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无创心排量监测(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ICOM)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2种方法测定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为护士参与开展重症患者床旁无创心排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2月收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ICU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同一患者采用NICOM和PiCCO 2种方式监测患者心输出量和每搏量变异度,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其中NICOM测得心输出量为5.10(4.35,6.50)L/min,PiCCO测得心输出量为4.89(4.34,6.23)L/min,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86,P=0.430);NICOM测得每搏量变异度为13.00(11.00,16.00),PiCCO测得每搏量变异度为12.00(9.00,15.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7,P=0.009)。两种方法测定心输出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04(P<0.001,95%CI为0.932~1.135),每搏量变异度相关系数为0.841(P<0.001,95%CI为0.601~0.786),均显著正相关。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测定心输出量平均差值为0.21 L/min(P=0.032,95%CI为-1.12~1.54),每搏量变异度平均差值为1.56(P<0.001,95%CI为-2.56~5.68)。结论 NICOM和PiCCO 2种监测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相关性和一致性良好。NICOM可以应用于临床,为护士参与测量的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脏泵功能衰竭与循环的休克,由此引发的低血压及血流再分布可造成严重组织器官灌注不良,大幅度地增加了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死亡率.PiCCO可监测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还可监测以容积变化反应的心脏前负荷以及肺血管通透性的参数变化[1],根据参数调整输液速度和顺序,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脉搏指示的连续性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技术以及超声心动图(UCG)测定ICU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CO)的效果。方法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共40例,均进行Pi CCO及超声心动图测定CO。结果 3例患者因未获得满意的图像而放弃。超声心动图和Pi CCO测定的CO分别为(3.19±0.66)、(3.35±0.67)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测定CO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势,适合于ICU心源性休克患者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有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休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9例伴有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1例、死亡组8例,比较PiCCO连续监测记录每例置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每例置管期间每日液体平衡(W),分析PiCCO监测的血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2008-01~2010-03收入我院ICU的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所有纳入患者均行PiCCO监测,收集首次PiCCO监测指标,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iCCO监测指标的差异,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后判断的PiCCO监测指标.结果 9例患者好转存活(存活组),15例病情恶化死亡(死亡组),置管后首次PiCCO监测指标中,存活组的心脏指数(CI)高于死亡组(P<0.05),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PVPI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间的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I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5.45[95%CI(1.46~20.34)].结论 由于心功能差、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更为复杂,CI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Swan-Ganz肺动脉热稀释法、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及部分CO2重复呼吸法(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阐述3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方法 13例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每例患者均同时行Swan-Ganz、PiCCO、NICO监测,在治疗手段及呼吸机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于同一时间点采集3种监测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3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在各种方法所测心排血指数(CI)间PiC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83。NI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53,PiCCO与NICO相关系数为0.857,PiCCO、NICO均与Swan-Ganz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PiCCO及NI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监测的可靠手段,从而进一步指导制订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轮廓法(PiCCO)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准确性。方法30例危重患者因不同病因入住ICU,每例患者均同时行PiCCO和肺动脉导管法(PAC)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于同一时间点采集两种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体循环阻力(SVR)有很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是0.865、0.879、0.824、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iCCO可以及时、快捷、连续地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48例应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ulse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联合应用的技术,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1],具有损伤更小,各类参数结果可直观应用于临床,对容量复苏、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的危重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参数的比较,探讨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在PiCCO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行PiCCO监测的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行PiCCO监测基线(0h)及24h的监测数值,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性休克组)以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神外重症组)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性休克组心排血指数(CI)及LVSWI在0h均低于神外重症组患者(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高于神外重症组患者(P0.05);感染性休克组24hLVSWI较0h显著升高(P0.01),但与神外重症组比较仍低下(P0.01)。结论:LVSWI在不同的危重患者人群中存在差异;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比较,感染性休克患者LVSWI明显低下,提示存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FloTrac/Vigileo系统在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应用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3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监测(微创方法监测组),并指导治疗,同时和30例未做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感染性休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与预后的关系.同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组中两亚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心排量指数(CI)在第1~5天无明显变化,且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两亚组中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3天和第5天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生存组有上升趋势,死亡组有下降趋势.经桡动脉置管,操作顺利,未出现感染、出血和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 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有效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监测,并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其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