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学生解剖实习用过的头部神经血管标本 ,制作颅骨标本的颅底内面及颅前面观 ,取得满意的效果。处理和制作方法如下 :1 废旧头部标本的处理 ,先将头颅旧标本作水平锯切 ,清除颅腔内脑、脑膜 ,眶腔、鼻腔以及头颅表面软组织 ,并经流水充分冲洗。2 把清除干净软组织的头部颅骨标本晾干或晒干后 ,用 95 %的酒精浸泡 1~ 4周 ,进行脱脂处理。3 用浓度为 5 %~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可依据过氧化氢浓度、室温的高低和骨质坚实程度而灵活掌握漂白时间 ,通常在正常室温下浓度为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 2~ 3天即可。而后用流水冲洗一周左右取出晾干… 相似文献
2.
3.
4.
上下肢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道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专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教育事业的需要 ,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受到了许多医学院校的重视 ,其中铸型标本以其三维立体感强 ,构型美观 ,色泽鲜艳 ,已成为重点建设项目。我院《人体解剖学》被四川省教委批准为重点建设课程以来 ,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项工作 ,特别是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肢体动脉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书中已有介绍 ,但实际制作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能全部取得满意的结果 ,造成药品、材料和标本的浪费。所以尽可能提高成功率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7.
(1)局部解剖用过的旧头部标本,清除面部浅层软组织,包括腮腺、咬肌、口轮匝肌等,将下颌骨充分暴露,用流水冲洗。(2)用浓度为5%~10%的硝酸脱钙, 相似文献
8.
9.
10.
制作分离颅骨标本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骨是解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其大多数骨块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相连,为仔细观察颅骨各骨块的形态结构,将颅骨完整分离,则显得十分重要。过去多采用干豆膨胀法、冲击扳开法及温水浸泡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一定的不足.近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颅骨分离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淘汰的废旧大体标本取材制作瓶装标本的程序段坤昌,张葆功(中国医科大学110001)朱震(抚顺矿务局卫校)由于教学尸体来源困难,我们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利用废旧大体神经血管标本取材,制作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全貌及其它部位的瓶装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12.
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研究的重点是依据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的供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细微血管走行分支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乳胶灌沣、局部防腐、分层解剖、印模复位等技术,成功制作出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为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标本。现简介如下,供临床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制作解剖教学标本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双侧上肢(双侧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正中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局部解剖学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桡神经浅支和拇短伸肌腱变异,现报道如下。左桡动脉在大圆肌下缘下5.5cm即从肱动脉分出(取上肢外展90°位测量,下同),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3.8cm从肱动脉分出。桡动脉在距桡骨茎突上4.3cm分出1支跨肱桡肌肌腱表面到前臂背侧,沿桡骨背侧向下走行,而后进入第1掌骨间隙后,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手掌参与掌深弓的组成,见其发出第1掌背动脉,“鼻烟窝”处未发出桡动脉茎突返支和桡动脉腕背支;桡动脉本干仍向下走行,分出掌浅支参与掌浅弓,深支绕桡骨茎突进“鼻烟…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