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特点与病因,依据临床统计分析数据实施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2011年期间入院的187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饮食教育、锻炼教育、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患增强其自我监护意识.结论 依据临床统计资料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因,针对性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治与降低发病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深圳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口头宣教的对照组和进行围绝经健康教育、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干预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绝经症状评分、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踝肱指数(ABI)、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治疗1年后绝经症状评分、ICVD评分、血压、总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同时使ICVD评分、血压、总胆固醇均下降,从而降低围绝经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进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IGT人群健康状态的影响,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IGT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健康状态,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血糖水平较一年前升高,且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促进IGT患者好转.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6,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早期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寻求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展开相应护理.结果:入院1周内发生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15例,占比19.74%,患者跌倒原因主要为体位性低血压跌倒,其次是由于环境因素与自身病情,主要跌倒时间集中在凌晨(06:00-08:00)及深夜(22:00-02:00)期间,入院1周后,经过针对性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至所有患者出院时,仅再次发生3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发,时间多集中在凌晨与深夜,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意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二者相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认识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自身行为意向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也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干预,将有利于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的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海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所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组(n=48)在对照组的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出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结果:影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骨折家族史、骨折史、跌例以及饮食缺钙等.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要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发生骨质巯松性骨折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护理,以此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糖代谢紊乱初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预防。本文在辽宁地区糖尿病普查中,对新诊断的糖耐量异常(IGT)人群冠心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尤毅梅 《现代保健》2011,(13):136-137
目的 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地减少或防止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方法 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的患者200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记录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观察期限1年.结果 显效136例;有效5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减少和控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评估104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 (IGT)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方法 ] 2 0 0 1年在广州市对 42例中老年IGT患者进行为期 10个月的饮食控制 ,于饮食控制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 (FSG)、餐后 2小时血糖 (PS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胰岛素 (INS)、体重指数 (BMI)、糖化低密度脂蛋白 (G LDL)和红细胞内游离钙 [红细胞 (Ca2 )i]。[结果 ]饮食控制后 ,IGT患者FSG、PSG、TG、TC、INS、BMI、G LDL、红细胞 (Ca2 )i水平均较控制前下降 (P <0 0 1)。 [结论 ]饮食控制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的糖与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张岚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3):442-44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在糖代谢异常各个阶段的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受试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60+2.1)岁。经2次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正常糖耐量(NGT)组24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DM)组各48例。合并大血管病变者48例(2型DM组23例,IGT组21例,NGT组4例),微血管病变17例[2型DM组16例,IGT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20μg/min(30mg/24h)者1例]。所有受试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24h微量UEAR及血清CRP,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唧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DM和IGT组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P〉0.05),均高于NGT组(P〈0.05)。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2型DM组最高(P〈0.05),其他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2型DM组最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甘油三酯、舒张压等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oma-β呈负相关。以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分组的观察发现,CRP在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最高(P〈0.05),无血管病变组最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IGT阶段即可出现与DM阶段相似的大血管病变,血清CRP的升高可作为糖代谢异常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糖耐量减低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糖耐量减低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检测纳入人群的认知功能,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糖耐量减低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结果 80对患者中,认知功能缺陷组脑卒中(P=0.043)及高血压(P=0.001)的发生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耐量减低(P=0.042)、中风(P=0.006)及高血压(P=0.000)等与认知功能缺陷相关,可能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糖耐量减低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对糖耐量减低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可能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监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8例未经干预治疗的IGT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患者一天中血糖较低的时间段为夜间3点,以后血糖逐渐升高,进餐后2h血糖漂移至最高峰值,一天内血糖高于7.8及11.1mmol/L所占的时间构成比分别为(13.3±11.1)/和(0.3±1.2)/。一天内血糖最高与最低值的差值为(4.4±1.3)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4.86±0.19)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为(1.09±0.06)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与HbA1C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0.89,均P<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详细显示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的特征,可对拟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72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2周、3个月、6个月,干预组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3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监测认知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监测认知和血糖监测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时间/频率、血糖监测控制目标、血糖监测结果、血糖监测意义、血糖监测注意事项认知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监测认知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型DM)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微量自蛋白尿(MAU)发病率,并对MAU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结果,将898例受试者分为:NGT组162例、I—IFG组186例、I—IGT组230例、IGT/IFG组146例、新诊断的2型DM组174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夜12h尿白蛋白。UAE在20—200μg/min之间定义为MAU。结果(1)MAU的发病率在新诊断的2型DM组为19.5%、IGT/IFG组为13.0%、I—IGT组为11.7%,均高于I—IFG组的6.5%(P〈0.05),I—IFG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MAU危险性增加的因素有OGTT 2h血糖、舒张压、体重指数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结论I—IGT人群已经出现MAU发病率的升高,并且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DM人群升高更为明显;而上述指标I—IGT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糖代谢异常早期,与空腹血糖的升高相比,餐后高血糖对MAU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曹媛 《医疗保健器具》2012,(9):1553-1554
目的研究268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病人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并观察改善病人睡眠的有效手段。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老年病人268例,应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睡眠障碍常见的类型及常见原因等。结果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类型分为:入睡困难者占29.11%,不能熟睡者占16.39%,早醒者占28.31%.睡眠时间减少者占13.41%,睡眠时间颠倒者占7.49%,夜间多梦者占12.70%。给予护理干预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主要的病因为:疾病本身的因素、心理上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及其他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后都出现了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疾病本身的因素以及心理上的因素是导致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重要的因素,通过给予护理干预,使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可以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曲桂清 《现代保健》2012,(17):137-13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采用内科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60例在内科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出院后1年随访:治疗组血压异常率20%(12例),心电图异常率10%(6例);血糖异常率30%(18例)。对照组血压异常率40%(24例),心电图异常率50%(30例);血糖异常率60%(36例),两组心血管、糖尿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内科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