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免疫指标检测用于早期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40份膝关节置换术的血液标本,根据术后是否合并早期感染分成感染组(n=16)与非感染组(n=24),均采集患者的血液指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的CRP、PCT与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并分析单项指标测定与联合测定诊断术后早期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术后3 d、7 d血清CRP与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术后1 d、3 d、7 d的血清IgA、IgG、IgM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CRP、PCT与免疫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22%、60.21%、0.913,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可升高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降低免疫学指标,而采取CRP、PCT与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全髋置换术后血清IL-1、IL-6、TNF-α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髋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复方血栓通片1:7服,治疗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服用复元活血汤,2组患者于术前1d及术后1、7d清晨空腹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一1、IL-6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1d与术后1d之间血清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d血清IL-6、IL-1、TNF-α、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能降低全髋置换患者的IL-1、IL石及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影响血液流变学,且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3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患者的术前、术后1、3 d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对数量的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将此类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进行两两对比,同时与对照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未感染患者)比较.结果: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在术后第1天、第3天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第1天与第3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之间的百分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q检验在同一格);对照组术后第1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术前亦有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第3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术前无明显变化(q检验在同一格).感染组术后第1天、第3天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术后淋巴细胞恢复的更慢.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者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且恢复缓慢.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检测可以指导控制和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患者52例为感染组和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未感染患者52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双膝关节皮肤温度差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SiCAM水平。结果感染组5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5株、11株,构成比分别为29.41%、21.57%;对照组患者术后1d、7d、1月时双膝关节皮肤温度差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月时双膝关节皮肤温度差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7d时CRP和IL-6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段SiCAM水平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感染组双膝关节皮肤温度差、CRP、IL-6、siCA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双膝关节皮肤温度差、CRP与IL-6、siCAM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血清IL-6、siCAM水平升高,血清IL-6、siCAM水平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和膝关节皮肤温度对诊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于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患者60例为感染组,同期术后未出现感染患者60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降沉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SiCAM-1及膝关节皮肤温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SiCAM-1指标及膝关节皮肤温度与患者ESR、IL-6、CRP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ESR、IL-6、CRP、SiCAM-1指标水平及膝关节皮肤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SiCAM-1水平及膝关节皮肤温度与ESR、IL-6、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SiCAM-1水平及膝关节皮肤温度与患者ESR、IL-6、CRP水平呈正相关性,联合诊断可提示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性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NE-CPD)联合皮肤温度变化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5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膝关节假体感染分为感染组(n=7)与未感染组(n=78)。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清IL-6、血液NE-CPD及膝关节手术部位周围皮肤温度。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清IL-6水平低于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NE-CPD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的体积均值(MN-V-NE)均高于术前,术后7 d的MN-V-NE均低于术后1 d,术后1个月MN-V-NE均低于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3个月MN-V-NE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假体深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观察术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分析2010年9月-2017年8月医院5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早期假体深部感染(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另纳入同期医院6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未并发感染(未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组患者深部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56.3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4株占43.64%,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组患者血清IL-6、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6在诊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20.37pg/ml,其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66.04%;PCT在诊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部感染的最佳阈值为3.12μg/L,其敏感性为65.24%,特异性为62.2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易并发深部感染,外周血炎症因子IL-6、PCT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20例,观察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6、8、10(IL-1、IL-2、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2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7.50%,共分离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8株。患者术后3d血清TNF-α、IL-1、IL-6、IL-8、IL-10、CRP均高于术前,IL-2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IL-10、CRP分别为(35.16±14.44)pg/ml、(74.35±21.34)pg/ml、(98.05±34.62)pg/ml、(62.46±21.81)pg/ml、(35.23±7.90)pg/ml、(31.72±3.45)g/L,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IL-2为(143.68±42.14)pg/ml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高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术后早期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预测及诊断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0~85岁,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u组)两组,每组40例。U组在术中切皮前、术后第1、2、3天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C组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d(T2)、2d(T3)、3d(T4)五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应用血栓弹力图动态检测TEG参数:R(min),K(min),a(deg)、MA(mm)、CI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C组中TNF-a、IL-6、IL-8和CRP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都增加,R、K值在术毕缩短,仅角、MA、CI表达增大(P〈0.05);与C组比较,u组中IL-1、IL-6、TNF-a和CRP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都下降,R、K值延长,a角、MA、CI减小(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Pro-ADM的影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CBP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5、7、10 d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ro-ADM、TNF-α、IL-6的水平,提取患者入组时及治疗5 d后的Pro-ADM值和SOFA评分值,差值记为d Pro-ADM和d SOF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 d后,CBP治疗组的血清Pro-ADM、TNF-α、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2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 Pro-ADM和d SOF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治疗可降低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ro-ADM、TNF-α、IL-6的水平。Pro-ADM水平动态变化可作为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影响。方法:6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n=24)、B组(n=38)。A组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ELISA检测患者血清入院时(0 d)、7 d、14d时IL-15水平。结果:治疗7 d时A组IL-15检测值与入院时比较无差异,但B组IL-15检测值明显升高,A、B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时A、B组IL-15检测值均分别比治疗7d时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之间IL-15检测值相互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炎症介质IL-15的表达,乌司他丁能有效地逆转SAP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ICU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与病情判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60例ICU非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6.7%,CRP检测阳性率为100%,PCT、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特异性较CRP高,故联合监测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45例),分别于给药前,PCI术前,PCI术后24h,PCI术后3周。测定血清hs-CRP和IL-6浓度及血脂水平。结果:PCI术后3周,两组血清hs-CRP和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上升(P<0.05),但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TC和LDL-C水平下降及HDL-C水平上升更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行PCI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的调脂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其中瑞舒伐他汀调脂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将8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诊断后行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诊断后行延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其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提高幅度更大,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度:175.25°±15.52°比122.95°±16.26°;髋关节屈曲度:85.65°±5.33°比70.78°±4.97°;Harris评分:(86.08±5.41)分比(73.92±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脱位0例,假体松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5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11/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34,P< 0.01).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38/42)比70.00% (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57,P<0.01).结论 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髋关节强直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早期手术疗效优于延迟手术.  相似文献   

15.
龚文亮 《现代保健》2013,(11):17-18
目的:研究探讨惠迪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75例)采用惠迪粒(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柳氮磺胺吡磅敢SASP胎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IL-6、TNF—α水平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迪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考虑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6、TNF—α水平而起作用的,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50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监测术前及术后的血清胃饥饿素、TNF-α、IL-6、IL-8及CRP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饥饿素和TNF-α、IL-6、IL-8、CRP水平升高,并于术后24 h达到峰值,开腹手术组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7、2.904、2.671、2.802、6.374,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术后造成应激反应较轻,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7.
宋邕 《现代保健》2014,(8):144-14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176例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8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9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LA组为(90.5±22.4)min, OA组为(91.8±2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术中出血量:LA组较OA组少[(10.6±7.5)mL vs(23.8±6.2)mL,P=0.02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组较OA组短[(29.4 h±3.8)h vs(48.3±7.4)h, P〈0.001];术后住院时间:LA组较OA组短[(6.1±2.2)d vs(11.6±3.2)d,P〈0.001];术后24 h镇痛药物应用:LA组15例,OA组78例(P〈0.001);切口感染:LA组3例,OA组27例(P〈0.001);术后肠梗阻:LA组1例, OA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腹腔脓肿:LA组1例,OA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LA是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1↑I治疗后Graves病眼病(GO)患者血清IL-1β水平的改变。方法根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确定76例GO患者的病变活动度及严重程度,并将其分为轻(30例)、中(27例)、重(19例)三组;Graves病无突眼组(NGO)5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131↑I对GO和NGO组进行正规治疗。90d后采用RIA测定各组血清IL-1β水平并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检测。结果GO各组治疗前IL-1β均高于NGO组及健康对照组(P〈O.05),治疗90d后GO患者各组的血清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CAS呈正相关(1=-0.258,P〈0.05)。结论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O患者自身免疫;血清IL-1β水平可作为预测GO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