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治病消灭(十八)古人治病之方,和以酸泉,润以元气,药不辛不苦,甘甜多味。常能服之,流利五藏,系在心肺,终身无患。(《云笈七签》卷三十五引《洛书宝予命》佚文)(十九)口为玉池太和官,戴咽灵液灾不干。(《黄庭内景经.口为章第三》)(二十)饮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以养性延命泉录》)(二十一)若身不宁,反舌塞喉,漱漏咽液无数,须臾即愈。(《摄养枕中方.自慎》)(二十二)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漏醴泉,满口咽之讫。又如前,咽液无数,觉宁乃止。止而未宁,重复为之。须臾之间,不宁之疗即应廊散,自然除也…  相似文献   

2.
舌诊是中医诊断一极为重要的环节,是辨证施治的可靠依据。《内经》有云:“有诸内必行诸外”,舌象是机体外在反映的一窗口,能够客观地反应机体的生理状态,可将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客观地反映出来。《内经》云:“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劂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足少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乎舌本;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认为五脏六腑都直接或  相似文献   

3.
李桂菊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73-473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手段。早在《内经》中已有“舌干”、“舌上黄”等记载。古人认为,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乃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舌通过经络与心、...  相似文献   

4.
肝血虚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血虚证研究概况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10008)石林阶主题词肝虚/中医病机,肝虚/并发症,肝虚/中医药疗法,血虚本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肝具有藏血的生理功能,肝藏血最早见于《素问·调经论》和《灵枢·本神篇》。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包括...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治小儿地图舌3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枝汤治小儿地图舌38例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2000060)夏近宜桂枝汤为《伤寒论》群方之魁,应用于临床,经久不衰,历代多有发挥。笔者根据《伤寒论》经文要旨,变通运用治疗小儿地图舌,效果显著,小结于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8例系我院中医儿科1991...  相似文献   

6.
舌形态病的针刺治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吴童,周忠光,王英杰(15004)哈尔滨市工人疗养院赵元朝,何倜舌为心之苗,牌之外候。五脏六腑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舌体,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看本;足大阴牌经连舌本,散香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相似文献   

7.
“舌诊”作为祖国医学望诊中重要一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有关“舌诊”机理的记载,并提出“心开窍于舌”脾脉系于舌本、  相似文献   

8.
《温热论》论治绛舌浅探山西省忻州地区卫校郭治安[关键词]《温热论》,绎舌《温热论》(以下简称《论》)中论述绛舌颇多。全书论舌34处,其中绛舌达15处,占有44%,居其首位,而且内容丰富,足见其重要,试探讨如下:一、绛舌的主病绛舌属于红舌的范畴,《论》...  相似文献   

9.
邹世洁  邹外一  王琳 《北京中医药》2008,27(12):944-945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的舌诊在中医舌诊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圣惠方》舌象的特点,并与其它舌诊源流研究进行了比较。方法特点,一是只研究舌象本身,而不涉及其诊断意义;二是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研究发现:(1)《圣惠方》各类舌象、各种舌象与现代舌象比较,现代舌象较为重视的舌色、苔质、苔色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反之,现代舌象较不重视的舌面津液(舌干)、舌态(舌强)、舌体病变(舌生疮)、舌形(舌肿)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2)《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的上述各类舌象和各种舌象均属可直接影响舌的功能,因而是能“强制性”引起注意的舌象。《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的舌色、苔质、苔色类舌象均属需要有意识观察才能获得的舌象。(3)《圣惠方》舌象的上述特点是因其舌诊发展仍较初步,这从其舌象总的出现频数较小也可反映。  相似文献   

10.
舌下络脉诊治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脏系于舌,无脉不通于舌。前人认为:“舌”为五脏六腑之总使,以舌分虚实、阴阳、别脏腑、配方药。如《伤寒观舌心法》后序中说:“观其舌知其所苦……”。陶保廉的《舌鉴辨证》曾说:“观舌察病……舌不隔膜,且为心苗,目视明彻,胜于手揣。”前人把观舌视为诊断上重要环节,认识到舌与十二经脉无所不通。《灵枢·经脉篇》载:“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脾足太阴之脉,……上隔挟  相似文献   

11.
《普济方》舌象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世洁  邹外一 《河南中医》2010,30(2):139-142
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普济方》的舌象特点。结果显示:现代舌象较为重视的舌色、苔质、苔色在《普济方》中出现频数较小或相对较小,反之,现代舌象较不重视的舌面津液(舌干)、舌态(舌强)、舌体病变(舌生疮)、舌形(舌肿)在《普济方》中出现频数较大或相对较大。《普济方》中出现频数较大的上述各类舌象和各种舌象均属可直接影响舌的功能、因而能"强制性"引起注意的舌象。《普济方》中出现频数较小的舌色、苔质、苔色类舌象均属需要有意识观察才能获得的舌象。  相似文献   

12.
田基黄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基黄原名地耳草,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雀舌草,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mb.)的干燥全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舌专著是()A.《舌胎统志》B.《舌鉴》C.《舌鉴辨证》D.《伤寒观舌心法》E.《伤寒全镜录》2.目暗晴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A.肺脾精气衰竭B.肝肾精气俱衰C.邪陷心包D.心的精气衰败E.阴寒之邪内盛3.咽喉漫肿,色淡红者,其原因是()A痰湿凝滞B.风热上攻C.风寒外闭D.阴虚火旺E.气血不足4.淡白舌黑燥苔的主病是()A.气血两虚B.阳虚寒盛C.里热亢盛D.气滞…  相似文献   

14.
《妇科秘兰全书》系南宋陈选所撰,成书于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陈选,浙江杭州人,南宋医学家,长于内科、妇科。官至太医院御医兼翰林院典籍。本书现存清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历来认为赵文炳刊本是《针灸大成》最早刊本。经过比较发现,现存实际上有两个明代刊本,一系初刊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即是;一系初刊本的修补本,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即是。差异只在于卷七《任脉经穴主治》最末"承浆"一条,此条初刊本无,修补本有。这都是明代的,而非清代的刻本。  相似文献   

16.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秦汉以来,历代医家在舌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有关舌诊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心开窍于舌”、“脾脉系舌本”,“肾脉夹舌本”。把舌与脏腑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阐明了其生理病理变化,认为  相似文献   

17.
醍醐,本草始载《雷公炮炙论》认为,“是酪之浆”[1],《别录》则云“生酥中”[2]。醍醐究系何物,则古今见说不尽一致。本文旨在考证其实质,并略述其在汉、藏、蒙医中的应用概况。1本草中有关醍醐来源的记述成书于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言其“是酪之浆。凡用,以绵重滤[3]。”但雷氏所述颇简,难以索其实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则有较详记述:“酥出外国,亦以益州来。本是牛羊乳所为。”并引用佛经内容大致道出其生产流程(‘·。据考,、陶氏所言佛经即(涅累经)。其(圣行品)言“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山酪,从酪成生酥,从生…  相似文献   

18.
舌诊在临床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尤其在急性病、热性病的诊断上,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治疗脑血管意外急症的同时,认真学习古典医藉有关舌诊的论述,密切注视舌象变化及病情演变的规律,兹认识如下:舌诊,早在《内经》即提出“心开窍于舌”“心络系舌本”“脾脉连舌本”“肾脉挟舌本”等,说明当时已认识到舌的形态和功能与内脏反映人体气血的变化。后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更指出舌诊可归纳为舌质、舌胎、舌觉三类,且首创“舌胎”一词。后人发展为舌上浮垢的统称,即“舌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藏系绵羊对高原适应的生理特征和心肺血液的动力学改变。方法:7只藏系绵羊和5只移居猪均生长于海拔3000m处,在当地捕后带到海拔2260m处,用甲苯噻嗪盐酸(0.3ml/kg)肌肉麻醉,右侧颈部切开,在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分别插入Swan.Ganz导管和动脉导管,被麻醉动物完全清醒后进行实验。动物放置于大型高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0、2300及4500m,测定肺动脉压(Ppa)、肺动脉契压(Wedge P)、体循环压力(Psa)、心输出量(CO)、红细胞比容(Hct)、右心室重量(RVW)、左心室重量(LVW)以及血气分析。结果:①红细胞比容,右心室肥厚的指征(右心室,左心室),以及耗氧量在藏系绵羊显著低于对照组猪的指标。②把动物置于模拟海拔0,2300及4500米的低压氧舱后,两者的体循环动脉血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在藏系绵羊上升的趋势较小。③肺动脉压,体循环动脉压(Ppa/Psa)右心室的负荷在两种动物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藏系绵羊的增加低于猪。结论:藏系绵羊上所观察到较低红细胞比容及右心室,左心室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不明显的指标可以认定藏系绵羊是低氧不敏感动物。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一九九○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本大题共10分。)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和────。2.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者,多主────;舌质淡白、舌体瘦薄者,多属────。3.小儿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