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老年(60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92例进行手术治疗,动力螺钉(DHS)治疗32例,Gamma钉24例,国产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36例,其中合并内科疾病81例,占总数的88%。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在功能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PFN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身体状况差,对手术耐受性也较差。Gamma钉及PFN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损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对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1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21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观察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87%,DHS组92.6%,PFN组96%。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各有其自身特点,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是治疗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对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牵引、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治疗疗效的比较。结果DHS固定组出现髋内翻4例,断钉1例。 PFN钉固定组出现髋内翻1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组出现髋内翻2例。 DHS组发生骨不愈合1例,改行PFN钉固定后愈合。术后无近期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各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笔者更倾向于用PFN治疗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4.
急诊闭合复位PFNA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急诊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经急诊手术治疗的16例青壮年粗隆下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5例;年龄32~45岁,平均36.2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A型6例,ⅢB型1例,Ⅳ型4例,Ⅴ型2例。所有患者急诊手术前均进行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术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评估。末次随访采用Parker-Palmer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患者评分平均为(7.72±1.40)分。结论急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可靠方法,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PFNA和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PFNA和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4年2~至2009年2月随机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固定28例,DHS固定30例,从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等方面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平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FNA组优于DHS组;在术后疗效方面2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FNA较DHS设计更合理,操作微创,固定牢固,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3例股骨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老年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解剖型锁定钢板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9%,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72,P=-O.035);观察组感染、断钉断板、股骨头坏死及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5,P=-O.034)。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术能显著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伴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该术式安全、生物力学性能优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通过PFN(股骨近端髓内钉)及DHS(动力髋螺钉)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的疗效,以确定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在保证组间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将其分为两组(PFN组与DHS组),两组患者均视具体情况给与常规复位,分别采取PFN及DHS的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并对比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从患者的恢复情况看,PFN组与DHS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与85.0%,PFN组略显优势,基本无显著差异,但进一步比较手术情况,如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后发现,PFN组明显优于DHS组。结论总体分析,PFN(股骨近端髓内钉)比DHS(动力髋螺钉)更适合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PFN(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为PFN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病例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为PFN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对二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8~24个月,PFN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病例未发生螺旋刀片骨内切割、松动移位,骨折全部愈合。PFN组6例发生髋部加压螺钉松动,其中骨折畸形愈合2例,2例行PFNA翻修治疗,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补救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血红蛋白值、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医源性血运破坏、骨质丢失,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Gamma钉结合有限切开复位钛缆环扎固定治疗ScinsheimerⅢ~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治疗ScinsheimerⅢ~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共31例,其中,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46.4±8.7)岁。术前按Scinsheimer分类:ⅢA型11例,ⅢB型9例,Ⅳ型6例,Ⅴ型5例。手术先用牵引床初步复位,然后有限切开,综合采用多种微创方法复位骨折块,钛缆环扎固定骨折块,再自大粗隆顶点顺行插入长Gamma钉进行固定。临床疗效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7.6(12~34)周,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不连、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优2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长Gamma钉结合有限切开复位钛缆环扎固定治疗ScinsheimerⅢ~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牢靠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信息》2008,21(1):56-57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方法2003~2007年用DHS和Gamma钉治疗1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结果术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头颈切割;髋内翻;股骨头坏死;头颈螺钉穿入髋关节;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感染。结论没有按Evans分型及Singh标准骨质疏松分度,合理选用内固定,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位置不良,术前身体状态评估不足将导致上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DHS(动力髋)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诊断明确后,入院都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固定,并于伤后1~2周内由同组医师行DHS或Gamma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下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下肢短缩,伤口感染。比较分析2004年6月~2008年5月用DHS和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76例。结果65例患者获得较完整随访,DHS组35例,Gamma钉组30例。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6个月)。DHS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明显短于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优良率92.5%,Gamma钉组优良率80.5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手术治疗中宜采用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髋动力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11年4月,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3例,其中稳定性骨折38例、不稳定性骨折145例;随机分为两组,PFN组90例用PFN内固定术治疗,DHS组93例用DHS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术式疗效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组疗效优于DHS组(P<0.05).结论:DHST和PFN两种内固定术式分别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PFN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折后植入物内固定主要有髓内钉和钢板两种,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器械,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至关重要。 目的: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随访疗效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固定植入物有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两种。 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组的早期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优于动力髋螺钉组。在并发症方面动力髋螺钉易出现髋内翻和内固定失败,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易出现锁钉松动。在切口感染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可认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具有同时静力加动力固定两处骨折的功能,符合生物力学重建原则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有效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2例,其中52例患者采用DHS进行治疗,其余40例患者采用PFNA进行治疗,前者为DHS组,后者为PHNA组。分别以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通过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DHS组(<0.05)。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DHS组优良率为51.9%,PFNA组优良率为92.5%,PFNA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2=17.58,<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PFNA组长期随访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100%,DHS组为63.5%(2=10.61,<0.05)。结论 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面优于DHS。  相似文献   

15.
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15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28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2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5.7%。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复杂股骨骨折,使股骨头、颈、干重新成为一个相对牢固的整体,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两种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13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74~88岁,平均年龄80.3岁;18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8岁。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平均随访12.6个月(5~21个月)。PFN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少(P〈0.05),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较PFNA组早(P〈0.05)。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髓内钉具有优良的力学承载性能,提高了骨与内固定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了骨折畸形愈合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对内植物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内植物的选择上仍存在很多争议。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17例的病例资料。其中股骨转子下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9例(Seinsheimer分型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Seinsheimer分型ⅡB 2例,Ⅲ B 1例,Ⅳ 4例)累及股骨干骨折7例,Seinsheimer分型Ⅴ型同时累及同侧股骨干骨折1例。受伤原因:高能量损伤16例,低能量损伤1例。记录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6.2个月。固定后X射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4个月。固定后X射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转子下骨折、转子间及股骨干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及髋内翻畸形,固定时仅有1例患者出现插钉困难。固定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2%。结果证实,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本身设计合理,其防旋刀片对骨折端具有抗旋转和成角稳定性,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8.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 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干预:髓内加压螺钉组110例,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105例,通过观察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行走能力等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髓内加压螺钉组35例能够独立步行,57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18例无法行走。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28例患者能够独立步行,48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29例无法行走。髓内加压螺钉组活动功能优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P <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表明髓内加压螺钉相对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能方便、准确、稳定的进行骨折内固定,并且提供术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结果42例经5~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黄公怡标准评定髋关节评分:优良达38例,优良率达90.4%。结论PFN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运用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