前路松解对增加脊柱的活动度意义不大,术后畸形的矫正效果不佳,应考虑前路的截骨来增加脊柱的柔韧性以使侧弯得到最大限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10.
Qiu Y  Wang B  Zhu F  Yu Y  Zhu ZZ  Zhu L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21-223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与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72例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4例,行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3例,女31例,平均年龄16岁(12~25岁),术前Cobb角平均58°(42°~76°),内固定节段T11~L318例,T11~L410例,T11~L26例;B组38例,行传统开放胸腰段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4例,女34例,平均年龄17岁(13~26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54°(40°~74°),内固定节段T10~L37例,T11~L320例,T11~L411例。结果A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12°,纠正率为81%,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最终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14°,丢失率4%。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3例,术后渗出性胸膜炎2例,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行穿刺引流)。B组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冠状面侧凸术后平均15°,矫正率73%,最终随访Cobb角平均18°,丢失率5%。5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胸腔积液2例。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胸腰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的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患者10例.评价手术前后侧凸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顶椎旋转度(Nash-Moe法)及顶椎偏距等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躯干偏移术前平均2.17(0.5~8.0)cm,术后平均1.41(0.5~3.5)cm;顶椎旋转度手术后平均改善1°;顶椎偏距术前平均4.57(1~8.1)cm,术后平均2.14(0~5.5)cm.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88°(49°~110°),术后平均42°(10°~90°),矫正率为46.38%(18.18%~81.54%),最后一次随访平均46°(11°~96°),平均丢失4°.胸椎后凸术前平均20°(-10°~52°),术后平均23°(0°~3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24°(0°~35°).5例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后凸85°纠正至术后的平均后凸10°.共有3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假关节予密切随访,1例出现右股前区皮肤麻木经对症治疗1周后消失,1例腰段失代偿者行后路翻修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三维矫形器械可以对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进行有效地矫正.手术治疗的要点是充分考虑矢状面畸形的矫形、注意腰段或腰骶段的硬脊膜扩张、良好的植骨融合以及术后确切的外固定.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青少年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找出畸形进展的危险因素,提出学校普查的改进办法。方法1985年5月~1986年1月,对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20418名中小学生行脊柱侧凸普查,共检出204例Cobb角>1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5年后,对这些患者追踪随访,调查内容包括询问治疗史、体检及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与普查时原始资料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畸形的转归分为消退(现Cobb角<10°),减轻(现Cobb角>10°,但减少>5°),未变(现Cobb角>10°,加重<5°),及进展(现Cobb角>10°,加重>5°)四组。结果共追踪随访了111例患者,其中90例随访时摄X线片,女66例,男24例。消退29例(32.2%),减轻21例(23.3%),未变30例(33.3%),进展10例(11.1%)。进展组中,女8例,男2例;Cobb角10°~19°者6例,20°及以上者4例;双胸弯型2例,胸腰双弯型2例,右胸弯型3例,左胸弯型无,胸腰弯型2例,腰弯型1例。结论Cobb角在20°以内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多数不会进展。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Cobb角>20°,畸形发生在女性,双胸弯、胸腰双弯、右胸弯型,侧凸顶椎旋转度在Ⅱ度及以上。实施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的学校医护人员应由专业人员培训,由他们在普查时进行初筛,专业人员复查初筛可疑者并定期监测高危进展者。  相似文献   

13.
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的操作技术和初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完成的10例胸腔镜下Eclipse矫形融合术病例,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年龄11 ̄17岁,平均13.3岁。对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进行测量,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初步矫形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h,固定融合节段5 ̄7个(平均6.3个)椎体,每一节段手术时间0.75 ̄1.70h(平均1.1h),手术总失血量200~600ml(平均360ml)。手术前后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44.0°和16.4°,手术矫形率63.2%;手术前后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9.0°和12.9°,自动矫形率54.4%。随访6 ̄24个月,平均14.7月,随访时胸、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0.1°和19.6°,分别丢失3.7°和6.7°。手术前后主胸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28.6mm和9.6mm,腰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14.1mm和8.6mm。手术前后矢状面上胸后凸的Cobb角分别为12.3°和23.9°。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小切口美容效果,对轻中度侧凸可获得良好矫形效果,但矫形容易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后路选择性胸腰弯或腰弯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后路选择性胸腰弯(20例)或腰弯(25例)融合的Lenke 5C型AIS病例,男4例,女41例,平均年龄14.9±2.1岁(12~20岁)。所有病例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融合,平均随访36±20个月(24~105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对躯干偏移、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开角、远端融合椎的倾斜、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胸腰弯或腰弯Cobb角平均47.3°±7.2°,术后矫正至6.4°±4.6°,矫正率(84.8±11.6)%,末次随访时为9.1°±5.4°,矫形丢失2.7°±4.6°。胸弯术前25.7°±7.4°,凸侧Bending像Cobb角7.6°±5.8°,柔韧性(72.7±23.0)%,术后矫正至13.2°±6.7°,自动矫正率(48.5±29.4)%,末次随访14.2°±7.6°,矫形丢失1°±6°。躯干偏移:术前21.3±11.5mm,术后19.5±13.3mm,末次随访10.9±8.9mm。术后近端与远端融合椎邻近椎间盘开角较术后明显减小,且在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加重。远端融合椎倾斜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交界性后凸1例,躯干失衡3例,胸弯失代偿并行融合延长手术1例。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选择性胸腰弯或腰弯融合对Lenke 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矫形效果,胸弯可获得良好的自动矫正,有效缩短了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M  Liu Y  Ni CH  Zhu XD  Bai YS  Zhao XG  Hou T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210-214
目的回顾分析TSRH、CD、ISOLA等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矫治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7月至2003年1月间运用TSRH、CD、ISOLA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的35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包括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及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58 1°(42°~95°),采用前后路联合矫形或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方法。平均随访20个月(10 ~48个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术前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效果对比分析并通过C7 椎体中点距骶骨中心垂线(CVSL)的距离来分析躯干平衡的重建,通过关于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来获得患者主观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外观矫形效果明显。总体冠状面主弯平均Cobb角矫正53 2%。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4 3°。C7 中点距CVSL由术前的平均2 6cm矫正为术后的0 24cm。通过随访期间的问卷调查, 89 3%的患者对手术表示满意。2例术后气胸、血胸, 3例术后随访1年后仍主诉腰背部疼痛,其中2例为临近节段退变, 1例为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成人脊柱侧凸,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能得到冠状面上较高的矫正率、重建躯干平衡,并且可以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单次前或后路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单次前或后路主胸弯融合术的主胸弯型(Lenke 1A型)AIS患者。其中男20例,女90例;年龄10~18岁,平均14.2±2.0岁;主胸弯Cobb角40°~80°,平均为48.2°±7.8°。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侧凸Cobb角,记录患者的年龄、Risser征、Y软骨形态、手术方式、稳定椎及融合节段,统计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为16.7°±6.1°,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22.0°±8.5°。共有19例出现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率为17.3%。与非叠加组相比,叠加组患者的Risser征较低(2.1±1.4∶3.1±1.3,P=0.002),月经来潮后时间较短(11.2±14.2∶21.9±18.9个月,P=0.002),代偿性腰弯柔软度较高[(97.0±9.1)%∶(90.5±15.5)%,P=0.017],远端融合椎(LIV)的位置约高出0.8个椎体。关于叠加现象发生率,低Risser征患者高于高Risser征患者,Y软骨开放组高于Y软骨闭合组,月经初潮未至和来潮小于1年组高于月经来潮大于1年组,腰弯高柔软度组高于低柔软度组,LIV高位置组[相对于稳定椎(SV)]高于低位置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IV-SV≤-2、Y软骨开放和腰弯高柔软度是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三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主胸弯型AIS患者前或后路矫形术后可发生远端叠加现象。LIV的选择、患者的生长发育成熟度和代偿性腰弯的柔软度是影响远端叠加现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连续两个及以上节段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34例病变累及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椎节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27.8° ̄65.4°(38.6°±10.3°),一期行前路病变椎体切除,椎间撬拔撑开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辅以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短节段邻近椎节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均给予短疗程化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影像学检查示脊柱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矫正至2.1° ̄14.2°(7.5°±8.3°),平均矫正31.2°±8.5°。随访18 ̄54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度丢失4.3°±3.8°,均无结核复发。结论: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节段的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一期行病变椎体切除有利于病灶彻底清除,减少复发;也有利于椎管彻底减压。前路椎体替代、植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可更好地纠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论证一种新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远端融合椎的选择方法,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新的远端融合椎选择标准,前瞻性研究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接受诊治且符合人组条件的AIS患者31例,平均年龄15.6岁(12~19岁),平均随访27.5个月(12~49个月).观察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的侧凸Cobb角、远端融合椎倾斜角、远端融合椎椎间角、C_7椎体中心至骶骨中垂线的距离(C_7-CSVL)、胸后凸、腰前凸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即刻冠状面胸弯Cobb角分别为(42±17)°和(12±7)°,侧凸矫形率平均70.6%;冠状面腰弯Cobb角分别为(44±7)°和(9±4)°,侧凸矫形率平均80.2%;C_7-CSVL分别为(13±8)和(9±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融合椎倾斜角分别为(20.8±5.7)°和(1.5±3.1)°,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末次随访时患者胸弯Cobb角为(14±8)°,腰弯cobb角为(9±5)°,C_7-CSVL为(6±5)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远端融合椎倾斜角为(0.8±3.7)°,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远端椎旋转度数和远端椎柔韧性选择远端融合椎的方法手术治疗AI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obb角<80°,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矫形,固定融合上端椎在T4或T4以下,随访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排除翻修手术和截骨手术患者。术前根据Lenke分型判断上胸弯是否为结构性,分成结构性上胸弯组和非结构性上胸弯组,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外观肩部平衡以及影像学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14.4岁,随访时间24~62个月,平均36.4个月,其中结构性上胸弯组17例,非结构性上胸弯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上胸弯均能自发性矫正,末次随访时,上胸弯Cobb角平均由27.9°减小至19.4°,T1倾斜角由-0.21°增加至4.7°,第一肋倾斜角(FRT)由0.4°增加至3.7°,锁骨角(CA)由-1.5°增加至0.8°,双肩高度差(CSH)由-13.0mm增加至5.2mm,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倾斜角的改变(术后T1倾斜角-术前T1倾斜角)与CSH变化(术后CSH-术前CSH)有较强相关性(r=0.624,P=0.000),术后主胸弯的矫正率和FRT与CSH变化为中等程度相关(r=0.437,0.345,P=0.007,0.006),术前主胸弯Cobb角与CSH变化为弱相关(r=0.262,P=0.040)。上胸弯Cobb角及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T1倾斜角等参数与CSH变化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上胸弯在主胸弯矫正以后均有自发性矫正现象,但T1倾斜角、第一肋倾斜角和双肩高度差均会增加。右胸弯患者左肩被抬高的程度与T1倾斜角增加的程度、主胸弯的矫正率及术后第一肋倾斜角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二期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技术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2例,包括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33±9.4岁(21~47岁)。所有患者首先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2周后接受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采用自行设计的工作通道,融合节段包括T11/12 4例,T12/L1节段5例,L1/2节段3例。分别记录前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在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ASIA 2011标准以及Cobb角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以及矫正维持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Suk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后路手术时间平均125.8±29.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460.5±88.1ml;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手术时间平均127.1±21.7min,手术出血量平均185.8±62.3ml。侧入路椎间融合相关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穿刺侧血胸1例,穿刺侧神经根损伤1例。随访时间平均12.75±4.6个月。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31°±8.7°,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后平均Cobb角5.1°±3.5°,随访过程中平均矫正丢失4.3°±2.1°。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8例(66.7%),可疑融合4例(33.3%),无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病例;术前不完全损伤者中有5例出现至少1个级别的神经功能提高,其他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累及三柱的胸腰段骨折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作为传统前后路开放手术的替代或补充有待更多病例更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