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循证医学的引进和普及应用,开拓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新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推动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进步。通过近20年的努力学习和认真实践,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特点的循证评价技术方法不断发展,循证中医药学逐步形成,已成为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循证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借鉴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收集、评价、生产、转化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证据,揭示中医药临床作用特点和规律,并指导临床指南、路径和卫生决策制定的一门应用学科。循证中医药学发展的成效:以系统评价/Meta分析为主的二次研究广泛开展;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快速增长;以真实世界研究为主的安全性评价得到发展;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方法学研究不断深入;以报告规范为主的国际化研究取得突破;以诊疗规范为主的标准化研究不断加强;以复合型和跨学科合作为特征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中医药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不断增加;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升;一批中成药大品种成长涌现。循证中医药学未来的主要任务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学与标准、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4个方面共9项任务:(1)开展系统评价研究,系统收集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建成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库;(2)开展证据转化研究,为制定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为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遴选及中医药相关政策制定奠定基础;(3)开展中医药优势和作用规律评价研究,形成中医药疗效证据链;(4)开展中医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证据支撑;(5)开展循证中医药学方法研究,为高质量证据生产提供方法学保障;(6)开展中医药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研究,形成方法、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7)搭建中医药循证评价数据管理平台,推动实现数据共享;(8)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循证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国际认可;(9)开展循证评价方法普及教育活动,培训本科生、研究生、临床医护人员及中医药相关从业者。可以说,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决策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也丰富了循证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何伟 《中医杂志》2014,(23):1981-1984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需求高涨,以现代科学诠释中医药学理论实质十分迫切,但受小数据及还原分析方法限制,要实现中医药学术理论发展与创新仍步履维艰。随着大数据研究理念的提出,深入到中医药大数据研究领域去比较大数据与中医药学主要特点,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学术创新的可能性,试图通过转变中医药学研究思维,明确中医药大数据的来源及途径,实现中医药大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发现中医药大数据构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以促进中医思维意识、中医基础理论及诊疗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评价20世纪中医药学发展的同时,指出20世纪中医药学所取得的绝大多数临床成果,均不足以揭示中医理论中最关键的“证”本质问题。作者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滞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与中医学发展的互动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提出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认识上的多维视角、创新意识和学术新流派。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英语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规律。 通过对中医药学英译、国外医学论文和有关汉英翻译的书刊文献资料检索,作者认为借鉴医学术语构词方法的历史经验,研究医学英语构词规律,从而运用到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中。以多种方法作为中医药英译的方案;以译词简约精炼为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逐步使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的“宝库说”和“学科论”对于今后中医药学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以中药学为例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中医药学“宝库说”和“学科论”的意义。①中西药学的本质异同。两者都具有科学性、理论上的系统性、实践上的有效性、依存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的统一性 ;但中药学的优势在宏观 ,劣势在微观 ,而西药学则反之。提示未来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将是中医药学。②在西医药学的角度看 ,“宝库说”的实质是对中医药认识的概括和表述。③中医符合一门学科的所有条件以及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证明“学科论”是对中医药学本质的概括和表述。④“宝库说”和“学科论”是对中医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和前景。“宝库说”丰富和发展西药学 ,致中医灭亡 ,“学科论”是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能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最后结合中医药工作者的本质和前提指出正确态度是坚持“学科论” ,允许“宝库说”。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以现代生命科学为主导学科的时代,建设和发展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中医药学, 必须注意既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又坚持和发展中医药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中医药学的合理内核集中反映为:以“阴阳”、“五行”等概念为核心构筑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学理论的“理想模型”及其数理逻辑;以“黑箱”方法建立的“藏象”理论;“四诊合参”全面诊断的诊法体系与理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理、法、方、药一致的逻辑要求;临床各科的综合治疗体系。本文提出,以现代生命科学作为参照系,对中医药学体系的合理内核进行再认识,是在现代生命科学时代发展中医药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医药学面对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价20世纪中医药学发展的同时,指出20世纪中医药学所取得的绝大多数临床成果,均不足以揭示中医理论中最关键的“证”本质问题。作者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滞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瑟中医学发民遥互动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提出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认识上的多维视角、创新意识和学术新流派。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研究是以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手段,开展的两个医学体系相互渗透、补充的医学基础研究,是我国生命科学体系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成果将成为解决临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方案与技术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是介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之间的桥梁。方剂学的基础研究,是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1 方剂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及台湾地区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方剂进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药学合理内核进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以现代生命科学为主导学科的时代,建设和发展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中医药学,必须注意既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又坚持和发展中医药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中医药学的合理内核集中反映为:以"阴阳"、"五行"等概念为核心构筑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学理论的"理想模型"及其数理逻辑;以"黑箱"方法建立的"藏象"理论;"四诊合参"全面诊断的诊法体系与理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理、法、方、药一致的逻辑要求;临床各科的综合治疗体系.本文提出,以现代生命科学作为参照系,对中医药学体系的合理内核进行再认识,是在现代生命科学时代发展中医药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四诊是中医学诊断的最基本手段,诊断是中医学走向临床的关键,但四诊临床诊断流程理论在目前中医教学中是缺失的,这种缺失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和临床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进而严重影响了祖国医学的临床疗效,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以临床实际操作程序为导向构建的中医四诊临床流程理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在实际的教学和临床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丰富和完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只有不断地提高临床疗效,扩大诊治范围,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阐述了中医基本理论对当前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认真学好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医经典著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熟练 掌握辨证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要正确认识和应用西医研究成果,不可强以西医的理论标准套用于中医的理论概念,干扰辨证思维,而中青年中医师学习一定的西医基础知识,满足临床需求,并不断积极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诊疗水平,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8,他引:111  
综述国内外关于颈椎病研究的概况,结合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实践,提出研究颈椎病是现代医疗保健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认为坚持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入探索颈椎病的病理基础及防治新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是当前和今后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假说来源于中医理论基础和医疗实践,并接受临床检验,为理论创新和临床研究开展提供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假说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科研假说范例等方面入手,从中医学发展历史与现代科研角度分析中医药科研中的假说。  相似文献   

15.
循证治疗因其科学性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循证治疗与祖国医学相结合是中医临床发展的必然方向,笔者通过自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和临床实践的认识,对中医脾胃病症的循证治疗提出自己的观点,使脾胃病症的治疗有理可据,有规律可循,增加其治疗的规范性,临床的可操作性,疗效的稳定性、可重复性,体现了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科学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思路和流程,对丰富祖国医学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有现实意义,不揣浅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从临床和科研工作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中医药自身理论特色和发展需要的中医量表势在必行.文章从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指导、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专科疾病的特点、患者的自身评价以及中医术语的规范运用等5个方面,探讨了中医量表制定工作中面临和应予以重视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医量表规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特点和优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从科技发展史角度并结合中医学特点,论述还原分析方法在中医现代研究中的意义。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坚持多层次、多方法、多学科的研究原则;用还原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对话的需要,是使中医学得到国际医学界认同的需要,是促进中医学不断发展的需要;应用时应扬其长,避其短,并和中医学固有的整体综合研究方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传统功效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对其临床疗效的高度总结,对中药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代医药体系相比,中医药体系的诊疗模式与西医不同,且相对于西药,中药作用的疾病靶标可能更加广泛。基于中药的传统功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疾病治疗中新靶点、新机制和新物质的发现及中药新药的二次研发,对于阐释中药传统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基于中药传统功效的现代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原创性研究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精研各家学术思想 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黎 《中医教育》2010,29(2):63-65
方剂学是中医临床专业基础学科之一。笔者在教学中,从关注各医学流派发展、把握制方医家学术主张、着眼各制方医家处方用药特点、重视制方医家脏腑学说探讨、紧扣制方医家临床证治规律等维度,试图将方剂学与各家学术思想深层次地联系起来,以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病理学的研究手段、疾病的概念与识别、病因与发病机理等方面探讨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并与西医病理学进行比较,以求寻找中西医结合的途径。结果认为,与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西医病理学不同,源于《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经过理念整合的稳定的完整体系,缺乏对外沟通渠道;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理论则是中医最活跃的部分,存在对外沟通渠道与发展空间,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点应在临床而不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