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学生解剖实习用过的头部神经血管标本 ,制作颅骨标本的颅底内面及颅前面观 ,取得满意的效果。处理和制作方法如下 :1 废旧头部标本的处理 ,先将头颅旧标本作水平锯切 ,清除颅腔内脑、脑膜 ,眶腔、鼻腔以及头颅表面软组织 ,并经流水充分冲洗。2 把清除干净软组织的头部颅骨标本晾干或晒干后 ,用 95 %的酒精浸泡 1~ 4周 ,进行脱脂处理。3 用浓度为 5 %~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可依据过氧化氢浓度、室温的高低和骨质坚实程度而灵活掌握漂白时间 ,通常在正常室温下浓度为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 2~ 3天即可。而后用流水冲洗一周左右取出晾干…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成功地制作了各种铸型标本300余件,其中上肢动脉带骨铸型标本50余件。上肢带骨动脉铸型标本制作在各种书中已有介绍,但实际制作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制作上肢带骨动脉铸型标本时,上肢各关节间不能保持正常的毗邻关系。铸型标本制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了一些教训,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和探索的问题,本就如何制作上肢带骨动脉铸型标本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学习血管、神经主要分支的位置和行程,并形成整体概念。我们采用整体标本来进行示教和教学,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下肢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道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专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教育事业的需要 ,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受到了许多医学院校的重视 ,其中铸型标本以其三维立体感强 ,构型美观 ,色泽鲜艳 ,已成为重点建设项目。我院《人体解剖学》被四川省教委批准为重点建设课程以来 ,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项工作 ,特别是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肢体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书中已有介绍 ,但实际制作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能全部取得满意的结果 ,造成药品、材料和标本的浪费。所以尽可能提高成功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失败…  相似文献   

5.
6.
眶内的神经较多且比较细小,在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示教为主,学生的被动观察,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进行眶内神经的标本制作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观察、掌握眶内神经的走向和相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新星 《解剖学杂志》2003,26(6):601-601
(1)局部解剖用过的旧头部标本,清除面部浅层软组织,包括腮腺、咬肌、口轮匝肌等,将下颌骨充分暴露,用流水冲洗。(2)用浓度为5%~10%的硝酸脱钙,  相似文献   

8.
我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收集尸体和自然腐蚀的骨骼制作骨骼教学标本非常困难,我们利用教学使用后软组织破损严重的标本,进行了清除软组织、脱酸、脱脂等工艺处理,在脱脂过程中,尝试了脱脂液脱脂与沙埋脱脂结合的方法,较好的除去了骨骼内脂肪.在骨骼表面采用了漂白、修补、上漆等工艺,制作了一批质量好的骨骼标本投入解剖学教学使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内脏神经结构复杂,形状多样,与血管、淋巴管紧密交织,给学生解剖观察、解剖学教师制作标本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10.
制作分离颅骨标本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骨是解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其大多数骨块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相连,为仔细观察颅骨各骨块的形态结构,将颅骨完整分离,则显得十分重要。过去多采用干豆膨胀法、冲击扳开法及温水浸泡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一定的不足.近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颅骨分离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淘汰的废旧大体标本取材制作瓶装标本的程序段坤昌,张葆功(中国医科大学110001)朱震(抚顺矿务局卫校)由于教学尸体来源困难,我们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利用废旧大体神经血管标本取材,制作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全貌及其它部位的瓶装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12.
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研究的重点是依据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的供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细微血管走行分支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乳胶灌沣、局部防腐、分层解剖、印模复位等技术,成功制作出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为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标本。现简介如下,供临床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制作解剖教学标本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双侧上肢(双侧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正中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局部解剖学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桡神经浅支和拇短伸肌腱变异,现报道如下。左桡动脉在大圆肌下缘下5.5cm即从肱动脉分出(取上肢外展90°位测量,下同),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3.8cm从肱动脉分出。桡动脉在距桡骨茎突上4.3cm分出1支跨肱桡肌肌腱表面到前臂背侧,沿桡骨背侧向下走行,而后进入第1掌骨间隙后,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手掌参与掌深弓的组成,见其发出第1掌背动脉,“鼻烟窝”处未发出桡动脉茎突返支和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本干仍向下走行,分出掌浅支参与掌浅弓,深支绕桡骨茎突进“鼻烟…  相似文献   

15.
<正>断层解剖学是通过对各种断面及连续多个断面的观察,获得并建立某个器官或组织在三维空间的形态结构概念。随着新的影像技术,如超声成像(USG)、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新的诊疗技术先后崛起并迅速普及应用,凸现断层解剖知识的重要性。由于上肢血管神经行程长,结构复杂,其断面解剖标本制作难度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断面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6.
<正>骨标本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中是最先接触的人体标本,良好、优质的骨标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学的骨标本主要来源于:一是未经福尔马林固定尸体的  相似文献   

17.
自淋巴管微灌注新技术[1]建立以来,人体头颈、躯干和四肢浅淋巴管分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12],但系统研究仍不完善,特别对深部淋巴系统的认知仍存有诸多费解之处,实体标本更为少见。本实验将采用改进的淋巴管灌注方法[12-13],研究掌深淋巴管的解剖形态、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并将其制作标本为医学教学和临床提供淋巴管实体标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血管铸型标本制作方法进行改进,对山羊脑动脉进行灌注,使灌注更容易,更能节约成本,为人及多种动物血管铸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用50例外科实验后山羊,用温水对脑动脉进行冲血,与原有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冲血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冲血效果与所用时间,并通过进一步对比,得到最合适的冲血水温,之后进行灌注与解剖。结果温水(53±2℃)冲血,阻力很小,排血容易。成功灌注羊脑铸型标本39例,失败11例。结论温水(53±2℃)冲洗血管内血块的方法,使血管得到扩张,冲血阻力减小,节省了冲血时间,节约了铸型标本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研究和观察的目的不同,我们通常将心脏标本设计制作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心静脉系的铸型,心腔的铸型可作为辅助项目,也可以将以上几种项目进行组合搭配,制作出教学、科研、临床所需要的铸型标本。  相似文献   

20.
<正>透明标本,是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标本形式之一。它可在保持器官外形完整的前提下,显示用一般解剖方法难以观察清楚的结构[1]。目前的透明标本的制作大多以骨骼的透明标本为主,眼球的透明标本尚未见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