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壳素是自然界生物(水产甲壳类的蟹、虾、昆虫的外壳等)所含有的一种氨基多糖,它能生物合成,又可生物分解,且不污染环境的天然高分子,其构造与纤维素类似,见图1。 相似文献
2.
3.
4.
5.
介绍了壳聚糖碘膜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壳聚糖碘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碘量受浸渍液中碘浓度,乙醇浓度和浸渍时间的影响。壳聚糖吸附碘后,壳聚糖和碘间发生了结构变化,生成了壳聚糖碘无定型复合物。 相似文献
6.
7.
8.
壳聚糖(chitosan)是自然界存在的第二大类多糖-甲壳素(chitin)的衍生物,是一类由2-氨基-2-脱氧葡萄糖通过β- 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带正电荷的直链多糖,可通过碱水解法脱去甲壳素的乙酰基而制得。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分子链上有羟基和胺基两种活泼的反应基团,可通过酯化、酰化、醚化、羧基化、醛化、水解等各种反应,引 相似文献
9.
10.
1 药品法规对药品包装的要求 1.1《药品管理法》第37条: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2 GMP第63条规定,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 相似文献
11.
医院制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一、医院制剂的地位和特点 药物必先制成制剂,方能临床应用。我国的制剂,按其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药厂制剂和医院制剂两类。一些应用比较广泛,用量较大,生产条件较复杂,且性质相对稳定的制剂则由药厂生产。而医院制 相似文献
12.
医院制剂品种较多,分类多样,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院制剂的分类,特做简要介绍。1.按三级标准分类:1.1三级标准以内的制剂:1.1.1国家标准:《中国药典》内的制剂。如:葡萄糖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滴服液等。特点:较少有处方及制法,多为片剂及针剂。有标示量、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类别、剂量、注意、规格、贮藏。1.l.2部颁标准:《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内的制剂。如10%氯化钾溶液、胃蛋白酶合剂等。特点:除有性状、鉴别、含量测定、贮藏与药典相同项目外,还有处方、制法、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注解。1.l.3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自《药品管理法》颁布实验以来,各医院单位制剂室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工作环境,仪器和设备;完善了规章制度培训人员,制剂有显著提高。但近年来,有些医疗单位出现了重经济效益,轻药品质量的情况,致使医院自制剂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16.
卡波姆(carbomer),又名卡波普(carbopol)或聚羧乙酸(carboxy polymethleme),是一种由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或季戊四醇交联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研究生产中,并已被美、英等国家药典所收载,我国2000版药典也已收载[1].卡波姆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增稠性、助悬性和成膜性,因而成为一种优良的新型药物辅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行业中.卡波姆在药剂中主要用作增稠剂、助悬剂和黏合剂,做缓释制剂的骨架材料等.在我国,药用标准的卡波姆已由上海人民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 ,医药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加大药品质量和药品供销市场管理力度。这些因素对以普通输液剂等常规药品生产为主的医院制剂工作的生存发展提出挑战 ,要适应目前形势和医院药学整体发展趋势 ,医院制剂工作现行体制、具体工作必须进行有侧重的改革和发展 ,由单纯的物质生产型向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结合型 ,向医药结合型转化。1 医院制剂工作模式的变革医院制剂工作应从单纯盈利型向服务型过渡 ,利用自身优势 ,区别于医药工业 ,发展有医院制剂特色的工作模式 ,侧重科研用药、特殊用药及稳定性差、效期… 相似文献
18.
19.
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医院制剂在长期不断的适应我国医疗环境、医疗需求和医疗水平的过程中 ,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逐步发展、成长起来 ,在配合医院完成医、教、研任务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 ,医院药学工作的内涵和重心发生了变化 ,服务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跨入21世纪 ,中国医院药学如何发展 ?如何看待现在的医院制剂 ?医院制剂的前途如何 ?决定医院制剂的“强盛”与“衰亡”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药剂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1医院制剂室的数量与制剂的质量一般地说 ,县… 相似文献
20.
与许多著名的中医院一样,佛山市中医院的中药制剂渊源流长,从创始人——岭南骨伤科名医李广海独家配方的“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跌打膏药”,到他的弟子、李氏伤科传人一一陈渭良独创的“陈渭良伤科油”、“渭良伤科散”,历经半个世纪,从土制的炉子到现代化的生产,从先前的几个品种到如今的200多个产品,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面对新出台的制剂政策,他们在困惑、茫然的同时也在试图寻觅一条独辟蹊径的发展之路,刊发此文的意图是想让更多的有志于制剂发展的行家共同来集思广义,为中医院制剂的出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