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龙贵华 《智慧健康》2023,(10):114-117
目的 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骨科中就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续使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比较分析其具体疗效。结果 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63±12.54)mL,平均手术时间(3.01±0.11)h,平均住院时间(6.8±1.2)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2.54±13.47)mL、(5.36±0.12)h、(10.38±1.12)d,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资料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挟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患肢肿痛1d,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有效的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以保障术后髋关节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治疗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81±12)min、术中出血量(422±47)mL、术后引流量(184±19)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1±13)min、(561±48)mL、(278±18)ml,组间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P〉0.05),术后3年,治疗组Harris评分(76.4±2.8)明显优于对照组(66.7±2.5),组间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 对56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2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前、术后6个月、1年、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3年.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问、术中失血量高于B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6个月、1年、3年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时A组Harris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且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的疗效,探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内固定失效后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KP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翻修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114.82±32.1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0.63±16.24) min,术中出血量(551.73±241.62) 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14.46±156.7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手术风险低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但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种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81-78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 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符合入选标准共42例,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22例行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3.2%,全髋关节置换术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占92.3%,但无差异。结论加压空心螺钉和全髋关节置换均为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严格掌握各自的适应证,患者的骨折类型和年龄不是手术时考虑的仅有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1年后髋关节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14.8)min、(431.6±58.9)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24.9)min、(203.7±68.2)ml,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分别为(17.1±4.1)、(15.0±3.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5±5.3)、(45.4±1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行走评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4.3±3.5)、(39.7±2.2)、(3.9±0.3)、(27.5±3.1)、(15.4±2.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3.1)、(36.9±2.1)、(3.6±0.2)、(25.2±2.6)、(13.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的优点,而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患者被归类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内固定术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内固定术方案治疗.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③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下床活动所用时间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情况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标准比采用内固定术的方法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杨昌宇 《现代保健》2013,(19):112-1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7例行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9~22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9~22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4~7.8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84.67±8.96)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24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6~10.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72.12±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效果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巨荣 《现代保健》2014,(23):52-54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股骨颈股骨折中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且随访3年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第1年与第3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第1年与第3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以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此可根据患者具体机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管伟荣 《现代保健》2014,(11):33-34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1年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第2年与第3年手术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相当,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分别为(12.14±1.38)周、(89.42±4.82)分;对照组分别为(13.86±1.76)周、(88.54±4.5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平均为(0.728±0.1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42±0.138)g/cm2,且治疗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骨折发生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能明显升高患者骨密度,预防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住院部股骨颈骨折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采用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关节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赵建强 《现代保健》2013,(19):137-138
目的:研究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骨性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康复治疗时间提前,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但平均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欣 《现代保健》2014,(13):107-110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素君 《现代保健》2013,(20):74-76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疗效的影响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2±1.4)d,低于对照组的(41.9±1.5)d(P〈0.05),观察组髋关节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其他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4.2±1.3)分,对照组Harris评分为(82.5±1.6)分,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在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