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约有1.6亿患者。重症哮喘约占哮喘患者的15%~20%。急性重症哮喘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危重,故迅速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笔者在香港玛丽医院急诊科,于2009年6月~2010年4月收治28例重症哮喘患者,经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抢救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症哮喘约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20%,是常见急症之一。内科常规治疗起效慢,不良反应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重症哮喘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或序贯无创通气救治前后呼吸指标、动脉血气、以及带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经呼吸机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氧饱和度、pH、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进一步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其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 及时、恰到好处的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呼吸支持,抢救成功率高,预后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同时,有效的无创通气序贯治疗也获得肯定疗效,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面罩给氧和鼻导管给氧在重症哮喘急诊救治中的氧疗效果.方法 将48例重症哮喘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面罩组和鼻导管组,分别给予面罩和鼻导管吸氧方式,观察就诊时、给氧10 min、20 min、30 min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静息心率(RHR)、静息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面罩组的氧疗效果明显优于鼻导管组(P<0.01,P<0.05).结论 面罩给氧较鼻导管给氧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低氧血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每年有200余万人因哮喘而光顾急诊室,其中5000~6000人死亡,许多患者死亡发生在到达医院之前。有2%~20%的患者因严重哮喘而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其中1/3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本章重点讨论如何评估和治疗濒死性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6.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由于严重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痰液梗阻、气道阻力骤增,引起严重肺过度充气,通气不足,发生急性CO2潴留,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8年5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7例,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皮肤病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例重症皮肤病人 ,常规治疗疗效差 ,病情危重 ,经血浆置换及有关治疗后 ,取得了满意疗效。血浆置换为救治重症皮肤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常见致敏药物、治疗方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4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31例,红皮病型9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4例。致敏药物主要是解热镇痛类、抗癫痫及抗生素类药物,全部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使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用IVIG治疗,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及护理,可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常见致敏药、治疗方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2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6例,红皮病型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4例。致敏药物主要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及别嘌呤醇。33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余使用单独激素冲击或人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或激素联合IVIG冲击疗法,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重症药疹患者应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IVIG治疗,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交叉过敏,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及护理,可极大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药疹皮损广泛,特别是重症药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常见的类型有: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近年提出的药物超敏综合征。本文分析我科5年来住院的重症药疹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局部皮损处理、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治疗重症药疹,应尽早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皮肤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局部皮损的处理及全身营养支持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致敏药物,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2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类,其次是镇静催眠药及抗生素类.23例患者其中有1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13例给予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较发现后者皮疹消退时间、病程明显缩短.结论:解热镇痛类药物所致重症药疹仍为首位.治疗上应早期,足量使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控制病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药源性重症多形红斑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分析药源性重症多形红斑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药物所致的重症多形红斑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致病药物以别嘌醇和卡马西平多见。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还伴有黏膜损害,50%的患者有肝、肾受累。1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患者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除2例患者因肾衰及消化道出血致死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及早采用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有帮助,对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疹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疹的疹型、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重症药疹患者29例,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8例;非重症患者80例,其中发疹型药疹39例,固定型药疹15例,多形红斑型药疹13例,多形态型药疹13例。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在合并发热、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黏膜受累等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患者中88例有明确的单一的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癫痫药类、磺胺类及中药等。结论药疹皮疹形态多样,部分患者皮损及症状相对较重,并可累及内脏系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及早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8.3%,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生于卒中2~7 d之内.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1.3%,略高于重症脑出血患者(27.3%),但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高龄、入院GCS评分低、发病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绝大多数给予禁食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症脑卒中患者90 d内病死率为62.7%,显著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9例,90 d内死亡59例(45.7%明显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且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重型药疹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药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种类的关系,探讨重型药疹的预防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住院的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解热镇痛药、磺胺、抗生素为主要致敏药物。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75%患者伴有粘膜损害,50%伴肝损害,32%伴肾损害。2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患者因肝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重症药疹皮损严重泛发,常伴内脏损害,应及早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型药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种类的关系,探讨重型药疹的预防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住院的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解热镇痛药、磺胺、抗生素为主要致敏药物。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75%患者伴有粘膜损害,50%伴肝损害,32%伴肾损害。2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患者因肝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重症药疹皮损严重泛发,常伴内脏损害,应及早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重症药疹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 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 回顾性分析 6 8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住院 16 5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  6 8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发病年龄为 41.9± 2 1.2 ,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相当泼尼松 1.79± 1.0 1mg kg d ,痊愈率83.8%。与非重症药疹相比 6 0岁以上发病率、致病药物、高烧、并发症和粘膜损害的发生率、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治愈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1)。诱发因素为误诊、再次服用致病药物及治疗不利。结论 :重症药疹老年人发病率高 ,致病药物最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 ,重要的是早期足量短程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老年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所占比例最高,为48.48%;重症药疹中致敏药物以别嘌呤醇占首位,为32.26%;伴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无基础疾病患者长(t值分别为2.377,2.160,P均<0.05),有肝功损害的患者糖皮质激素起始用量大于无肝功能损害的患者(t=2.278,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起始治疗量与重症药疹类型、是否伴有肝脏损害关系密切;皮疹的控制时间及住院天数与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返酸治疗对慢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慢性咳嗽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抗酸治疗组(平均51.5岁,除抗感染和镇咳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吗丁啉10mg,3次/d,共8周)和对照组(55岁,接受抗感染和镇咳治疗和中成药猴头健胃灵)。8周后观察症状的变化。48例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抗酸治疗组(42.7岁,)和对照组(44.4岁),治疗方法同前述。观察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和8周后,测量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慢性咳嗽治疗组有效率74%,显著高于对照组(37%,P〈0.05)。抗酸治疗8周后,哮喘治疗组的FEV1的净增加值为0.625±0.403(P〈0.01),而对照组为0.184±0.293(P〉0.05);哮喘治疗组的PEF净增加值为1.039±0.423(P〈0.05),而对照组为0.409±0.328(P〈0.01)。哮喘治疗组哮喘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抗返酸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咳嗽及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