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输尿管肾盂连接部(UPJ)梗阻的29例病人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CDI)研究。男16例,女13例,年龄17~76岁。所有病人均有症状并根据尿路造影结果证实UPJ梗阻,其典型所见包括肾盂和肾盏扩张、输尿管未显影或延迟显影,在UPJ部有带状狭窄。在CDI时5例输尿管内保留支撑管,2例有经皮肾造瘘管,所有病例均经腹腔行肾盂成形术。CDI用3.5和5.0MHz相控阵扇形换能器,在2.5、3.5和5.0MHz多普勒频率操作。先完成实时US以确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了CT诊断5例肾盂癌所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患者均做过IVP、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和超声扫描,上述检查仅见有肾盂输尿管交界部(UPJ)梗阻,不能确定梗阻的原因。作者见到,先天性UPJ梗阻CT表现为肾盂积水,肾盏扩大光滑、肾盂比肾盏扩大更著,肾皮质可变薄但仍保持肾的基本外形。若为迷走血管所致UPJ梗阻,CT上见到梗阻附近有增强的血管结构。肿瘤所致的UPJ梗阻CT表现为在扩大的肾盂内有增强的结节状或新月形增强之肿块,肾盂壁上有结节状增厚,较大的肿块可延伸到扩大的肾盂内,增强后扫描肿块增强15~30HU左右,CT不但能发现梗  相似文献   

3.
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CTV)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下肢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检查12例,同期均做下肢静脉Dopp ler超声(US)检查;其中1例同时进行了肺动脉CT血管造影,并于延迟2m in时行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病例均采用5mm层厚和层间距行踝关节至髂骨上缘水平的增强CT扫描,并获得原始图像,图像经1.25mm层厚和50%的重叠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64排螺旋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例,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例,同时合并肺栓塞1例。以US作对照,64排螺旋CTV显示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8.6%。MSCTV上DVT表现为静脉腔内不规则低密度充盈缺损,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深静脉边缘不规则且于延迟2m in扫描见其远端引流静脉区造影剂点状残留。结论:64排螺旋CTV在显示股腘静脉血栓与US具有同等价值,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平扫现今已成为肾结石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应用越来越少。但对于肾盂和肾实质结石的诊断,仍有一部分病人在应用US进行检查。作者以螺旋CT平扫作为参考标准,回顾性研究1997年12月-2000年7月之间有相似临床表现的123例病人,男性45例,女性78例,年龄范围14~88岁。所有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成像(MS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方法,获得完整的肾-输尿管-膀胱图像。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17例输尿管内高密度结石并显示输尿管壁增厚、狭窄。12例输尿管肿瘤,显示管壁局限增厚,管腔鼠尾状狭窄,有异常强化。2例输尿管结核,见输尿管壁广泛不均匀增厚,1例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并清晰显示狭窄部位、程度、肾盂积水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诊断输尿管疾病的部位、病因及肾盂积水程度。  相似文献   

6.
螺旋CT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螺旋CT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正常组 (肾脏功能及形态正常 ) 2 0例 ,病变组 3 1例。注射对比剂至肾盂排泄期 ,行全肾包括输尿管上段螺旋扫描 ,采用多轴面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正常组 2 0例及病变组肾脏功能正常病变局灶者 2 6例 ,螺旋CT肾盂造影 5min显影最好。肾脏功能减低、病变弥漫者 5例 ,螺旋CT肾盂造影时间大于 5min。螺旋CT肾盂造影能显示肾盂与肾实质及病灶之间的关系。结论 :螺旋CT肾盂造影能够显示集合系统 ,判断肾脏功能 ,显示肾盂及肾实质与病灶的关系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球囊导管阻塞肾动脉逆行肾静脉造影(RBRVG)技术与其他放射学方法检测肾恶性肿瘤肾内静脉侵犯的诊断能力。31例疑为肾肿瘤或出血患者的RBRVG中,肾癌21例(肾细胞癌16例,肾盂癌5例),US和CT均未显示肾外或肾内静脉侵犯。先作下腔静脉以排除腔静脉或肾静脉血栓,然后把一根6.5F双腔球囊导管插进肾动脉,再将一根6.5F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及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并行各期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2例逆行肾盂造影。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5例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多种形态充盈缺损。2例患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行逆行造影,其中1例发现病变,另1例导管未能通过。7例CT多期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MIP三维重建均发现病变,4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3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合并高密度结石。增强扫描动脉期中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持续增强。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肾功能情况,并对病变性质做出初步诊断,提高输尿管息肉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UPJ)功能性梗阻临床上较少见,占先天性UPJ段梗阻的近2/3,为探讨超声、监视下尿路造影、CT对UPJ功能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UPJ段功能性梗阻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期CT增强扫描。对增强后各期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以不同的三维重建方式获得CTA、CTU影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48例中肾脏及输尿管先天畸形者1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致肾盂输尿管积水者4例;泌尿系炎症者5例;肾及输尿管、膀胱结核6例;外源性压迫导致肾盂及输尿管积水者8例;泌尿系肿瘤者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尿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肾盂尿漏4例、输尿管尿漏1例、膀胱尿漏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2例,平扫、增强并延迟增强扫描5例,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进行重组,分析其CT特点。结果4例肾盂及1例输尿管尿漏均有肾周间隙包裹性积液(尿囊肿)与蜂窝织炎、肾周筋膜增厚,其中合并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1例。病变肾盂、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扩张,增强扫描管壁明显强化。1例肾盂尿漏撕裂部位可见管壁缺损中断,4例增强延迟扫描CPR和MIP图像见对比剂外溢并明确显示撕裂口。2例膀胱尿漏均发生于腹膜内,显示为腹腔积液并局部腹膜炎表现,其中1例增强延迟扫描示膀胱顶壁对比剂外溢和腹腔积液密度增高。结论螺旋CT延迟扫描可准确显示尿漏的部位和尿囊肿的范围,对尿漏的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CT血管造影(CTA)是螺旋CT在临床检查应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在静脉内注射碘类造影剂,使血管图像以三维方式成像,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全面评估的目的。血管三维重建立体感强,操作简单易行[1],可获得腔内隔绝术(EVGE)前评估所需的全部参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我院对主动脉瘤进行了5例单螺旋CT检查,鉴于腔内隔绝术对术前影像学评估要求较为严格[2],本文就动脉瘤瘤体形态不同,腔内通畅性不同,压力不同等问题,对单螺旋CT在使用中造影剂总量、流量、流速及三维成像等一系列技术检查参数进行探讨,旨在取得更为合理、客观的技术参数。表1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输尿管息肉并发肾积水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输尿管息肉合并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腹部X线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IVP)及双肾、输尿管彩色超声(US)检查,10例行双肾及输尿管增强CT平扫(6例行三维重组)。结果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者9例,间断血尿者3例。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盂积水,IVP发现5例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增粗,其内可见充盈缺损影;CT检查可见输尿管占位病变的全貌,6例管腔内存在不规则的软组织影;US检查见2例输尿管内中、低混合回声的肿物。结论小儿输尿管息肉以US及CT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了解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单纯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资料(X线、CT、MRI)。5例患者均行静脉肾盂造影,3例行逆行肾盂造影.2例行CT平扫和增强,2例行MR平扫。结果4例静脉肾盂造影发现病变,表现为管腔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1例病变侧肾脏输尿管未显影。3例逆行肾盂造影发现病变。2例CT检查发现增强后期扩张输尿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2例MR平扫LWI发现高信号管腔内低信号充盈缺损。结论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检查是输尿管息肉首选方法.CT、MRI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对碘过敏及肾功能不良等不能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首选MRI。  相似文献   

15.
肾结核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结核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的影像表现,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20例肾结核(累及双肾10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结果在20例的30个病肾中,肾实质密度不均匀29个肾,不同形态钙化15个肾,集合系统不成比例扩张积液14个肾,呈"花瓣"状排列10个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管壁增厚5个肾,对侧肾积水3个肾,肾脏形态改变28个肾,肾皮质变薄26个肾。3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皮质期及实质期强化程度减低密度不均匀15个肾,肾盂、肾盏、脓腔壁环状强化10个肾。肾盂期,9个肾无造影剂进入集合系统及脓腔,6个肾造影剂进入肾盂、肾盏、脓腔。结论肾结核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结核病变部位、范围及双肾功能情况,可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多维重建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并利用多维重建技术对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泌尿系结石40例,肾癌2例,肾盂癌1例,膀胱癌2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1例,肾损伤4例.结果:50例患者均获明确诊断.泌尿系结石CT多维重建可显示高密度结石致密影及结石形态、大小,与手术切开取石或体外碎石排石结果一致.5例肿瘤CT多维重建或MPR检查显示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并能显示管壁增厚,狭窄或团块样改变.膀胱肿瘤尚能立体显示腔内侵袭深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结果相符.1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能清晰显示狭窄部位、程度,肾盂积水情况.4例肾损伤患者可显示肾损伤程度、血肿范围以及周围脏器损伤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多维成像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侵袭性小、可增加图像立体感,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晰,可作为泌尿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盂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癌35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分为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延迟期,将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表现分3型:病灶局限于肾盂内者25例;超出肾盂范围与肾实质分界不清6例;4例仅表现为肾孟肾盏积水扩张,但壁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排泄期13例病灶强化程度几乎没有改变,与相邻肾实质相比肿瘤呈低密度,14例延迟增强扫描见肾盂内不规则强化.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可提高肾盂移行上皮癌的诊断正确率,但更应重视肾延迟期的CT扫描.  相似文献   

18.
肾盂移行上皮癌:螺旋CT分期(附2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盂移行上皮癌的分期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术前均经螺旋CT扫描,参照Buckley等的方法对其分期,A期(TNM:0-Ⅱ):CT表现为肾盂中央肿瘤或肾盂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紧邻但不侵犯肾实质,肾盂外脂肪层完整;B期(TNM:Ⅲ):肾盂外脂肪层密度不均,有条片状高密度影或肾盂外脂肪层消失,或可见肾实质内肿块,正常肾结构扭曲,密度不均匀;C期(TNM:Ⅳ):局灶性性肾外侵犯,淋巴结涉及,远处转移等为判断指标。将全部病例的术前螺旋CT扫描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例肾盂癌患者行CT扫描后,术后经病理证实,A期12例,B期7例,C期4例。A期12例中,CT分为A期8例,误为B期4例,其中3例有明显肾盂积水,1例为肾盂内出血,B期7例中,CT分为B期6例,误为A期1例;C期4例中,CT分期均与之符合。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肾盂癌分期价值很高,但在肾积水时,对肿瘤的分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影像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检查方法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经IVP、超声、MRI、螺旋CT检查,分析其敏感性。结果:静脉肾盂造影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可疑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3例,占52.4%。超声检查20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发现肾窦分离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65.0%。MRI检查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3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85.7%。螺旋CT检查28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9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6例,占89.3%。增强19例中1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的生长位置主要影响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肿瘤的生长方式是主要影响超声的诊断。无论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癌灶的发现还是定性方面,螺旋CT和MRI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CT与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肾盂及输尿管移行上皮癌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振亚  王仪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186-188,T027
本文报告18例肾盂肿瘤和2例输尿管肿瘤的CT 诊断经验.认为CT 在诊断病变和确定病变性质、鉴别肾盂内软组织肿块与肾盂内血肿、结石及病变蔓延范围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主要CT 表现有:(1)无蒂肾盂腔内肿块;(2)输尿管管璧偏心性或普遍性增厚;(3)肾盂内较大浸润性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