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改良环氧树脂在脏器铸型标本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环氧树脂制作的铸型标本具有支撑力强、收缩率低、成型饱满等特点,但铸型较脆弱、柔韧性差,易造成细小分支折断,从而影响铸型标本的质量,达不到预期目的。为此,我们改进配制方法,在环氧树脂填充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四氯乙烯,并调整它们之间的比例用量,以增加铸型柔韧性。经过多次实验,铸型标本主干具有充盈饱满、支撑力强,末梢具有较好柔韧性,铸型效果理想。现以肺内管道铸型标本为例。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断层固定标本在防腐液中浸泡时间较长后,出现实质器官内和空腔器官管壁塌陷;以及初学者不能辩认器官内诸管结构的名称,我们采用分色铸型技术对断面标本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解剖学的标本制作中,曾经成功地灌铸过脑室、三半规管和肾盂等标本。本文将探讨肺支气管树金属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选取肺、气管、支气管树制作合金铸型标本,选择经防腐固定良好的成人肺脏。切除心脏后除掉肺内的残留血液,并在流水中冲洗24h。然后将全肺的水分挤压干净,置于室温下4-6h,使支气管内无水分为宜。  相似文献   

5.
上下肢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道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专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教育事业的需要 ,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受到了许多医学院校的重视 ,其中铸型标本以其三维立体感强 ,构型美观 ,色泽鲜艳 ,已成为重点建设项目。我院《人体解剖学》被四川省教委批准为重点建设课程以来 ,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项工作 ,特别是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肢体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书中已有介绍 ,但实际制作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能全部取得满意的结果 ,造成药品、材料和标本的浪费。所以尽可能提高成功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铸型标本的后期加工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瑾 《解剖科学进展》1998,4(4):376-380
铸型标本的后期加工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在原有的资料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8.
9.
铸型标本自然腐蚀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存骨骼的新鲜铸型标本常采用自然腐蚀法———将灌注好的标本放入装入有水的容器内 ,并使之稍露出水面 ,适时将标本的朝阳面和向阴面互调 ,使整个标本各部分腐蚀进程一致 ,但整个标本腐蚀进程缓慢 ,在全年高温天气相对较多的南方地区 ,一件头颈部标本需时约一年半。经常翻动标本对大件标本甚至全身整体铸型标本损害较大 ,甚至使整个标本铸型“散架”而前功尽弃。为加速标本的腐蚀进程 ,尽量避免皮下脂肪等皂化 ,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大大缩短了标本的腐蚀时间 ,通常只需半年左右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前期准备工作灌注标本前 ,在标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国内文献,对我国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包括填充剂选用,标本的设计与制作,腐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浅析,对这一领域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单一脏器铸型标本能很好体现该脏器的内部立体构造,但是与相邻脏器的管道位置关系和毗邻却显示不清。位于胸腔的心、肺位置毗邻密切、结构复杂,通过原位铸型能完整的显示心、肺、气管、支气管的形态以及位置关系。但是制作铸型的过程中不能保持各个结构本来的位置关系。作者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保持胸腔内心脏、气管、支气管、肺的原来位置,通过胸腔整体原位来灌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鼠腹部血管铸形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的肾脏、肝脏、胰腺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领域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这些模型的制作,多选择腹主动脉、后腔静脉、肾静脉等血管重建移植器官血流。为了了解大鼠腹部血管的立体构筑,改良或重新设计大鼠肾移植手术方式,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大鼠腹部血管铸型标本,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盆腔囊括了消化、泌尿、循环等器官,在人体解剖实验室的这几个系统的铸型,基本上以单一器官进行灌注。单一器官铸型虽然能显示该器官的立体结构,但邻近脏器管道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显示不清,而联合灌注的报道亦较少。为更好地显示腹、盆部各器官间的毗邻关系及血管交通吻合,对消化、泌尿生殖、循环系统原位器官在腹、盆部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直观的印象,我们制作了腹、盆部多器官联合原位铸型标本,显示腹、盆部多个器官的动脉、静脉血管分布情况及各器官毗邻关系,为腹、盆部外科手术入路和术式的改进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传统的全身骨骼标本是用铜丝以图谱或X光片为解剖学基础对骨及各个关节进行连接,这样制备的骨骼标本可以保持其固有的生理形态,但各关节连接面之间互相重叠,无法显示各关节的构成。据此,作者在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将骨的各关节按一定比例拉开,充分显示了全身各骨及关节面之间的构成与联系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适用于医学教学、科研和展览。  相似文献   

16.
17.
胚胎时期是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连接并由母体供血。由于胎儿在母体内有两套循环系统,即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毛细血管网、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肝脏),而胎儿自身也有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系统→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静脉系统→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其血液又通过髂内静脉、脐动脉、胎盘毛细血管网进入母体体内,参与母体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 presence of motion artifacts is a typical problem in thoracic imaging. However, synchronizing the respiratory cycle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e acquisition can reduce these artifacts. We currently employ a method of in vivo respiratory-gated micro-CT imaging for small laboratory animals (mice).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the use of a ventilator that controls the respiratory cycle of the animal and provides a digital output signal that is used to trigger data acquisition. After inspection of the default respiratory trigger tim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image qua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moving the data-acquisition window to a portion of the cycle with less respiratory motion. For this reason, we developed a simple delay circuit to adjust the timing of the ventilator signal that initiates micro-CT data acquisition. This delay circuit decreases motion artifacts and substantially improves imag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