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部队在各种"处置突发事件"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救援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伤病发病人次及构成比.结果 163次处置突发事件中救援官兵总伤病数为9 655人次,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35.95%、损伤和中毒疾病占23.13%、消化系统疾病占22.32%;在平息暴乱作战中,重伤、中度伤、轻伤为1:3.20:8.34;不同时间段各系统伤病发生趋势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前线官兵伤病种类单纯,呈集中发病的特点;任务性质、程度决定着参战人数及致伤伤情;作战进程越长疾病发生率越高.根据任务性质、作战进程采取针对性的卫勤保障对策,减少战伤减员及疾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警总医院军人病区住院战士的疾病构成和规律,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军人病区2008年8月~2011年12月出院患者资料,采用出院第一诊断,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进行分类、整理.结果 武警总医院军人病区住院战士系统疾病前5位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6.83%)、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5.58%)、肿瘤(11.04%)、循环系统疾病(9.91%)、呼吸系统疾病(7.02%).按病种排序,前5位依次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精索静脉曲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结论 研究揭示了武警总医院军人病区住院战士的常见病种,根据疾病构成规律和特点,医院可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做好对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原藏区维稳行动参战官兵伤病的时间和人群分布特点,为维稳行动的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第十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标准进行疾病分类.采用SPSS11.0.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各系统疾病均在任务开始的1~3 周发病较高,第5周出现小幅反弹,以后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异常不可归类的发病干部均高于士兵,而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干部低于士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部消化系统的内部构成与战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时加强部队的实战演练,提高干部的训练考核标准,灵活的进行常见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战时因地制宜的开展健康教育,严抓食品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可提高维稳行动部队的卫生防疫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集训期伤病特点,保障军事训练质量.方法 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分类标准》进行军事训练伤诊断与分类,其他内科疾病按照国际ICD-10标准统计分类.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集训期间伤病总发生率为82.15%,前4顺位依次呼吸系统、军事训练损伤、消化系统和皮肤皮下组织系统.军事训练损伤中急性损伤发生率高于过劳性损伤,软组织损伤发生率16.56%,所占比例最高,骨关节损伤和和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45%和0.02%.结论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食品卫生管理和皮肤病防治宣传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部队官兵在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应急保障分队诊治了参加汶川抗震救援的七支武警部队救援分队的2194名官兵,男2172人,女22人,平均年龄19.73岁,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统计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37.60%;消化系统疾病占22.42%;损伤和中毒占25.79%;呼吸系统疾病占8.47%;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1%。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明显不同。第1周损伤率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第3、4周达高峰;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也有逐步上升的现象。结论地震应急救援官兵的伤病受灾难环境、救援任务、参战天数影响,呈现多元性与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兵集训期伤病发生特点,降低伤病发生。方法采用ICD-10进行疾病的分类和命名,由军医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收集伤病数据。结果各年度总伤病昼夜发生率为10~15‰。内部构成依次都为呼吸系统疾病、训练性损伤、消化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系统和传染性疾病。伤病发生高峰和次高峰出现时间集中在第2周、第4周、第6—8周和第12周,各发病高峰的伤病内部构成(按系统)有所不同。传染性疾病除2011和2012年度有2例和5例水痘外,其余均为皮肤性传染性疾病。结论新兵集训期,伤病预防应分阶段有侧重,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对降低总伤病发生有重要意义,还应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洪灾救援中某部武警官兵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洪灾救援中武警官兵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救援准备和卫勤保障工作,使灾害卫生救援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计算伤病发生数及构成比,分析伤病的系统构成与内部构成。结果洪灾救援行动中,参战人员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皮肤病占总发病数的37.5%;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5%。救援前线官兵南北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抗洪救灾中随着任务进程延长,伤病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逐渐上升,第3、4周达到高峰,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疾病一直呈上升的现象,显示了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有显著差异。结论参加洪灾救援官兵伤病发生呈多元性的特点。应根据洪涝灾害对卫生减员的影响因素分析参战官兵的伤病特点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救援上作及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伤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灾区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2005年10月在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InternationalSearchandRescue,CIARS)流动医院共接诊当地发病灾民2231人次,其中居前五位的为损伤和中毒疾病占29.18%,呼吸系统疾病占17.08%,消化系统疾病占9.91%,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占9.64%,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6.95%。结论应根据地震灾区不同伤病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合理应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阅兵部队集训期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为防治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阅兵集训的400名官兵及相似的400名普通训练的官兵的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分类,调查阅兵集训期间官兵们训练伤发生的种类、部位及时间。结果阅兵组训练伤的发生率(43.0%)明显高于普通训练组(26.75%,P〈0.0001)。阅兵组主要为慢性损伤(53.49%),而普通训练组主要为急性损伤(55.14%)。两组均为下肢损伤多见,阅兵组以膝关节损伤多见,普通训练组以踝关节损伤多见。阅兵组训练伤多发生在早期和晚期,而普通组早中晚期发生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阅兵训练容易发生训练伤,主要为慢性损伤,科学训练、防护教育及早期医学干预有利于降低阅兵训练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地震后受灾群众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分析地震后2008年5月25日~2008年7月18日沈阳军区北川野战医院胜利村门诊部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结果地震后13日起53d内共收治患者4495人次。呼吸系统疾病占47.74%,损伤与中毒占16.97%,消化系统疾病占13.15%,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占6.81%,皮肤病占6.56%。高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46.87%)、皮肤及软组织外伤(12.08%)、胃炎(6.45%)、腹泻(5.45%)、关节疼痛(5.85%)、皮疹(3.91%)为主。结论地震灾区受灾群众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强度长时间军事训练中卫生防疫工作的特点和对策,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在部队中发生和流行,提高参训官兵的健康水平,巩固部队训练效果。方法以参加某次高强度长时间军事训练武警某部400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描述和健康促进的方法,描述高强度长时间军事训练下常见身心疾病和环境卫生现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参训官兵和与普通人群疾病谱构成有明显不同;参训官兵的失眠率高于普通人群失眠率(P〈0.05);饮水卫生符合部队平时饮用水标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讨论分析高强度长时间军事训练下卫生防疫的特点,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生活、训练保障和监督和疾病监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温高强度训练条件下浅表性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医疗巡诊的方式于集训前、集训两个月后对随机选取的100名阅兵部队官兵,【男性,20.6(19~24)岁】进行巡诊,观察皮肤真菌病发病情况,在集训前、集训两月后分别采取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的改变。结果第一次巡诊时发现16例皮肤真菌病患者,至训练2个月后新发14例,共30例。集训2丹后与集训前比较,CD3+CD4+细胞比率稍低,CD3+CD8+细胞比率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温高强度训练条件下浅表性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川县曲山镇地震灾区震后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统计分析2008年7月4日-7月31日济南三院救援队在北川县曲山镇接诊的案例。结果共接诊伤病员2214人次,其中人数居前5位的为呼吸系统疾病(46.16%),损伤和中毒疾病(15.99%),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9.17%),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7.00%),消化系统疾病(6.82%)。病员人群年龄段集中在20~45岁人群。结论地震灾区震后发病最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发生率低。病员多为青壮年、男性。医疗队条件有限,应尽快建立高级医疗和三级医疗防护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现状。方法调查并分析了上海、天津和内蒙古三地区7876例武警部队官兵皮肤真菌感染分布情况。结果共发现皮肤真菌感染2435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0.92%。三地间皮肤真菌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上海地区的发病率较其他两地区高,以足癣最常见(15.41%)。红色毛癣菌是最常分离到的病原菌,犬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不同地区皮肤真菌感染发病率和菌种构成不同,要根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部队皮肤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综合诊所接诊的急诊患者的患病情况,提高大型运动会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运动会管理系统一电子病例,收集2008年7月27日~2008年8月27日北京奥运村综合诊所急诊病例,对134例急诊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综合诊所接诊的急诊患者的常见病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伤及心血管系统,分别占总急诊就诊量的29.85%、26.12%、14.18%和7.46%。运动员占总急诊人数的32.09%,患病率以外伤居首为27.91%,主要为运动损伤。结论在第29届奥运会北京奥运村综合诊所就诊的急诊患者中,以呼吸系统患病率最高,同时对于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为首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武警森林部队基层战士扑火常见伤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武警森林部队基层战士扑火时常见伤病。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东北地区森警部队抽取若干基层中队,对所抽取中队的全部义务兵和土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美国相应资料比较。结果按受伤次数排名前3位的伤类足:动物/昆虫咬伤、交通伤和跌伤,绝大部分为轻伤,没有重伤。脚泡、擦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中国扑火人员伤病情况较美国严重,东北地区武警部队防护装备和措施不够完善,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