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重建陈旧性截瘫患的迈步功能。方法 切取截瘫平面以上的2-4条正常肋间神经及伴行的肋间动、静脉,切断其远端,将近端游离至肋提肌外缘处后经肌下遂道转移至椎管,分别与两侧选择性的腰1、2或腰2、3神经根的神经束或束组在硬膜内或硬膜外用8-9个0无损伤针线相吻接。如果肋间神经长度不够,则取相应长度的腓肠神经剪成2段后一端与肋间神经端端束、外膜联合缝合,另一端分开束组后与部分切断的腰1、2或腰3、4神经根行选择性束间缝合。结果 23例经术后3.5(2-11)年的随访,18例恢复了迈步功能,可带支架扶拐行走;21例恢复了大腿的部分感觉功能。结论 该方法可重建部分截瘫患的迈步和部分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2.
家兔周围神经侧侧缝合的神经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再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左侧前肢尺神经、正中神经为实验神经,切断尺神经并切除约2cm。A组尺神经断端以远1cm处将正中神经、尺神经相邻面的神经外膜、束膜切开,相对缝合外膜、束膜;B组先同法切开两神经外膜,不再切开神经束膜,仅将相邻神经束间结缔组织导向缝合再缝合外膜;C组将尺神经远断端与正中神经相邻面行端侧外膜缝合。术后1周行形态学、电生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各检测结果均显示术后12周各组神经缝合后神经均再生,且再生质量无显差异。结论:周围神经侧侧缝合后神经能够再生,再生质量与神经端侧缝合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预制血管化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多束组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接诊8例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经手术、MR或神经肌电检测证实,确诊为马尾神经的不全损伤或完全性损伤.术中切除残存椎板2个节段,切开硬膜达蛛网膜下腔,先观察马尾神经粘连范围及程度,显微镜下细致将马尾间和马尾与蛛网膜间粘连分离,避免损伤马尾神经.9-0线在显微镜下缝合血管化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多束组移植修复.进行长期临床疗效观察,行神经肌电检测及下肢会阴部功能观察.结果:临床平均随访时间2年3个月,5例患者会阴部感觉较术前有所恢复,大小便功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陈旧性马尾神经损伤术后马尾神经残端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神经不全损伤后的异常放电神经过敏现象经神经松解手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电生理检测股四头肌肌肉传导速度及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有所增加.结论:采用血管化的腓肠和腓总神经与马尾神经吻合术,可以重建截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和大小便功能及少量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神经端侧吻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金德 《铁道医学》2000,28(5):355-356
神经端侧吻合法就是将受损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正常神的侧面或将神经片段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远端侧面的方法。其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影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的因素有:端侧吻合的角度、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预变性处理与否、神经膜吻合法和外膜缝合法、神经端端和端侧吻合法、外膜开窗与否、吻合处与效应器的距离及神经桥接与否。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肋间神经转位重建截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功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重建胸腰段脊柱骨折所致感觉平面位于T9 ̄11脊髓节段安全性截瘫患者的臀、股外侧和外阴、股内侧区皮肤感觉功能。方法:6例截瘫患者均为男性,磁共振检查证实脊髓损伤达T10 ̄11。切除截瘫平面以上1 ̄2个节段的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一般为第7/8或8/9肋间神经),带肋间动静脉转位经皮下隧道引至腹壁外侧,与切断的髂腹股沟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远端用移植的腓肠神经桥接吻合。结果:6例均恢复了大粗隆及臀、股外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500例疗效观察(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突然受到外界暴力引起骨折或脊椎间的脱位,损伤了脊髓或马尾神经,造成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从中国古典医学的观点来看,外伤性截瘫是由于损伤督脉所致,督脉循行贯脊,统帅全身阳气,手足三阳与之交会,当督脉损伤后,气血、经气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腓肠神经移植桥接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7例患者,选择截瘫平面以上最近位2条正常的肋间神经,完整游离后移位到腰后,显露骶2、3神经根起始部,选择性切断每条神经根的大部分神经束;取同侧等长度的带血管腓肠神经;行2股电缆式移植桥接吻合移位的肋间神经近端与骶2、3神经根远端,每股缝合2~3针,吻合肋间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腓肠神经血管与臀下动脉。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50~550ml,平均400ml;住院时间10~14天,平均12天;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术后12个月有排尿、排便反射及主动排尿功能的恢复,但仍存在轻度的尿失禁,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右提睾反射恢复,2例术后10个月有排尿便意改善,1例术后9个月出现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1例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重建的排尿功能最接近生理性,可能是目前重建弛缓性膀胱功能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突然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骨折或脊柱脱位,珲完全或完全地损伤了脊髓或马尾神经所造成的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不完全或完全地丧失,以及二便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建陈旧性颈部脊髓损伤四肢瘫患者的部分上肢感觉、运动功能。方法:反复详细的术前检查,确定可供移位的颈丛神经支、副神经周围支及臂丛上干、中干(C5-C7)的各神经和拟被吻接的神经。(1)C5平面脊髓损伤者(无屈肘功能者)以副神经移位C6,颈丛移位至C7行端侧法缝接重建屈肘及上肢部分感觉功能。术后于头偏向患侧对肩位固定上肢3周。(2)C6平面截瘫(即残存肩部运动和屈肘功能者),将副神经周围支、颈丛锁骨上神经、胸外侧神经之一支于其远端切断后移位汇合于锁骨下方,与切断部分神经束的臂丛内侧束和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外侧神经支、颈丛神经支与内侧束,副神经支与正中神经内侧根)行束、外膜联合缝合,长度不够者以腓肠神经移植桥接。(3)C7平面(手的运动功能大部分丧失,环小指感觉障碍,伸肘、伸腕功能基本正常者)将胸外侧神经支与尺神经吻接,桡神经浅支之一支与尺神经浅支吻接。(4)C8平面(手内在肌功能丧失,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丧失)骨间前神经移位尺神经深支,桡神经浅支移位尺神经浅支。(5)对不完性颈髓损伤,上肢功能恢复无确定平面而呈不规则者,如胸大肌肌力恢复达4级以上而无屈肘功能者,采用胸内侧神经主支移位肌皮神经术。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而尺神经功能完全丧失者,采用骨间前伸经吻接尺神经深支,桡神经浅支移位吻接尺神经浅支术。对肩胛上、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而腋神经支配之三角肌瘫痪者采用肩胛下神经移位吻接腋神经术。结果:6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4年均恢复了被吻接神经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4/6的肌力恢复达到3-4级,感觉达S3级。对术前瘫痪肌群呈痉挛性者,由于被吻接神经仅被切断了部分神经束,保存了肌张力,尽管术后肌肉主动收缩肌力低于3级,但当其主动收缩与痉挛同步时亦可完成有效的运动功能(如肱二头肌的屈肘)。待被重建功能恢复后再行后期的肌腱转位术、神经侧侧吻接术等,可进一步改善上肢功能。结论:神经移位术是重建四肢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有效方法。由于其瘫痪为痉挛性肌肉萎缩轻,所以效果优于同样方法用于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者。  相似文献   

10.
林金德  荣国华 《现代医学》2000,28(5):355-356
神经端侧吻合法就是将受损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正常神经的侧面或将神经片段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远端侧面的方法。其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影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的因素有 :端侧吻合的角度、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预变性处理与否、神经束膜吻合法和外膜缝合法、神经端端和端侧吻合法、外膜开窗与否、吻合处与效应器的距离及神经桥接与否。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常见并发症。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到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感觉(痛觉、触觉和温度觉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称截瘫。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功能丧失称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将大鼠的腓总神经切断后,进行如下4组实验:A.原位3mm间隙动脉套桥接,B.原位断端外膜缝合,C远侧断端旋转180°3mm间隙动脉套桥接,D远侧端旋转180°外膜缝合。术后12周的电生理学,组织学评价显示,B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A、C两组接近B组,而D组较差。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小间隙动脉套桥接与外膜缝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大鼠的腓总神经切断后,进行如下4组实验:A.原位3mm间隙动脉套桥接,B.原位断端外膜缝合,C.远侧断端旋转180°3mm间隙动脉套桥接,D.远侧端旋转180°外膜缝合。术后12周的电生理学,组织学评价显示,B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A、C两组接近B组,而D组较差。  相似文献   

14.
截瘫后下肢神经病理改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截瘫后下肢神经的病理改变。 方法:(1) 将实验犬的脊髓从T11-12平面完全横断,分别于第3,6周取出下肢主要神经干,切片、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神经纤维形态学改变;(2) 在给陈旧性截瘫患者行肋间神经转位、腓肠神经移植桥接马尾手术的同时,切取腓肠神经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实验犬的下肢神经未见明显变性,截瘫患者的腓肠神经组织形态基本正常。结论: T11以上脊髓损伤截瘫后,下肢神经无明显变性。  相似文献   

15.
脊髓疾病的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通  崔利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784-78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所造成的四肢瘫或截瘫可由外伤和非外伤性疾病引起。不管是何种疾病引起的脊髓损伤,患者均可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功能障碍。脊髓疾病的康复就是要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前训练以及心理康复等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 外伤性截瘫是工伤事故等外来暴力引起的椎体骨折所并发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国内有关外伤性截瘫治疗报导较多,但均无显著效果。我院1976年8月~1977年11月期间收治一批唐山地震引起的外伤性截瘫病员19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外伤性截瘫(包括地震伤截瘫)患者寻找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以恢复其下肢的部分运动功能。我们选择四只健康的狗,施行肋间神经与股神经根吻合术,用以代替损伤部脊髓的功能。观察了肋间神经与股神经根吻合后神经再生的情况和其功能的恢复。有一只狗获得了成功。实验证明,肋间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时,只要吻合妥善,即可使肋间神经与股神经根相接,而恢复后肢的部分运动功能。本实验为脊髓损伤所形成的完全性截瘫病人施行肋间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术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截瘫由于脊髓或马尾损伤导致脊髓相应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 ,膀胱的排尿功能需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 ,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受大脑骶髓中枢支配 ,脊髓或骶髓以下损伤后 ,则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 ,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而需留置尿管。如果护理方法不当 ,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通过 40例外伤性截瘫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结分析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 ,提出对策 ,指出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是预防外伤性截瘫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引起护理人员重视。40例外伤性截瘫留置尿管 ,其中 ,留置尿管 1周发生菌尿 1例 ;留置尿管 2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神经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枝发芽中运动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选用 1 6只 Wistar大鼠 ,按取材时间随机分为 A、B两组 ,左前肢为实验侧 :显露肌皮神经 ,在距肱二头肌 1 2 mm处切断 ,远断端与外膜开窗 1 .0 mm× 0 .5mm的尽神经做端侧缝合。右前肢为对照侧 :同法切断肌皮神经 ,切断 1 /2尺神经束 ,稍向近侧做束间分离后 ,与肌皮神经远断端做端端外膜缝合。两组分别于术后 3、1 2周取材 ,进行神经组织学、肱二头肌收缩力和肌湿重、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示踪检测。结果 :A组实验侧再生有髓纤维数目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侧枝发芽纤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运动纤维 ,并可获得部分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