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飞  刘红宁  朱卫丰  王秀丽 《中成药》2005,27(12):1452-1454
生物黏附制剂是一类以生物黏附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的药物制剂.因其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控制药物的释放、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类制剂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生物黏附递药系统是一类以具有生物黏附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释药系统。该类递药系统不仅能够延长药物在给药部位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黏膜吸收,还能实现药物的靶向递药。随着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广泛应用,在过去30余年中,生物黏附制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也尝试将这一技术引入中药制药领域。为了系统了解生物黏附制剂的发展现状,该文对其黏附机制、黏附材料、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中药生物黏附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研究的进展,为其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文献,从生物粘附作用的机制、口服生物粘附剂的选择、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的制备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口服生物粘附制剂具有很多优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制剂。  相似文献   

4.
粘膜给药是指药物与生物粘膜表面直接接触,通过该处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目前常用的中药粘膜给药制剂有栓剂、灌肠剂、气雾剂、滴鼻液等.由于粘膜不存在皮肤那样的角质层,且粘膜下毛细血管丰富,使粘膜给药具有剂量小,起效快,无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有易流失,难于维持长久疗效的缺点。后来有人将生物粘附技术引进中药制剂,制成的新剂型称为生物粘附制剂,在保持其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原有剂型的缺点,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生物粘附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生物粘附制剂的作用机制 生物粘附制剂是将药物与某…  相似文献   

5.
王玉蓉  任天池 《中成药》1991,13(8):35-37
综述了10年来有关中药制剂体外溶出度的研究范围、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面的进展,以及用药物动力学、药理数据法对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药用生物黏附材料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阐述生物黏附的机制,生物黏附材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供实践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方法总结近年生物黏附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生物黏附可实现药物的缓释和靶向的目的,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结论生物黏附的发展方向是实现黏附材料和特定细胞或器官的黏附。  相似文献   

7.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Thepharmaceuticaltech-nologyofbioadhesion)是指利用某些高分子物质对生物粘膜有一定亲合性的特性,将这些高分子物质作为药物载体,使制剂具有定位、缓释性能的制剂技术。近年来,生物粘附制剂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生物粘附制剂发展很快。由于生物粘附制剂技术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控制药物释放、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已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1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1]所谓生物粘附(bioadhesion)是指两种物质中有一种或两种均为生物属性,由外力影响使此两种物质的界面较持久地…  相似文献   

8.
血栓形成,是导致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抗血栓药物治疗在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栓药物可按作用机制分为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直接溶血栓药物等,临床上均能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现代医学对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中药抗血栓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日益增多。中药作用靶点具有多样性,在抗血栓方面,不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凝血机制、降低血黏度还能起到溶栓的作用。临床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常同时使用,同时使用的安全性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证据加以证实。笔者查阅大量文献,从中药复方的抗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作用,抗凝血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溶栓作用作一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医生的用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蕾  姜林 《新疆中医药》2010,28(1):81-82
中药剂型目前大致分三类:即浸膏剂、浸膏+生药粉末剂及生药粉末制剂。中药全浸膏制剂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主要形式,此制剂既可确保汤剂中所有的有效成分,又符合中药固体制剂化的要求,故是一种常用剂型。  相似文献   

10.
微型包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近30年来应用于药物的新工艺、新技术。成囊的制备过程称为微型包囊术,简称微囊化,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做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小胶囊称微囊(microcapsule)。  相似文献   

11.
直肠粘附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冯怡  徐莲英 《中成药》2000,22(3):231-235
目的综述了直肠粘附制剂的发展.方法收集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内容直肠粘附制剂的作用机制、制备方法、质量评价、体内过程等.结论具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的直肠粘附制剂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CIKI数据库查阅有关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的文献,对国内外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文献报道的多集中于对天麻丸、天麻注射液、天麻精胶囊及天麻片等的相关研究,而其他制剂如天麻人工精片、天麻定眩宁、天麻蜂王精、天麻益脑冲剂等的相关文献研究临床报道较少。文献检索研究表明,天麻中成药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症等,效果良好,疗效确切。文献研究过程中发现偶有报道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过敏性紫癜、药疹、过敏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应加以关注。多年来诸多学者对天麻中成药制剂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献研究可为认知和综合利用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天麻中成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集到的70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91.63%);其中心脑血管用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占中药制剂的60%)。结论:应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的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药和天然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制剂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 ,为第四代的药物剂型。采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是研究的重点 ,磁靶向 ,酶靶向制剂也是研究热点。此外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OCDDS)也是靶向制剂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是经口服将药物运送到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在我国还仅处于试探阶段 ,目前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靶向制剂的研究大多数是以天然单一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 ,而用中药有效部位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 ,这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 ,靶向制剂是中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大,失眠成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对于失眠的治疗,安神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显著的疗效。笔者就安神中药制剂的研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实践研究作相关的探讨,以期为中药安神制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较全面地反映原料药材、制剂工艺全过程及成品的质量,已成为现代中药制剂质控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近几年HPLC指纹图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制剂后期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10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规定,对10种中药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接供试品制备方法,各试验菌样品的回收率均达到70%.结论:慢咽合剂、过敏性鼻炎合剂、生发乌发合剂、咽痒咳合剂可用常规法检查;调脂口服液、消斑合剂、固卫合剂、健脾平肝合剂、鼻窦炎合剂可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毒结清口服液可用薄膜过滤法检查.各品种控制菌检查均可用常规法检出.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介绍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文献32篇,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代谢组学能够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生物体系内所发生的代谢物的变化和代谢通路及途径的改变,强调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相一致,符合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效应的特点。广泛应用中医证候、经络与针刺、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等领域。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应进一步提高分析测定的水平、将适用的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实现多种化合物的同时检测;完善代谢组学数据库的建设;加强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整合,满足其高通量、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要求。结论: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中药创新药处方优化模式.方法:采取文献回顾的方法,对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重要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医院制剂处方的优化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医院制剂处方是新药开发的基础和重要来源,且临床基础良好,具有多品种、多剂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为新药开发的筛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缩短新药开发周期,减少研究经费.但医院制剂与新药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结优化工作体会,医院制剂处方的优化需要遵循中药创新药处方优化的一般原则和程序,从处方的组方优化、临床验证设计方案优化和阶段评估3个部分进行.优化要有重点进行,以重点优化带动处方的全面优化.在优化前对被评价处方进行第1次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申办者的最终修改后处方,在临床验证前进行第2次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在临床验证后,对处方进行第3次定性和定量评估.结论:为基于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中药创新药处方提供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检测止咳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化学止咳平喘药物沙丁胺醇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 C18(4.6 mm×150 mm,5μm),以甲醇-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 3.0)5∶95为流动相。根据所检测到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并与对照品比较,鉴别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沙丁胺醇。结果:本实验建立的条件能够把中药制剂中添加的化学药物(沙丁胺醇)完全分离开来;对20个制剂样品用建立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检测,经与相应的对照品比较,20个样品均未检测到沙丁胺醇。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中药制剂中非法加入掺入化学药物成分沙丁胺醇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