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治水平,总结AMI救治流程,提高AMI患者生存率。方法分析盖州市中心医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110例AMI患者诊断、误诊、溶栓治疗情况。分析溶栓再通患者和溶栓未通及未溶栓患者在病死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上的差异。结果诊断率97.27%,误诊率2.73%,溶栓再通率69.07%。溶栓再通患者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溶栓未通及未溶栓患者。结论在基层医院努力减少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以便提高AMI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660-5660
目的:探讨如何对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2004-05/2006-09急诊科收治的AMI溶栓患者52例进行溶栓前、溶栓时、溶栓后健康指导,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结果:AMI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溶栓治疗。结论:健康指导促使AMI溶栓患者自觉参与自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高龄AMI溶栓治疗的患者充分做好溶栓治疗前准备,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和记录心电图,规范用药,注重心律失常、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12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均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的溶栓治疗和严密的观察护理,能显著提高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重要救治方法之一。动物实验或临床实践表明,AMI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早期实施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未见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因此对AMI并发心脏骤停行CPR患者,若无溶栓禁忌证应尽量给予溶栓治疗,以期能使危重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确诊的AMI患者,经静脉溶栓或一般治疗,测定入院时即刻和胸痛发作后2,4,6,10,14,24小时及第2至第9天的血浆CRP,CK-MB浓度。结果:(1)AMI患者血浆CRP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2)溶栓治疗成功者血浆CRP峰值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血浆CRP水平,这种降低可能与溶栓治疗减轻了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2例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检测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发病超过12 h未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64例AMI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较未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组NT-ProBNP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死亡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的变化体现心功能恢复的状况,AMI患者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同时可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附1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受益于溶栓治疗的患者仅占全部AMI的18.4%3].  相似文献   

8.
2001年度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尽可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统计了死亡原因并分析死亡率与溶栓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度出院的176例AMI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116例,女60例,年龄最大94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70.1±10.5)岁,其中死亡61例.在同一年龄段中根据是否做溶栓治疗分为2组: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溶栓治疗组31例,死亡3例;非溶栓治疗组86例,死亡31例.方法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我院2001年度AMI患者的死亡率为34.66%,溶栓治疗率为18%,溶栓治疗组的死亡率较未溶栓治疗组显著减少P<0.01,溶栓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就诊过迟延误溶栓及溶栓指征掌握偏紧.结果为了降低AMI的死亡率,应提高溶栓治疗的使用率,实行溶栓治疗的年龄指征应放宽至75岁或更高,给老年患者提供改善治疗效果的机会,以进一步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为探讨AMI患者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7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调查,同时对100名急诊科和CCU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溶栓治疗的院外延误时间为165min(自身延误129min,交通延误36min),院内延误126min(急诊室78min,CCU延误48min);47例患者中仅有7例(14.9%)对AMI和溶栓的知识有所了解。CCU护士对AMI溶栓认识程度显著好于急诊室护士。结论:加强AMI患者了AMI和溶栓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溶栓治疗存在高水平的负性情绪。因此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带给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减少并发症,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促进AMI患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度我院收治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尽可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死亡率 ,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以进一步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统计了死亡原因并分析死亡率与溶栓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 2 0 0 1年度出院的176例AMI患者病历资料 ,其中男 116例 ,女 6 0例 ,年龄最大 94岁 ,最小 37岁 ,平均年龄 (70 1± 10 5 )岁 ,其中死亡 6 1例。在同一年龄段中根据是否做溶栓治疗分为 2组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溶栓治疗组 31例 ,死亡 3例 ;非溶栓治疗组 86例 ,死亡 31例。方法 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我院 2 0 0 1年度AMI患者的死亡率为 34 6 6 % ,溶栓治疗率为 18% ,溶栓治疗组的死亡率较未溶栓治疗组显著减少 P <0 0 1,溶栓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发病年龄偏大 ,就诊过迟延误溶栓及溶栓指征掌握偏紧。结果 为了降低AMI的死亡率 ,应提高溶栓治疗的使用率 ,实行溶栓治疗的年龄指征应放宽至 75岁或更高 ,给老年患者提供改善治疗效果的机会 ,以进一步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公认的治疗AMI的常规方法[1-3].然而,临床发现早期静脉溶栓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针对早期静脉溶栓的AMI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我科随机筛选8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患者,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措施对AMI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院前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4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溶栓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1〕。 1996年 6月~1999年 12月我们对 41例老年 AMI患者院前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与基层医疗部门建立院前溶栓治疗急救通讯网络 ,科室成立医疗小组。1.2 病例 :(1)临床上明确诊断 AMI患者 ,入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系统指标的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AMI溶栓病人在治疗后6、24、48h、一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AMI溶栓后6h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48h某些指标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 溶栓治疗可导致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观察PT、APTT变化,对溶栓后的护理,预防出血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进展之一。经研究表明,AMI早期溶栓,尤其是发病后ld内溶栓,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连云港市中医院自2000年开展溶栓治疗以来,已成功救治了121例心肌梗死患者,现将AMI行静脉溶栓的护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时间及治疗期间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AMI后再梗死等不良反应,进一步明确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疗效及其优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5.00%)低于对照组(97.22%);观察组血液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即血液再通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时,虽其对梗死部位的疏通程度不如PCI,但仍具一定优势,如静脉溶栓能减少患者心肌梗死时间,继而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滔 《临床荟萃》1995,10(2):49-51
以静脉内溶栓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标准治疗。同时用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可使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进一步下降。 1 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基础疗法为溶栓疗法。第一个大规模静脉内溶栓试验GISSI(1986)报告,标志AMI早期常规应用血栓溶解法的新纪元开始。该试验对发病12小时内11 71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  相似文献   

18.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25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8.0%和16.0%,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 h内溶栓再通率(81.8%)明显高于3~6 h溶栓组、6~12 h内溶栓再通率(60.0%、2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AMI患者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实现梗死心肌的血液再灌注 ,能有效地降低 AMI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其预后。然而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众多的研究普遍关注溶栓治疗后早期 ST段变化 ,而极少注意到 T波的改变。通过对我院 1994~ 1998年 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 42例的临床分析 ,旨在探讨 AMI静脉溶栓后早期 T波倒置对冠状动脉再通及预后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5 9.6± 8.3)岁。溶栓患者入选及排除标准依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来院12-48小时内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AMI患者88例,其中37例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与51例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作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组管再能率显著高于抗凝对照组(P<0.01),溶栓组与抗凝对照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延迟48小时内溶栓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