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先天陛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ntra-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IART)心电图与消融靶点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LART行射频消融的2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心电图(F波或P’波)与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24例患者共诱发出28种IART。17种(17/28,60.7%)IART心电图表现为典型锯齿形F波,其中15种(15/17,88.2%)成功消融靶点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IVC-TA)峡部;另外11种(11/28,39.3%)IART临床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房扑动不同,表现为P’波,其中7种(7/11,63.6%)IART成功消融靶点在右心房游离壁瘢痕-下腔静脉,其他分别在IVC-TA、界嵴前方、间隔补片和上腔静脉之间、房间隔补片处消融成功。结论不同部位的IART具有一定的心电图特点,根据这些心电图特点,有助于消融靶点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的机制十分复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射频消融治疗效果肯定,但标测及消融难度较高。目前常用的标测方法有激动标测、起搏标测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等。消融的急性成功率较高,但复发率也相对较高。治疗此类房速时,需要提前了解手术术式和切口线径,仔细标测房速疤痕基质和可能折返环,并将多种标测技术联合应用,从而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广泛开展,AF患者选择范围逐渐扩大,而消融策略也更为激进。尽管技术策略渐趋成熟,AF消融导致的其他类型并发症似有下降趋势,但消融术后的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却愈加常见,并成为棘手的临床问题。AT的处理和最终治愈已成为导管消融治疗AF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应用常规和三维电生理标测方法经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因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的44例患者,早期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方法,之后随机采用Carto和Ensite三维标测方法指导导管消融。结果:44例患者共诱发出54种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37种(37/54,68.5%)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典型心房扑动(AFL)锯齿形F波,31种心房扑动(31/54,57.4%;31/37,83.8%)成功靶点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IVC-TA)峡部,4种心房扑动成功靶点在疤痕和下腔静脉峡部,2种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靶点在疤痕和三尖环之间。另外17种(17/54,31.5%)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心电图表现与典型房扑不同,表现为P’波,其中15种(15/ 54,27.8%)成功靶点在右心房游离壁疤痕—下腔静脉或疤痕—上腔静脉或疤痕与疤痕之间;房间隔补片和上腔静脉之间、房间隔补片和三尖瓣环之间各消融成功1种。随访1例复发,行2次消融成功。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当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27岁。13年前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年前持续发作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曾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成功控制心动过速,术后1年7个月再次复发。体表心电图考虑房速可能。心内电生理检查过程中,行高密度标测提示右房游离壁疤痕相关的房速,沿疤痕区向下腔静脉线性消融后,心动过速终止。  相似文献   

6.
鲁端  吴文烈 《心电学杂志》2002,21(4):252-25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其发作与年龄和疾病因素无关,较常见于女性。通常表现为频率120—250次/min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诱发这种心律失常的房性期前收缩几乎总伴有P—R间期延长,逆行P波可缺如、埋藏于QRS波群中或表现为QRS波群终末部变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消融与外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连续性消融后房速患者72例,分为消融组(导管消融术)34例,手术组(外科改良迷宫术)38例。2组在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指导下进行三维电解剖标测,分析2组治疗后房速的生理机制。结果消融组术后平均房速(1.7±0.9)种,手术组术后平均房速(1.6±0.9)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2组房速以折返机制为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89.5%,P=0.592);消融组50.0%复发的局灶性房速起源于肺静脉内,手术组66.7%与肺静脉前庭有关。2组患者即时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vs 84.2%,P=0.267)。结论消融组和手术组术后复发的房速均以折返机制为主;局灶性房速都常见与肺静脉相关,但消融组常见起源于肺静脉内,手术组主要与肺静脉前庭有关;2组房速导管消融都有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是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会增加手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其发生机制与心房内的手术疤痕形成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人们已经对其电生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认识。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起搏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IART的治疗不满意甚至还有诸多禁忌。目前多种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疗效令人鼓舞,人们仍在探索新的标测和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电生理机制、导管射频消融方法及结果。方法入选先心病外科术后房速患者,首先行电生理检查明确房速起源心腔。之后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EnSite-NavX)指导下行靶心腔的电解剖标测,明确房速机制后对大折返关键峡部或局灶房速的最早激动点进行消融。结果共入选26例,诱发出30种心动过速,其中单纯为三尖瓣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13例;单纯右房疤痕折返房速4例;右房疤痕房速合并房扑6例,其中3例为两者同时存在形成"8"字折返,3例为两者先后出现;单纯局灶性房速2例;合并有疤痕折返及局灶两种机制的1例。首次消融手术成功率96.2%(25/26),随访(38±23)个月,有6例患者复发。共经三次消融后,总体手术成功率88.4%(23/26)。结论先心病外科术后的房速以三尖瓣环大折返房扑最为常见,其次为游离壁大折返;总体而言,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少见,多呈持续性发作,药物疗效不佳,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为:Ⅰ和aVL导联P波倒置,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或微折返机制,电生理检查可明确发生机制及房速的起源部位。导管消融风险较大,也可直接外科手术切除左心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0极Lasso电极导管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标测及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 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接受电生理检查,初步判断房速起源于左心房或右心房;应用Lasso电极标测心房,指导消融导管寻找局灶性房速最早心房激动(A波)点,于最早心房激动点处消融.结果 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均在房速持续发作时进行Lasso电极标测;消融导管在Lasso电极指导下分别于左心房耳部(2例)、左上肺静脉口部(1例)、上腔静脉(1例)、右心房侧壁(1例)标测到最早A波;较P波提早30~40 ms;Lasso电极记录的A波顺序均呈离心性;在上述最早激动点处消融,均成功终止房速,放电次数为1~3次;未出现并发症;随访2~20个月,无复发;手术时间40~60 min,X线照射时间8~12 min.结论 应用Lasso电极指导标测与射频消融局灶性房速,快速、准确,可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X线照射时间,缩短手术时间,特别对病灶位于心内大静脉、心房耳部病例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韩秀  赵春月  苏琪 《心电学杂志》2011,30(1):3-4,10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形态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2例均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分析P波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关系。结果V1P波正相预测左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80.0%;而I和aVL P波负相预测左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分别为4617%和52.9%,特异性分别达100.0%和88.2%;V1P波负相预测右心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100.0%。心电图与消融诊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可初步预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为消融术前准备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可明确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报告对36例快速型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射频消蚀术,均获成功。术前食管与术中腔内电生理检查;术中标测的准确性以及消蚀功率和时间的控制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腔静脉口-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的相对发生率及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的40例患者,应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方法或三维标测方法(Carto和Ensite)指导导管消融,观察下腔静脉口-三尖瓣环峡部心房扑动相对发生率及其导管消融结果。结果:40例患者共诱发出50种房性心动过速,具有典型下腔静脉口-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且成功靶点在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环峡部者31种(31/50,62.0%)。另外19种(19/50,38.0%)房性心动过速临床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房扑动不同,表现为P’波,其中11种(11/50,22.0%)成功靶点在右心房游离壁疤痕-下腔静脉峡部,瘢痕-上腔静脉峡部者2种,瘢痕与瘢痕之间峡部者2种;在瘢痕和三尖瓣环之间2种。房间隔补片和上腔静脉之间、房间隔补片和三尖瓣环之间各消融成功1种。40例患者射频消融成功,无并发症。随访1例患者心动过速复发,二次消融成功;1例患者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常常为下腔静脉口-三尖瓣环峡部心房扑动,导管消融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常发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而且治疗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疤痕下方2下腔静脉开口或/和下腔静脉2三尖瓣环峡部消融的疗效。11例患者12种房性心动过速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在双电位区域仔细寻找碎裂电位和A波最早处为消融开始的靶点,并向自身解剖形成的传导障碍区延伸。结果:10例11种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成功率为11/12(91.7%),8种心动过速的成功靶点位于右心房外侧壁疤痕下方,3例为典型心房扑动的峡部。平均放电次数为5±4次。随访17±6个月,10例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疤痕2下腔静脉之间或/和下腔静脉2三尖瓣峡部消融可以有效的消除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IAR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并于后间隔各个部位进行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6.7±61.8) ms,房速时P'波时限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86.2±14.0)ms对(115.4±19.9) ms,P<0.05].体表P'波表现为Ⅰ导联多呈等电位线,下壁导联呈深倒负向波,aVR和aVL导联呈正向波,V3~W5导联呈负向波.常规激动标测,所有患者于冠状静脉窦口(CSO)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其中1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6例起源于CSO及近端,2例起源于心中静脉,3例起源于左后间隔.靶点提前体表P'波平均(34.4±18.0) ms,放电开始至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6.2±4.2)s,11例患者放电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3例需应用盐水灌注导管.随访4个月~ 10年,无复发病例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间隔局灶性房速P'波形态具有特异性,对导管消融定位意义较大.由于解剖的复杂性,部分病例标测和消融困难,需结合右心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CS)内和/或其分支、左心房后间隔等多部位标测和/或消融方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心脏外科术后的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折返环涉及无传导的或各向异性的传导障碍区,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这些障碍区并确定与折返环的关系,指导导管消融。方法:22例患者共26种IART进行了Carto标测,首先确定形成IART的基质以及与折返环的关系,并在其峡部消融。结果:22例患者诱发出27种心动过速,对其中26种进行标测,12种IART中心障碍区为三尖瓣环,其消融靶点在下腔静脉一三尖瓣环峡部;1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右心房游离壁,其消融靶点在其周围;2种IART中心障碍区在房间隔,并在此障碍区下方消融成功。即刻成功21例,其中峡部消融成功者12例、游离壁消融成功者7例、间隔部消融成功者2例。平均随访(22±7)个月,20例无心律失常发生而不需用药。结论:可以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标测IART基质,这些基质构成IART的中心传导障碍区,消融靶点常常位于其周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报道一种鉴别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起源点邻近Kock三角的房性心动过速(AT)的新方法。方法 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心房不同部位(右房心耳部、冠状静脉窦近端、远端)起搏拖带心动过速,测定起搏后VA间期(最后一个起搏脉冲前传夺获的心室电图到起搏终止后第一心搏的最早心房电图的距离)。计算各部位起搏后VA间期的差别并取差别绝对数的最大值定义为ΔVA间期。结果 13例AVNRT起搏后ΔVA间期5.8±3.6(0~14)ms,9例AT起搏后ΔVA间期62.8±24.2(21~98)ms。ΔVA间期在所有AVNRT均<15 ms,在所有AT均>15 ms,因此起搏后ΔVA间期>15 ms用于诊断A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心房不同部位起搏拖带法可用于准确鉴别不典型AVNRT和起源点邻近Kock三角的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