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明确诊断的60例Ⅰ型变态反应患者(过敏性鼻炎及外源性哮喘患者各30例)的T 细胞亚群以及多项免疫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类患者的 CD_3、CD_4、CD_8细胞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 CD_8降低和 CD_4/CD_8比值上升尤为显著并伴有大颗粒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以及血清总 IgE 升高,其免疫学检验结果异常和临床症状以及过敏原皮肤试验的反应性高低相关。提示 CD_8、大颗粒淋巴细胞减低及功能低下可能是Ⅰ型变态反应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和PAP四层法观察了2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中CD_4~+、CD_8~+和B 细胞的分布。其中10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NP 组),另10例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GH组)。结果发现IgA 肾病患者肾组织中CD_4~+、CD_8~+和B 细胞主要分布在间质中,肾小球内很少有淋巴细胞。NP 组和GH 组间质中CD_4、CD_8~+和B 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NP 组增高更为明显。三组RT 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肾小球病变无明显不同,但NP 组间质小管病变明显重于GH 组。在NP 组还可见到间质中有较多的CD_4~+细胞聚集现象。本研究显示NP 组患者预后较差,可能与其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小管间质损伤较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12例临床确诊SARS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12例患者外周血CD~ 、CD_4~ 和CD_8~ 细胞的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其中CD_4~ 细胞下降幅度最大;CD_4~ 细胞减少与淋巴细胞降低的关联性最明显(r=0.679,P<0.05)。结论 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明显损伤,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宜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在重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重症加强医疗病房(ICU)的住院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绝对计数)和百分数。另将观察组按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标准,分为重症组(SOFA<3分)和危重症组(SOFA≥3分)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_3~+淋巴细胞(简称CD_3~+)、CD_3~+CD_4~+T淋巴细胞数量(简称CD_4~+)、CD_3~+CD8~+T淋巴细胞数量(简称CD8+)、CD_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和危重症组比较,危重症组CD_3~+、CD_4~+细胞数量、CD_4~+%、CD_4~+/CD8+比值明显低于重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_4~+%明显高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重症加强医疗病房(ICU)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异常,表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存在障碍,且免疫功能状态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关。尽早检测ICU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对于ICU患者病情的早期诊断、评估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焦剑英  龚希平 《江苏医药》1992,18(6):315-316
本文对112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测定,认为 CD_4细胞百分比下降是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CD_8细胞百分比在慢活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恢复期仍升高,体内存在 T 细胞比例失衡;重症肝炎 CD_4及 CD_8细胞百分比明显异常是预后不良的指标。甲肝患者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近,似提示甲肝患者体内不存在 T 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28)、CD_(38)分子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门诊HIV感染者40例、HIV/HCV共感染患者40例及体检中心2014年9~10月体检健康人群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HCV共感染患者(40例)、HIV感染者(40例)和健康人(20例)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表面CD_(28)、CD_(38)分子的表达,分析HIV/HCV共感染者CD_(28)、CD_(38)分子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按照CD4~+T数值对HIV/HCV共感染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CD4~+T水平CD_8~+CD_(28)~+、CD_8~+CD_(38)~+的表达差异,探讨CD_8~+T淋巴细胞CD_(28)、CD_(38)分子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群及HIV感染者比较,HIV/HCV共感染者CD_8~+CD_(38)~+T细胞的绝对计数与百分比明显升高,CD_8~+CD_(28)~+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CD4~+T水平的降低,CD_8~+CD_(28)~+T有逐渐降低趋势,CD_8~+CD_(38)~+T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HIV/HCV共感染者CD_8~+T淋巴细胞表面CD_(28)分子表达降低,CD_(38)分子表达升高,且这种变化与患者CD4~+T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测了5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肿瘤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EC_3b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升高。CD_4、CD_4/CD_8比值降低,CD_8和SIL 2R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E c_3bRR与CD_4、CD_4/CD_8呈正相关,与CD_8、SIL 2R呈负相关。结果提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T细胞亚群、血清SIL 2R水平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发现胃癌患者血清存在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正常人或胃癌患者PBMC对PHA的增殖效应;首次发现不同癌瘤来源的抑制因子有非特异性交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胃癌血清抑制因子可诱导/活化正常人Ts(CD_8~+)细胞,使其发挥免疫抑制效应。观察到术后1年以上恢复期患者血清免疫抑制效应明显下降(P<0.001)。本文同时检测了胃癌、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正常人群的淋巴细胞亚群,证明进展期胃癌CD_4~+下降,CD_8~+升高明显,CD_4~+/CD_8~+比值显著下降(P<0.001);胃癌术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无明显差异,而术后半年以上恢复期患者该三项指标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择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以抗人T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CD_3,CD_4和CD_8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患者分成7组,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点滴状型和斑块状型,受损面积不足10%和10%以上。每组10例。对照组为10例健康成人。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外周血CD_3~+、CD_4~+和CD_8~+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细胞比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2.点滴状与斑块型组间及受损面积不足10%与10%以上组间的CD_3~+、CD_4~+和CD_8~+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细胞比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3.进行期和静止期组CD_4~+/CD_8~+细胞比率,经方差分析证实明显地低于退行期组(F=3.73 P<0.05)。结合该发现,就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53例肾脏病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肾脏病病人CD_4、CD_4/CD_8明显降低,CD_8和sIL—2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尿毒症病人CD_4、CD_8和sIL—2R改变较慢性肾炎更明显(P<0.01,0.001)。提示肾脏病病人病情变化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注红细胞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输注红细胞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分为Ⅰ组40例和Ⅱ组20例。观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月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Ⅰ组4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Ⅱ组2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前与输注后10~30 d内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输注后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 d内CD_3~+CD_4~+、CD_3~+CD_8~+、CD_3~+均高于输注前,输注后10~30 d内CD_3~+CD_4~+、Th/Ts均低于输注前,CD_3~+CD_8~+高于输注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前后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 d内Th/Ts、NKT均无明显差异,输注前后10~30 d内CD_3~+、NK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可以激活免疫应答,初期免疫增强,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2.
瘰疬宁对淋巴结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瘰疬宁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结果表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T)、CD_3~ 、CD_4~ 细胞百分率和CD_4~ /CD_8~ 比值均降低,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上升至正常。临床疗效,瘰疬宁组总有效率93.07%,与优福宁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EB病毒感染儿童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EBV感染儿童77例,按照临床疾病类型分为IM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EBV-HLH组(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26例和CAEBV组(慢性活动性EBV感染)25例,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4、CD8、CD_4~+/CD_8~+、总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率。结果 IM组CD_8~+值显著高于EBV-HLH组、CAEBV组和对照组(P<0.05)。EBV-HLH组CD_4~+、CD_8~+、CD_4~+/CD_8~+、总T细胞和NK细胞值均显著低于IM组、CAEBV组和对照组(P<0.05)。CAEBV组B细胞值显著低于IM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EBV感染儿童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对患儿的疾病发展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100例哮喘患儿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哮喘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_3~+及CD_8~+明显下降;CD_4~+、CD_(20)~+及CD_4~+/CD_8~+比值明显上升,IgE明显上升,IgG明显下降。缓解组细胞及体液免疫各指标均随病情好转趋向正常范围。脱敏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变化与哮喘发作组相近。脱敏治疗后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值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外周血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病情诊断治疗和病程评估以及HIV预防控制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实验组选择我院治疗的HIV病毒筛查阳性并确诊的HIV感染者605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标本为抗凝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CD_8~+以及CD_4~+CD_8~+T淋巴细胞,同时计算CD_4~+/CD_8~+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HIV实验组CD_3~+、CD_4~+和CD_4~+%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HIV实验组CD_8~+、CD_8~+%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同时CD_4~+/CD_8~+比值HIV实验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 HIV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异常,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存在明显差异,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HIV感染者临床诊断、评估免疫受损情况以及判断病情进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联合放疗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放疗,1~10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和精氨酸静脉注射。46例患者分别在放疗前、中、后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血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_3、Ig G、CD_3~+、CD_4~+、CD_8~+以及CD_4~+/CD_8~+。结果治疗组患者放疗中和放疗后血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反应蛋白和补体C3放疗中,和放疗前相比有所降低。治疗组患者CD_3~+、CD_4~+放疗中,和放疗前相比上升,CD_8~+下降;与对照组比,放疗中、放疗后CD_4~(+/)CD_8~+明显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在放疗时配合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CD_4~+/CD_8~+水平,以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机体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改善放疗过程中的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初步探讨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EAA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在层流实验室体系下,由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外诱导扩增EAAL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型。然后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0月在本院接受过EAAL免疫治疗以及未接受过EAAL免疫治疗的各16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EAAL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EAAL细胞表型与培养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CD_3~+、CD_3~+CD_8~+、CD_(45)RO~+、CD_(25)~+、CD_(29)~+以及CD_3~+CD_(16)~+/CD_(56)~+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EAAL治疗组和对照组的OS分别为17.4个月和10.0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HR=0.487,95%CI 0.228~1.037)。EAAL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25.0%和18.75%,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则分别为43.75%、6.25%和0%,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AL细胞免疫治疗是SCLC患者总生存时间延长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之一。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及化疗≤6周期SCLC患者的OS经EAAL免疫治疗后得到了延长(P<0.05)。结论:EAA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能能够延长SCLC患者的O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手术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免疫治疗的指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对4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的测定,17例健康人作术前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患者CD_3~+、CD_4~+细胞及CD_4~+/CD_8~+比值显著减少(P<0.01),而CD_8~+细胞无差异(P>0.05)。9例行非根治术者,手术前后T细胞及亚群无明显变化;而34例行根治术者,术后除CD_8~+细胞无变化外,CD_3~+、CD_4~+细胞及CD_4~+/CD_8~+比值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术前进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得以改善。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或免疫化疗,以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T细胞抗原受体Vβ7阳性(TCR Vβ7+)T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体检正常的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选取同期体检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为急性乙型肝炎组,同期体检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CD_4~+TCR Vβ7+T细胞、CD_8~+TCR Vβ7+T细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正常组、急性乙型肝炎组CD_4~+TCR Vβ7+T细胞含量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组CD_8~+TCR Vβ7+T细胞含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 Vβ7阳性T细胞增殖活性减低可以使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慢性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颗粒对慢性胃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盐酸乙醇灌胃、过度疲劳和饥饱失常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胃炎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香砂六君颗粒5 g·kg~(-1)·d~(-1),以香砂六君丸(2.25 g·kg~(-1)·d~(-1),灌胃)为阳性对照。给药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外周血和胃黏膜下CD_3,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数量及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香砂六君颗粒5 g·kg~(-1)·d~(-1)组大鼠外周血及胃黏膜CD_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CD_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CD_4/CD_8比值增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香砂六君颗粒与香砂六君丸的作用相近。结论:香砂六君颗粒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