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4.
5.
中药复方制剂的稳定性涉及多方面,其发生变化的性质和影响变化的因素也错综复杂,它将直接影响制剂的质量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部分中药复方制剂的稳定性乙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了解药物稳定性因素,找出延长药物使用期限的方法,确定药物的使用期限,以保障病人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考察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合理性,为完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目前国内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试验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口服制剂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种中药口服液用比较法进行稳定性实验考察,为改善中药口服液的工艺和质量的标准提供参考数据。药液pH值为4.5-7.0时,产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药降糖通脉宁治疗糖尿病患者,测定用药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水平。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清SOD活性与正常人相比明显降低,而血清LPO含量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SOD的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稳定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73-74
目的监测我院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性,验证制剂的有效期。方法在内服及外用制剂中选取常用的、代表性的7种中药制剂,涉及片剂、口服液、软膏剂和洗剂,从性状、鉴别、崩解时限、pH值、相对密度、微生物限度等方面进行12~24个月的有效期内质量稳定性考察。结果在考察期内,7种制剂的性状、鉴别、崩解时限、pH值、相对密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我院常用的7种中药制剂在有效期内质量较稳定,原定的有效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胃肠道内的稳定性与口服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研究了口服SOD在生物体胃肠道中的消化和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口服SOD在胃肠道中对酸的耐受性较差,而对水解酶具有较强的抗性;其在小肠中的少量完整吸收行为是一个简单的扩散过程,其主要转运渠道是细胞间隙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将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固体分散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能够显著地增加难溶药物的溶出,还可根据需要制备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制剂。丸、散、膏、汤等是 相似文献
11.
中药软胶囊制剂处方筛选与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胶囊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液体药物或与适宜辅料混匀后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稳定性好、能掩盖中药挥发性成分的不良气味、服用量少、外形美观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药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改善中药液体制剂稳定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液体制剂是按形态分类的一大类制剂,系指中药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制剂。目前,中药液体制剂存在澄明度差、放置过程中析出沉淀、发生颜色变化、出现絮凝、分层、药效降低、甚至变质等稳定性问题。本文按分散系统对中药液体制剂分类,综述影响中药溶液剂、中药混悬剂和中药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联合作用对银参胶囊稳定性的影响,为该产品产、储、运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取3批样品,置高温[(37±1)℃]、高湿(相对湿度75%)条件下,分别于0,30,60,90 d时取样,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检测外观性状、功效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结果模拟上市的这3批样品在高温高湿环境放置30,60,90 d后,各项检测指标与0 d时比较无显著变化,且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银参胶囊在(37±1)℃、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90 d内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防止中药干浸膏的固体制剂吸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湿是中药固体制剂经常发生的现象,尤其是中药干浸膏的中药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等.水分对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往往是引发其它变化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探讨一些改善固体中成药吸湿的一些因素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中药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范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对污染的来源及相应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固体制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受粉尘和微生物污染,必须从车间的设计理念、区域划分,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及易产生微生物污染的环节着手,严格防控措施,构建合理、高效、经济的污染防范系统。 相似文献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均匀设计法优化SOD脂质体(L-SOD)的制备工艺;制得包封率为64.52±3.35%、粒径为0.04~1.0μm的L-SOD。并发现将此L-SOD分散于10mmol/LPBS(含0.15mol/LNaCl,pH7.40)中比较稳定,在4℃避光密封贮存6个月,其SOD活性存留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聚乙二醇修饰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稳定性及其在家兔体内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0 0~ 2 0 0 0 0的聚乙二醇 (PEG)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观察修饰后SOD的酶活力的变化及其对温度、pH和蛋白酶作用的稳定性。研究聚乙二醇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口服后在动物体内代谢状况。方法 :以TNBS法测定修饰率 ,SOD活性测定试剂盒测试活性 ,在 70℃水浴中加热 3h ,考察其热稳定性 ,运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和凝胶电泳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在动物体内代谢。结果 :发现相对分子质量 60 0 0的PEG修饰后SOD的稳定性较好。灌胃 0~ 72h内收集尿粪并测其放射性 ,尿的平均累计标记物的排泄率为给药量的 (19.9± 3 .1) % ,粪的排泄率为 (61.6± 5.1) %。结论 :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60 0 0的PEG修饰效果最佳。同时与天然的SOD相比 ,PEG SOD衍生物在耐热、耐酸、耐碱以及抗酶解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在动物体内能透过小肠粘膜进入到血液中 ,大部分在血浆中 ,少量存在红细胞中 ,代谢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