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和20%甘露醇(mannitol,MT)治疗小儿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8月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为3~7分,均符合小儿急性感染性脑水肿诊断标准的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3%HS以0.5~2 ml.kg-1.h-1的速度持续输入并间歇静脉注射,将血清钠维持在145~155 mmol/L;对照组MT 1~2 g.kg-1.次-1,30 min内静脉注入。两组均每6小时1次,连续使用4次,均通过深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钠、血钾、血浆渗透压、BUN。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6 h治疗组ICP、MAP、CVP分别为(14.7±4.2)cm H2O(1 cm H2O=0.098 kPa)(79±3)mm Hg(1 cm H2O=0.133 kPa)、(8.4±2.5)cm H2O,对照组分别为(17.3±4.5)cm H2O、(84±4)mm Hg、(8.2±2.3)cm H2O,治疗后两组均可迅速降低ICP,但治疗组作用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CV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 h治疗组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均增高[(145.0±4.9)mmol/L、(314.0±23.5)mosm/L],而对照组治疗后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均明显下降[(131.2±4.3)mmol/L、(276.8±18.6)mOsm/L],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在观察期内无一例肾功能不全。结论 3%HS可迅速降低ICP,维持MAP,稳定血钠水平和血浆渗透压,持续时间比20%MT更长,可作为小儿脑水肿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数(SVV)在甘露醇(M)和高渗盐水(HS)治疗重度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度脑梗死合并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0%甘露醇治疗组(M组)和10%高渗盐水组(HS组),每组45例,观察患者输注前(T0)、输注后5 min(T1)、输注后10 min(T2)、输注后30 min(T3)、输注后1 h(T4)、输注后2 h(T5)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排血指数(CI)和SVV,记录药物起效时间、药物持续时间和用药前后血钠浓度,以及血浆渗透压和尿量。结果 HS组有效降颅压持续时间显著长于M组(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T4时点HR、MAP、CVP和CI指标显著升高(P<0.05),而SVV指标显著降低(P<0.05);HS组在T1-T4时点CVP、CI和SVV指标显著高于M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钠浓度和尿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比较,HS在降低重度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和持续时间方面更具优势;应用SVV指标能够精确评估两者在降低颅内高压时血管内容量和心排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法分为3%高渗盐水组(3%H组)、7.5%高渗盐水组(7.5%H组)、20%甘露醇组(20%M组),记录三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血钠和渗透压水平、脑灌注压(CPP)、脑水肿情况,统计难以控制颅高压及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用药后ICP均得到控制,且3%H组、7.5%H组ICP控制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组ICP颅内压控制时间较长,治疗后3 h开始反弹,而7.5%H组、20%M组于治疗后2 h开始反弹,其中20%M组反弹时升高的幅度高于3%H组和7.5%H组(P<0.05);7.5%H组升高幅度略高于3%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3 h MAP、CPP均较治疗前升高,且3%H组、7.5%H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 h血钠、血浆渗透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组、7.5%H组治疗第5、10天脑水肿面积均略低于20%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H组、7.5%H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难以控制颅高压及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5%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可有效控制ICP,且高渗盐水在减少脑水肿面积、升高CCP上更具优势;3%高渗盐水降ICP持续作用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B、C两组给药后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C组;C组出现3例甘露醇血管外渗致组织损伤。结论快速输注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时均有显著效果,高渗盐水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副作用少,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和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治疗组)、氨溴索组(对照1组)和常规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雾化高渗盐水4mL或吸入氨溴索7.5mg,每8小时1次(q8h),连用1周,对照2组仅常规治疗。比较临床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6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临床喘憋消失、咳嗽消失、体征消失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值分别为-9.173、-3.252、-9.672、-3.968,均P<0.01;t2值分别为-7.952、-2.0433、-8.114、-4.793,均P<0.01)。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优于氨溴索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B、C两组给药后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C组;C组出现3例甘露醇血管外渗致组织损伤。结论快速输注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时均有显著效果,高渗盐水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副作用少,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甘露醇以及高渗盐溶液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的77例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甘露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高渗盐溶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CPP、MAP指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3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实施高渗盐溶液治疗,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疗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韦蓉  阮毅燕  牟静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53-265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钠离子浓度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常规镇静、止痉、降颅压、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高渗盐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危重评分、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钠离子浓度、小儿危重症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高渗盐水可在短时间内提高钠离子浓度,远期改善患儿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5,(6):5-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对脑水肿患者血生化及渗透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HS组、7.5%HS组和甘露醇组。3组分别注入3%HS、7.5%HS和20%甘露醇,均为2 m L/kg。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及渗透压的变化。结果 7.5%HS组和20%甘露醇组治疗后2 h及22 h的血钠、血氯浓度及血浆晶体渗透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3%HS组比较,7.5%HS组和20%甘露醇组治疗后2 h及22 h的血钠、血氯浓度及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增高(p<0.05)。结论 3%HS对血生化及晶体渗透压的影响更小,更适用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大男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82-6283
目的:观察研究高渗盐水用于治疗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价值与疗效。方法将8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手术切口换药,B组40例患者应用高渗盐水进行切口换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进行换药后恢复时间以及发生感染人数等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现代保健》2012,(20):38-3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及综合治疗组40例(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3d后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7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鸾 《职业与健康》2006,22(8):620-621
目的分析比较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临床特点,引起人们对无症状脑梗死的重视。方法搜集了某医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病人355例,将其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组,用统计学检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两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07,P〈0.01),而在性别、发病危险因素、病灶类型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一样不容忽视,应早诊断,早治疗,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群体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脑心通胶囊1.6每日3次口服,15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疗效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围术期使用高渗盐复合常规液体与单纯使用常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高渗盐(7.5%NaCl)加入组,每组60例。向设定的目标进行容量复苏。比较两组CVP、MBP、HR、SPO2、HCT、pH值、血乳酸、碱超。结果高渗盐加入组对比常规液体组,达标时间较短(P〈0.01)、复苏液的使用量较少(P〈0.01)、血乳酸及碱超得到更好的改善(P〈0.01)、MODS发生率降低(P〈0.05)、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高渗盐能迅速改善循环,缩短缺血缺氧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作用。方法用降纤酶治疗脑梗塞32例,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塞31例,进行对照观察降纤酶治疗效果。分析降纤酶对血粘度、红细胞、血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结果降纤酶能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液凝固性,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地治疗脑梗塞。结论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脉络宁组80例、川芎嗪组80例、丹参低右组80例,脉络宁组采用脉络宁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14d为一疗程,休3d后继续第二疗程。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8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方法同脉络宁组。丹参低右组采用复方丹参16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另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2周为一疗程。三组均不用其他扩血管药物,但可辅用神经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如抗高血压、降颅压、抗感染等。结果:三组间临床疗效两两对比,脉络宁组与川芎嗪组、丹参低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脉络宁组疗效明显优于川芎嗪组、丹参低右组;脉络宁组与丹参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丹参低右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起效快,住院时间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爱民 《现代保健》2014,(18):136-139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臭氧自血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本院收治入院临床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臭氧自血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cy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治疗后的总Hcy水平、男、女性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臭氧自血疗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