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AECOP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者均酌情使用茶碱缓释剂及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剂治疗,每次200mg,每日三次,均于餐后服用,疗程14d。对照组不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等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者(显效)2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1.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AECOPD患者可以减轻气流阻塞,防止氧化应激,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AECOP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患者均酌情使用茶碱缓释剂及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剂治疗,每次200mg,每日三次,均于餐后服用,疗程14d。对照组不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等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者(显效)2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1.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用于AECOPD患者可以减轻气流阻塞,防止氧化应激,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过程中1例因病情加重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并升级抗生素治疗退出观察,1例因出现心房颤动退出观察,对照组实际病例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600 mg每日2次口服,连续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血清C反应蛋白(CRP)、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CAT评分、CR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T评分、CRP、FEV1%pre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73±4.12)分、(25.38±12.64) mg/L、(9.7±13.4)%,与对照组的(2.95±2.27)分、(21.04±14.35) mg/L、(6.9±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CRP等多方面的作用,可作为COPD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一项对我国7个地区的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陧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总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交替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疗程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Ⅱ-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分别为(51.08±7.80)、(75.09±8.03)μU/L和(7.13±0.89)、(4.51±0.61)μmol/L,对照组分别为(52.12±7.31)、(65.16±8.01)μU/L和(7.11±0.87)、(6.21±0.78)μmol/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或<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 6、IL-8、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 18.25±7.24)ng/L比(29.02±6.70) ng/L、( 115.28±13.76) ng/L比(148.99±16.61)ng/L、(20.43±3.92) ng/L 比(32.32±8.18)ng/L](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25.25±7.55) ng/L比(28.82±7.54) ng/L、( 136.27±12.97) ng/L比(150.21±17.52) ng/L、(28.43±3.92) ng/L比(32.56±8.78) ng/L](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和减轻炎性反应,为COPD的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稳定期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06例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肺功能、体重指标等,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治疗前的2.45±0.73降低到治疗后的2.20±0.51,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体重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两者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稳定期实施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孙树志 《医疗装备》2021,(9):195-19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持续存在且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或因阻塞引发的肺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稳定期患者若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病情将会进展至急性加重期,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于预后改善.近年来,肺康复治疗逐渐被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文即对...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累积患者的肺脏,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中一般通过康复护理使其康复.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护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并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降  相似文献   

10.
韦雁萍 《现代保健》2013,(19):46-48
目的:探讨ICSs布地奈德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CSs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住院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s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衰退,改善症状和使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银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82-1083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转,6 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对于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董丽荣  胡昌明 《现代保健》2014,(28):117-120
目的:探讨69例COPD患者经医院诊疗后转社区卫生服务站后续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自2008年8月-2012年6月共收治COPD患者69例,经医院治疗后病情较稳定而转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经吸氧、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及一般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38例,有效19例,12例因并发气胸或肺心病、心衰而转去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出院10例,死亡2例。结论:慢性COPD可防可治,通过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可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COPD)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年来我院发现的28例PIF-COPD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肺高分辫率CT(HR—CT)、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PIF—COPD的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疾病,常有长期大量吸烟史。X线胸片、HRCT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其肺功能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多为中重度下降。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合并有二氧化碳潴留。结论COPD和IPF是两种不同疾病,但可以同时存在,其临床表现具有独特性。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和肺CT.尤其肺HR—CT可为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基于肺康复指南,对COPD综合肺康复方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制定标准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促进综合肺康复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使更多的COPD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餐后低氧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参与,而患者就餐引起低氧血症直接影响热能的摄入,使患者的营养状态恶化。本文主要介绍COPD患者餐后低氧血症的易患因素、发生机制及可行的应对措施等,以利于COPD患者餐后低氧血症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频率、肺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和痰中病原菌的影响。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1次口服)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允许吸氧、口服稳定剂量的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6个月。记录研究期间患者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频率和程度,测量入选时和结束时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血清C反应蛋白和观察期间的痰培养。结果 92例患者完成研究,共发生COPD急性加重90人次,治疗组28人次,对照组62人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人发生2次以上急性加重,对照组17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严重急性发作6人次,对照组12人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EV1占预计值%在发生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48.8±12.0)%]比没有发生急性加重者([56.3±12.6)%]更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54.3±12.4)%和(53.7±13.1)%,血清C反应蛋白分别为5.1(2.9,6.8)mg/L和4.5(3.0,7.0)mg/L,较对照组无改善,两组痰培养在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减少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  相似文献   

17.
营养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能量代谢的研究促进了营养治疗的量化及个体化施治。本文对近年来能量代谢研究中的热点如细胞因子、激素及受体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家庭支持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 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08位慢阻肺患者,应用修订的个人资源问卷、自我概念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分别测定其家庭支持、自我概念水平和一般资料。结果 该组患者家庭支持程度为中到高度,自我概念中度积极;家庭支持与总的自我概念呈中度正相关,与自我概念中的体感、自我一致性、理想自我及道德一伦理一精神自我有显著相关.与体象无关。结论 慢阻肺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越高,其自我概念越积极。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治疗COPD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近期具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COPD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者痰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98株,革兰阴性杆菌155株,占78.3%,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氏菌、克雷伯杆菌、阴沟杆菌等,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多。细菌药敏试验发现,假单胞菌属耐药率高,以铜绿假单胞菌明显,肠杆菌科次之,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COPD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药敏测定,合理应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减少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病人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茵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126例颅脑损伤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2,22%,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52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为主,共35株,占67.31%,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1株,占21.15%,另6株为真菌,占11.54%。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3例.死亡13例.死亡的13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