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年期首次发生精神障碍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期首次发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0岁以上首次发生精神障碍的137例患者(符合CCMD-2-R各类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这类患者占同期首次住院人数的0.72%;占老年期精神障碍的76.11%。其中精神分裂症占首位28.46%,其次为MID7.51%,SDAT16.78%,躁郁症10.21%。结论:精神分裂症、MID、SDAT为老年期常见多发的精神疾病,前者预后较好,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老年期精神障碍52例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病率为多,占老年期精神障碍病例的38.5%。认为这可能与老年人脑组织退行性变与其他合并症引起脑功能障碍有关。同时就本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指出临床诊断分清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对如何施治及预后有实用价值,治疗用药应首选副作用较少,安全度大的药物,并以单一用药为宜。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治疗55例老年期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5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服用利培酮治疗6周以上,治疗量为每日2~4mg。用BPRS及TESS进行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治疗前与治疗后BPRS五个因子分治疗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因子2与因子3减分幅度较明显。总有效率为85.45%。锥体外系反应是利培酮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5.5%。结论:利培酮不仅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而且还可以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它疗效佳、剂量低、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耐受性好,可以作老年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费静霞  储兴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99-800
目的:调查老年期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组方法,将老年期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分成生理因素引起,躯体疾病引起,精神疾病引起,药物副反应引起四大类。结果:65例老年期精神病人有进食障碍43例,占65.15%,其中生理因素引起13例,占30.23%,病理因素引起的9例,占20.93%,精神异常引起的17例,占39.53%,药物反应引起的4例,占9.3%。结论:对老年期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是生活护理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钟进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5):310-311
目的:了解住院女性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首次住院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女性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较高,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以幻觉、妄想更为突出,躯体疾病多,预后较差,且固执,沟通困难,住院制度难贯彻致护理干预难度大。结论:女性老年期精神障碍有其特点,护理有一定难度,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42例,包括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状态、癔病等。应用快速评分量表(PANSS)进行评定精神症状和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9例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有效率为89.7%,治疗13例老年精神病的有效率为76.9%。不良反应有嗜睡3例,头痛2例,直立性低血压2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急性肌扭转和静坐不能各1例。结论: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好,平均用药剂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连续3年对本院40岁以上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干部职工)288人进行健康体检,共检出患各种疾病者116例,患病率40.28%,检出324例次疾病,其中消化系统疾病78例,占27.08%,冠心病32例,占11.11%,颈椎病21例,占7.29%,妇科疾病52例,占18.05%。根据资料综合分析: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超负荷运转,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对40岁以上医务人员,提示我们在加强对离退休老干部老年期保健的同时,不应忽视中年医务人员的保健。  相似文献   

8.
63例中,功能性占53.97%,器质性占46.03%。精神症状中前两位是情感障碍和意识障碍,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躯体老化有关。其他精神症症亦具有老年人的特征,讨论了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期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用匹配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0例老年期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饮食干预,运动疗法、预防感染的护理,集体及个别的心理干预等措施,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护理方法,在干预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BPRS评分判定疗效,血糖值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血糖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十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大家健康》2016,(4):241-242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临床方式。方法:根据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的2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情况和变化,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出院的时候痊愈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28.57%;显著进步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38.09%;进步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23.81%;无效2例,占总体的9.52%。结论:癫痫引起的精神障碍联合用药治疗时,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临床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9年(1960~1988)间我院收治的全部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共1665人,占全部住院患者的3.18%,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住院老人有逐渐高龄化及女性患者比例增高的趋势。老年精神疾病91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占25%,脑血管所致的精神障碍占24%,情感障碍9%;器质性精神障碍逐年增高,功能性精神障碍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李立杰 《吉林医学》2014,(19):81-82
目的:评价奥氮平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1例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分成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使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两组相比,以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高,不良反应较低。结论:奥氮平虽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其会影响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白丽  竺清渝 《北京医学》2002,24(4):244-246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老年患者和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伤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36例中年人(对照组),50例血压正常老年患者,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较中年血压正常者24h动态血压呈杓型曲线的比例明显下降.血压正常老年患者,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与心、脑、肾损害无相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曲线呈非杓型者比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结论对于非高血压患者,随年龄的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增多,血压曲线变化与心、脑、肾损害无关,可能与原发病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作为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需求。方法:比较患者病程〈1年,1~3年,〉3年三组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各自所选的干预方式。结果:三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病程1~3年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最高,病程〉1年的抑郁情绪程度最重,他们愿意接受多项干预方式。结论:社会在关心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同时也应关心其家庭照料者,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进行分析。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90.91%,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最高,睡眠障碍次之。治疗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非常高,以行为紊乱、幻觉为主,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78.57%,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微.结论: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均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与行为症状,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而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激越行为量表(CMAI)及治疗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EHAVE-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BE-HAV-AD总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情感障碍和焦虑两因子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反应、口干、便秘、头昏等较喹硫平组显著(P<0.01)。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相当,喹硫平对情感症状和焦虑的疗效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方法 对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7.5%,焦虑感94%,悲观失望50%,害怕手术中疼痛22.5%,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25%。156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以减少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方法:分析和研究ICU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引起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疾病因素、中毒、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改善ICU的环境、加强与患者有效沟通以及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和使用镇静剂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