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味羌活丸出自《此事难知》,药物组成有:羌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另加生姜、葱白)。其功效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痠痛,口苦微渴,苔白而滑,脉浮紧等。临床应用:治疗四时感冒风寒湿邪的常用成药。并对流感、风湿性关节炎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痠楚疼痛、口苦微渴等见症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就《伤寒论》第39条所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历代医家见仁见智,颇不一致。《医宗金鉴》认为:“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柯韵伯说:“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在临床上见到项背强几几、体痛(检查时两侧或一侧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压痛)、无汗、恶风、脉浮,但未发热者,采  相似文献   

4.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由麻黄9 g、桂枝6 g、炙甘草3 g、杏仁9g组成.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用方指征: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腰骨节痛,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的大、小青龙汤均是治疗太阳病的名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下面谈谈我对这两方的肤浅认识。一、对大青龙汤的认识《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合两条经文所述,施用大青  相似文献   

6.
在《伤寒论》一书中,有近半的条文论及“汗”。它不止停留在对“汗”本体物质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作为辨证论治思想的着眼点,授人以理法。一、汗的生理病理(一)血汗同源。《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中则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第47条说:“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表证本应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医系统辨证的新体系——肺系统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8)风寒表实兼太阳经输不利型 [临床表现] 主症:项背强几几,恶风,发热,身疼,无汗,脉浮紧。从症;苔薄白。 [分析] 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输,经气不利,津液不能输布,经脉失养,故项背强几几;风寒外束,卫阳被遏,毛窍闭塞,可见恶风、无汗;发热、身疼、苔薄白、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之象。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加减法最多。适应范围最广,在《伤寒论》113方中占有显著的重要地位。桂枝汤的适应症是发热、恶风寒、汗出、头身痛、鼻鸣、干呕、脉是浮、缓、弱、虚。其中并以汗出而脉浮绥虚弱为特征。如其表寒证不具有此特征,反而汗不出脉浮紧的,桂枝汤就不可用了。桂枝汤主治太阳表寒虚证,  相似文献   

9.
殷海宽  尤敏 《国医论坛》2012,27(2):11-11
麻黄汤由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组成,用于治疗伤寒表实证,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咳喘、脉浮紧等为主,而尤以无汗、脉紧而喘为使用指征。笔者在临床中常以此方化裁治疗多例伤寒表实证,现整理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诊余偶记     
一、紧脉:《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魏荔彤注:“伤寒中风同一浮脉,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逈异矣。”按《伤寒论》中紧脉乃与缓脉相对,紧之形态论中未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曰:“腹痛脉弦而紧。”曰:“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相似文献   

11.
一、依脉证而禁脉证,主要是指脉象和症状。《伤寒论》16条指出:“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桂枝汤功能解肌祛风,乃发汗解表之轻剂,用于治疗以发热、汗出、脉浮缓为主要脉证的太阳中风证。若其人脉象浮紧,发热,无汗,为太阳伤寒证,当用发汗之峻剂麻黄汤治疗。若误用桂枝汤,则为病重药轻,可能因治疗失当而使邪气郁闭酿成变证,故不可与之。反之,太阳中风证也不可与麻黄汤,误服可使腠理洞开,大汗流离,或阴伴汗耗,或阳随汗泄,同样可以造成变证,论中虽未明言,于此条可举一反三。正如汪昂所说:“有是病者,必主  相似文献   

12.
裴正学 《西部中医药》2003,16(10):10-14
所谓经方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剂而言。一千多年来,历代医家对经方的卓越疗效予以高度肯定。由此升华而出的理论,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经方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述于后,不妥之处尚望同道们批评指正。1麻黄汤与桂枝汤“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上述经文说明外感有伤寒,中风,温病三部分,伤寒是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中风是头痛,发热恶寒,有汗,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利条,“太阳病,项背强nit,无汗恶风,葛根场主之。”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这4条主证中皆有无汗(不汗出),三方中皆用麻黄,且38条又云,“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眼之,服之则厥逆,筋仍肉脯,此为逆也”。据此,有人提出“有汗不得用麻黄”。此言差矣。今笔者不揣浅陋,分析…  相似文献   

14.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本方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为主证,是治疗太阳病中伤寒表实证的主方。  相似文献   

15.
正大青龙汤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1]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主要治疗有恶寒、身热、烦躁、身疼痛等外寒内热证,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哮喘、肺炎、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28条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 2 8条曰 :“服桂枝汤 ,或下之 ,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 ,无汗 ,心下满微痛 ,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关于本条方剂的药物组成 ,自《医宗金鉴》提出“去桂当是去芍药”后 ,引发“去桂”与“去芍”之争。本人细玩原文 ,参阅各家注解 ,萌生新意 ,认为本方既不该去桂 ,也不能去芍 ,应是桂枝加茯苓白术汤 ,“去桂”乃衍文。理由如下。从病机分析 ,本条“无汗”虽似麻黄汤证 ,但并无恶寒 ,骨节疼痛 ,脉浮紧等脉证 ;“翕翕发热”虽似桂枝汤证 ,但又无恶风 ,自汗 ,脉浮缓等脉证 ;故本证根本不是太阳伤寒、中风表证。从条…  相似文献   

17.
<正> 【因致衄】语出55条。“衄”即鼻孔出血。此“因致衄”就是太阳伤寒应发汗而不发汗,而发生鼻孔出血。程知曰:“不发汗而致衄,是人营之寒,不得泄越而然也。”周禹载曰:“当汗不汗,因而致衄者,必点滴不成流也。”尤在泾曰:“伤寒脉浮紧者,邪气在表,法当汗解,而不发汗,则邪无从达泄,内搏于血,必致衄也。”《医宗金鉴》曰:“伤寒脉浮紧,法当发汗,若不发汗,是失汗也,失汗则  相似文献   

18.
问汗浅识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异常的汗出则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如太阳病恶寒无汗,脉浮紧为表实证;恶风自汗,脉缓为表虚证。身大热,汗大出,烦渴,脉洪大为阳明经证;痞、满、燥、实。手足濈然汗出,脉沉实有力为阳明腑证。寒热往来,汗出而解,发作有时为少阳病。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舌苔黄滑为湿热。脉虚自汗,又当暑月为伤暑。温病初起则  相似文献   

19.
侯名哲 《光明中医》2006,21(9):15-16
1 阳虚感冒与风寒感冒的异同 1.1 不同点 1.1.1 阳虚感冒:虚证.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身有微热,无汗或有自汗,面白语低,四肢厥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1.1.2 风寒感冒:实证.持续性的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身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相似文献   

20.
敷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用桂心渍酒以慰寒痹”的论述。后贤将药物做成一定剂型敷贴脐部,以治各科疾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一些自拟小方敷脐,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多种疾病,颇有效验。现略述几则如下: 病案举例 (一)表寒深闭康某某,男,32岁。1954年春,体倦数天,忽身痛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服麻黄汤3剂不愈,嘱用樟树叶煎水外洗,炒麻黄、附片、吴萸热敷脐部,不多时汗大出而解。 (二)寒积于里曹某某,男,26岁。1958年秋,吐泻交作,腹痛喜按,脉沉退。服附子理中汤5剂不解,用附片100克、麻黄30克、葱白一握捣碎,酒炒热敷脐部,安睡半日,其病若失。(附片用量似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