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耳鸣是指主观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是由外周和中枢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和发展十分复杂,是耳部最常见的五大症状之一.它影响着全世界约2%人口的生活并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告[1]大约6% ~ 10%的成人患有慢性耳鸣,其中大约有1% ~3%的人因耳鸣而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耳鸣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顽症之一.尽管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其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从耳鸣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关系上来探讨耳鸣的产生机制,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临床特点,了解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耳鸣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听力正常伴耳鸣的患者设定为耳鸣组,进行DPOAE测试,同时对120例听力正常且无耳鸣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进行DPOAE测试,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对耳鸣患者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和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药物联合治疗3周后再次进行DPOAE测试,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结果耳鸣组中,DPOAE测试在各频率点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耳鸣组经过治疗后,耳声发射在高频段的反应幅值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的产生可能与耳蜗外毛细胞早期损伤导致的高频听力损失相关,DPOAE的检测可反映早期耳蜗病变并可作为耳鸣患者的一种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正常值,探索TEOAE各测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ILO-96型耳声发射仪对20例(40耳)正常青年人进行TEOAE测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将2007年-2010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32例,在出生后48~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 通过3042例,未通过790例,通过率79.31%,未通过率20.69%;结论:出生后48~72小时内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结论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测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检测的婴儿不配合、检测时间、检测者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监测,探索青年耳鸣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分别对耳鸣组42例、健康对照组40例进行DPOAE监测,比较各组间DPOAE测试各指标差异。结果耳鸣组42例DPOAE全频检出率32例(76.19%),对照组40例DPOAE全频检出率40例(100.00%),耳鸣组0.75、4.00、6.00、8.00kHz频率点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0例幅值均值均正常,耳鸣组42例幅值均值均下降,其中0.75、3.00、4.00、6.00、8.00kHz频率点幅值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POAE能早期监测到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各频率段的外毛细胞功能减退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感音神经性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听力正常耳呜患者的检测意义,以便发现耳鸣与耳蜗毛细胞早期损害的关系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40例(66耳)为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对照组40例(80耳)为听力正常无耳鸣的健康体检者,对两组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实验组进行为期2周的药物治疗,再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结果DPOAE通过率,对照组为100%,实验组为5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前后DPOAE的通过率分别为51.5%和6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已有耳蜗毛细胞的损害;药物治疗后耳蜗毛细胞损害不易恢复;DPOAE可以作为外周性耳鸣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测试在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2名(164耳)听力正常且无耳鸣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DPOAE测试.同时对84例(109耳)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耳鸣组)进行DPOAE测试,并给予改善内耳循环、补充营养等治疗20 d后再次进行DPOAE测试.结果 耳鸣组中,DPOAE测试在0.50、0.75、1.00、1.50、2.00、3.00、4.00、6.00、8.00 kHz各频率点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耳鸣组治疗后DPOAE的检出率为43.1%,与治疗前(56.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各频率点的DPOAE反应幅值呈提高趋势,尤其在高频(3.00、4.00、6.00、8.00 kHz)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听力正常的耳鸣发生可能与耳蜗外毛细胞的早期损伤导致的超高频听力损失有关,DPOAE检测可以作为耳蜗早期改变及外周性耳鸣的一种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210-2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07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3832例,在出生后24~72小时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结果:通过3042例,未通过790例。结论:出生后24~72小时内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的问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因此检测结果受测试环境、被检测的婴儿不配合、检测者对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家长的重视程度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自1857年Jorda首次报道1例糖尿病患者伴有听力损害以来.国内外陆续有关于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的报道。笔者用现有的听力仪器设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客观听力功能检测,并与年龄相仿的非糖尿病组对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准确检测耳蜗功能,寻求在记录到的信号中正确识别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信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时-频域识别方法,根据TEOAE与刺激伪迹不同的短时谱特征来有效识别两者。结果刺激伪迹的短时谱显示其在空气中以简单的指数规律快速衰减的特征。TEOAE的短时谱显示其频率分布与刺激声基本一致,但各频率成分在潜伏期和转化过程上表现出多种模式。刺激伪迹和TEOAE的短时谱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短时谱识别方法能有效地将TEOAE与刺激伪迹区分开,可提高TEOAE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本院产科出生及新生儿科收治的98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5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从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筛查新生儿986例,初筛、复筛通过953例,通过率为96.65%。3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进行了第3阶段筛查,通过30例,通过率为90.91%。3例未通过TEOAE和AABR筛查的新生儿在6个月龄时进行AABR测试及其他耳科学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为2例,均为单侧耳聋,占所有筛查新生儿人数的2.03‰。其中中度耳聋1例,中重度耳聋1例。正常儿三组不同初筛时间通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6d初筛通过率明显高于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P〈0.05),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比较元统计学意义。TEOAE筛查986例,假阳性30例,假阳性率为3.04%;第3阶段筛查33例,3例进入诊断程序,其中1例正常,复筛的假阳性率为3.03%。整个TEOAE筛查程序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5%,假阳性率为3.14%。结论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AABR测试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的基本特征。方法:应用Celesta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81例正常新生儿(162耳)在出生后1-3天进行DPOAEs测试。结果:正常新生儿OPDAEs幅值和信噪比较高,检出率在f0等于0.75kHz时最低,频率增高时检出率增高,f0≥3.0kHz时,检出率为100%;新生儿的本底噪声在低频区较高。DP听力图有两个反应峰。结论:正常新生儿的DPOAEs反应容易识别,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时宜选用1.5kHz及以上频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耳蜗功能及听力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高血压患者耳蜗功能的检测价值,对48例(96耳)高血压患者进行DPOAE检测,观察高血压患者耳声发射的变化及其与纯音听阈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DPOAE检出率和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频率在2kHz以上的听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高血压患者内耳微循环障碍可损伤耳蜗功能,而DPOAE可客观、敏感地监测高血压患者耳蜗功能及听力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监测中毒性耳聋(化疗药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0例(144耳)肿瘤化病人DPOAE的辐值和引出率。结果:肿瘤病人DPOAE的幅值和引出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着疗程的增加,DPOAE的上出率逐渐下降,纯音听阈值正常的肿瘤化疗病人与正常人相比,DPOAE的幅值及引出率亦明显降低,结论:DPOAE能较好地反映肿瘤化病人的耳蜗功能情况,且较纯音测听更敏感,客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toacoustic emmission, TEOAE)的探测阈与主观听阈的相关性及TEOAE出现率与听力水平的关系。方法:利用Quantum-84诱发电位系统及SF-1耳声发射探头记录20名(40耳)听力正常成人及 29名(42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TEOAE。结果:发现听力正常成人耳 TEOAE的出现率为 100 %,探测阈在-15至10dBSL之间,与短声主观听阈有一定相关性(r=0.41,0.0025<P<0.005)。两者直线回归方程为y=-0.51+0.67X。在 42只感音神经性聋耳,TEOAE出现率与纯音平均听阈有关。结论:表明由TEOAE探测阈推测主观听阈应持审慎态度,在TEOAE缺失耳应怀疑有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存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基本特征。方法:用IHSVersion3.2型耳声发射仪对24名听力正常青人进行了DPOAEs测试,测试内容包括DPOAEs听力图,输入/输出功能曲线。结果DPOAEs图呈双峰状,峰值位于1.4,5.6kHz处。  相似文献   

18.
评估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儿进行咱力筛查。方法:用英国Otodnamic公司生产的ILO-92耳声发射则度刺激声为疏波短声,声刺激强度73-86dBSPL,脉冲宽度80us,刺激方式为  相似文献   

19.
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声发射的特点。 用Celesta-503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4名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图”和输入/输出曲线测试。结果 两个原始音频率fl和f2的几何平均值f0为500-800Hz时,DPOAE检出率为100%;平均“听力图”在f0为1000Hz和6000Hz处各有一高峰,在f0为3000Hz处有一低谷;在f0为3000Hz时,两个原始音在强度L1  相似文献   

20.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自1978年首次被描述以来,因其测试快速、无创、客观且能敏感地反映内耳外毛细胞主动机制的功能状态,在临床上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临床听力学常规测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