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67)、B组(n=67)与C组(n=66)。所有患儿均给予PS治疗。A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B组给予布地奈德液体剂气管内滴入,C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记录并比较3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不同时间点氧和指数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清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A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辅助通气持续时间均短于B组、C组,重复使用PS比例低于C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比例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 h后,3组患儿的氧和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儿的氧和指数高于B组、C组,PaCO2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组患儿的血清G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新生儿NRDS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降低BPD严重程度,改善血气指标,并提高GSH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的临床表现效果。方法:对2010-05~2012-08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用药过程前、用药过程中以及用药过程后的护理工作。结果: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应用前后护理后,28例患儿均呼吸顺畅成功存活,1例并发感染性肺炎,1例肺出血,无死亡病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6±0.5)d,平均住院所用时间为(22.6±5.8)d。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治疗,能够确保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很好地发挥药效、对提高患儿的成活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29例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h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胸片好转。结论CPAP、PS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前后胸部 X 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NRDS 的58例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分析用药前后患儿的胸部 X 线表现及变化规律。结果:58例患儿首次拍片的诊断结果:NRDS Ⅰ级13例(22%),Ⅱ级25例(43%),Ⅲ级13例(22%),Ⅳ级7例(13%);PS 治疗后2~72 h 第1次复查胸片,示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48例,降低5例,增高且伴有纵隔和(或)肺间质积气4例;19例进行第2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肺间质积气1例;11例第3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肺炎7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间质积气1例;1例第4次复查胸片,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异常10例。结论:X 线检查可用于评价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RDS 的疗效,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能早期发现肺炎、纵隔和肺间质积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PS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后监测2h、6h、12h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升高、pH值升高、PaC02下降,与用药前比较,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肺切除术后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的原因包括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大手术、中毒、药物过量等,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肺间质和肺泡水肿以及肺泡不张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弥散功能减低、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以及通气,血流比率失调等。因此肺水肿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肺切除术是引起非心原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防治肺动脉高压,纠正低氧血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机械通气、皮质激素、抗生素、利尿剂的使用以及透析等。近年来一氧化氮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已显示了其不可代替的优势。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肺动脉高压的各种病理状态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选择性的肺血管扩张剂,而不影响全身血压。吸人一氧化氮可选择性地降低肺动脉压并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动脉氧合,并选择性地扩张通气肺泡中的肺血管而增加动脉氧分压,从而提高整个通气,血流比值。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89岁,因咳嗽、胸闷、气促5年,加重伴低热10 d,于2012年3月28日入我院.1年前曾行胸部CT明确诊断为肺纤维化,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1 ℃,脉搏6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8/50 mmHg,神清,呼吸平稳,唇甲无发绀,气管居中,双肺叩呈清音,双下肺闻及Verclo啰音,无干鸣.心律齐,P2>A2,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腹软,肝脾未及,肝颈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足月新生儿RDS诊断标准、且家长同意 使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患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两组,即珂立苏治疗组55例和固尔苏治疗组47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比较两组患儿补充外源性PS制剂前后的血气变化、主要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时间、氧疗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给予PS制剂后8h、24h、48h两组患儿的氧合及通气功能(PaO2﹑Pa-CO2)明显改善(P〈0.01),主要呼吸机参数(PIP﹑PEEP、FiO2)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使用珂立苏或固尔苏患儿在各观察点上述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珂立苏组(163.61±76.81)h,固尔苏组(188.57±76.74)h(t=1.560,P=0.122);氧疗天数珂立苏组(11.58±4.64)d,固尔苏组(11.93±4.39)d,t=0.372,P=0.710;住院天数珂立苏组(20.72±6.06)d,固尔苏组(20.14±4.77)d,t=0.212,P=0.832;住院费用珂立苏组(32758.41±10451.24)元,固尔苏组(35980.24±9855.57)元,前者节约9.0%(t=2.084,P=0.037)。两组患儿并发症(MOSF、PPHN、急性肾衰、肺出血、DIC等)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RDS与进口固尔苏具有相似的疗效,但珂立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可分为两类:(1)治疗特异的基础疾病,其目的在于预防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继续受损;(2)支持疗法,其目的在于维持心肺功能,直至恢复肺泡的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ARDS基础病的治疗,应当为特异性并有针对性,目前缺乏快速治疗肺泡毛细血管壁的办法,有一些非特异性办法: 1.非类固醇性抗炎制剂。曾用于治疗以降低环氧酶途径(Cyclooxygenase Pathway)的代谢。例如Ketancerin、布洛芬,但这些药物的确切价值尚需进一步明确。 2.类固醇类药物的应用。在早期脂肪栓塞情况下使用甲基强地松龙7.5mg/kg,1/6h,共12个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B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有效率76.9%(40/52),低于B组的90.4%(47/52),P<0.05。B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部十四分区超声新评分法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效果观察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PS替代治疗的NRDS患儿80例,患儿在使用PS前及使用PS后12、24、48、72 h进行肺部超声评分(LUS),记录肺部六分区法、十分区法、十二分区法和...  相似文献   

13.
呼吸窘迫综合征亦称休克肺,见于多种严重疾病,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特别在严重战伤晚期出现脓毒病时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常是战伤晚期死亡的直接原因,文中简明介绍了发病机制,诊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自1981年召开全国第一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讨论会以来,无论在临床诊治或发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均有较显著进展。由此,《解放军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两编辑部联合主持,于1988年11月13~15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ARDS专题讨论会。讨论内容包括:发病机理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ARDS的临床表现与病因;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预防;ARDS的诊断标准等问题。每题由2~3位代表作主要发言,继之与会代表自由发言,不同观点各抒己见,许多问题认识深化。现将会议讨  相似文献   

16.
李兆权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95-1995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2003-04~2008-09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后显效24例,有效43例,无效4例,1例死亡,总有效率93.06%,死亡率1.39%。结论: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提高其成活率,降低死亡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肺复张策略结合保护性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行肺复张,在镇静、非肌肉松弛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为40 cm H2O,持续时间40 s.结果 与复张前比较,复张后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均有提高,10 min、30 min、1 h、2 h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气道峰压、平台压在肺复张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系统顺应性在复张后明显提高(P<0.05);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在复张过程中提高(P<0.05),但复张后5 min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心率也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改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1 一种新的概念模式.在讨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不可能不涉及到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e,ALI),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lon Syndrome,MODS)等一连串词义,而这些词义本身已经比较准确地修正了昔日贯用的ARDS/MSOF那种几乎静止地观察和处理疾病的概念.因此从ALI→ARDS→SIRS→MODS,是把ARDS/MSOF动态化了的认识过程,而不是仅限在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在认识ARDS临床现象近半个世纪后 ,于 196 7年由Ashbaugh等提出来的。目前认为 ,AR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失控在肺部的表现 ,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在肺部的表现 ,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肺泡 毛细血管膜损伤 ,包括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害 (diffusealveolarcapillarydamage,DAD)。ARDS概念提出后 ,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期提出并采用了不同的诊断标准 ,因而造成了ARDS流行病学研究的困难。 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