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该院9年来收治的40例CAA引起的脑出血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其中9例进行了7年的随访。结果:患者年龄为58~82岁;平均68.5岁。出血位于额叶19例,顶叶16例,枕叶3例,颞叶2例。3例在急性期死亡。9例随访病人2例进食为痴呆;余下7例均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结论:CAA引起的脑出血以60岁以上老年多见;出血部位在脑叶,其中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例短期内脑叶出血后再出血病例。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05-130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小时内手术,42例)、早期组(发病6~24小时手术,22例)和延期组(发病24小时后手术,16例),患者均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时机与术后发生再出血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共有18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其中超早期组15例、早期组2例、延期组1例。超早期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组(P<0.05),亦明显高于延期组(P<0.05)。三组再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可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经尸检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叶血肿4例,临床表现均突然起病,头痛伴呕吐,1例有肢体瘫痪,2例有玻璃体下出血,2例发病后很快昏迷至死亡,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死亡。病理上脑叶血肿特征为位置浅表,形状不规则,血肿与蛛网膜下腔的积血相连。病因3例为脑动脉瘤破裂,1例是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文中对血肿形成的机制进行探讨,指出与脑出血鉴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其预后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2014-01-14-2018-12-23收治的21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术后经头颅CT证实为颅内再出血为病例组,164例术后无再出血为对照组。以查阅临床病例资料和就诊记录等方式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凝血功能异常比例(χ~2=31.097,P<0.001)、术前血肿量(t=7.656,P<0.001)、术中有活动性出血(χ~2=24.269,P<0.001)、术前收缩压(t=9.239,P<0.001)、术前舒张压(t=2.090,P=0.037)、术前总胆固醇(t=7.312,P<0.001)、手术时机≤6h(χ~2=9.012,P=0.011)和术后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比例(χ~2=12.890,P=0.001)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功能异常(OR=3.861,95%CI为1.099~13.563,P=0.036)、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OR=1.255,95%CI为1.023~1.538,P=0.029)和手术时机≤6h(OR=2.721,95%CI为1.142~6.484,P=0.024)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危险性增高。结论凝血功能异常、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手术时机≤6h是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压,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期改善上述因素所增加的术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传统开颅手术和脑室镜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脑室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脑室血肿完全清除率(75.0%)高于对照组(45.0%);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和85.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0±2.7)低于对照组(16.5±2.6);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DL达到良好功能状态者11例(28.2%),高于对照组为4例(11.1%).[结论]脑室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病死率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7.
74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1年~1997年手术治疗74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就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进行了一些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36~72岁,平均567岁;其中<50岁19例,50~60岁34例,>60岁21例。52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心脏病史,19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有意识障碍者61例,头痛30例,呕吐24例,失语28例,偏瘫67例,病理征阳性者67例,有瞳孔改变者45例。伴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者38例,伴有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急诊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3例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追踪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结果与既往病例比较,本组43例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急诊手术病人的血肿清除加AVM一期手术切除率有较大提高。结论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显微手术、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以及术中核磁辅助手术对岛叶胶质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89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显微手术(常规组)、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导航组)、术中核磁辅助手术(核磁组)切除程度与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导航组与核磁组全切率分别为47.4%、66.7%、80.8%,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障碍分别为42.1%、38.9%、38.4%,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分别为21.0%、11.1%、7.6%.结论 岛叶肢质瘤手术治疗以术中核磁辅助手术较常规显微手术及神经功能导航辅助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宋来高 《现代保健》2008,(31):12-13
近代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己达成共识,但在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则成为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就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37例AVM破裂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期血肿清除+AVM显微切除术19例;1期单纯血肿清除+2期AVM显微切除术10例;血肿清除+γ刀治疗2例;血肿清除+栓塞术1例;双侧脑室外引流5例。2例死亡,1例昏迷,其余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脑AVM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应清除血肿和酌情妥善处理AVM畸形血管团,达到改善症状和解除病因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徐君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09,25(6):670-671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优良比例31/42,占73.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非常关键。良好的护理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三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大小以及GCS评分,对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应用的比较。结果本组96例患者出院时GOS分级:I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32例,Ⅳ级13例,V级9例,死亡16例。结论三种手术各有其相对应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行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正确选择手术病例,调控血压,术后防止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降血糖,亚低温等综合治疗.结果 46例死亡7例,存活功能恢复按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Ⅰ级14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掌握好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症,时机,方式及术后的综合治疗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脑脊液引流量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脑脊液外引流术的67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资料,按引流量不同分为A组(37例)和B组(30例)。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引流时间、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GCS评分、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引流时间明显短于A组(P <0.05);B组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低于A组(P <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确切,脑脊液匀速引流且脑脊液每日总量在400 m L以下是安全的,在此范围内脑脊液引流量越多,带管时间越短,1年内脑积水发生率越低,且不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2月~2010年6月间诊治的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随访只有1例复发。结论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首选,具有方法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症状消失快、随访结果好、复发率低等特点,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的作用。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6.3%。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后血压的波动、出血(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出血部位和是否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因素与再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术后血压的波动、出血(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困难或止血不彻底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和术后控制血压平稳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65例行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65例患者生存61例,生存率93.8%,生存的61例,术后随访6月以上,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法,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13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两种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50.0%,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25.0%,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办法,其中微创术操作进颅快,定位准确,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是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