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选择 30例 8~ 1 7岁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患儿 ,他们在治疗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和 HBe Ag均阳性 ,丙氨酸转氨酶 (ALT) >40 IU/L 至少持续 6个月。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皮下注射重组α2 b干扰素 (IFN- α2 b) ,每周三次 ,共 6个月。 组注射剂量为 5 MU/m2 , 组注射剂量为 1 0 MU/m2 。在治疗的 6个月内 ,每月进行一次临床、生化及血液学评估 ,治疗后每 3个月一次 ,至少随访 6个月。以治疗结束时血清 HBVDNA和 HBe Ag消失及 AL T水平恢复正常视为完全有效。  结果显示 , 组与 组在治疗结束后 6个月的血清 HBe …  相似文献   

2.
α- 2 b干扰素 ( IFN- α- 2 b)与拉米呋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 HBe Ag转阴率 ,本文作者将以往通常采用的 4~ 6个月疗程延长至 1 2个月 ,并从病毒学、血清酶学和肝组织活检等多方面观察干扰素联合拉米呋定与单独使用的疗效差异。  作者选择 51例 1 8~ 6 0岁未经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 ,这些患者的 HBe Ag阳性 ,液相杂交证实存在病毒血症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AL T)高于正常值上限的 1 .5~ 1 0倍 ;组织活检证实肝组织有慢性感染。其中 1 7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方案 :IFN- α- 2 b1 0 m U,皮下注射 ,3次 /周 ,持…  相似文献   

3.
邓旭平 《淮海医药》2003,21(3):243-243
目的 观察 α- 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设治疗组 2 8例及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用α- 1b干扰素治疗 ,肌肉注射 ,每次 3Mu,前 2周每日 1次 ,2周后每周 3次 ,共 2 4周。对照组用甘利欣、降酶灵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 HBV- DNA及 HBe Ag阴转率及 AL 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 6 8% ,5 6 %及 92 .8% ,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α- 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较好。但其疗效受 AL T高低影响 ,对 AL T>10 0 u/ L 者疗效更好。且长疗程、大剂量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作者介绍了用重组α-2a干扰素(IFN-2-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抗-IFN的检测情况。 对93例接受IFN-α-2a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采集血清样本检测抗-IFN。A组先接受6百万单位(MU)IFN,每周3次,共4~6个月,然后减为3MU,每周3次,全疗程为1年;B组接受3MU IFN,每周3次,疗程亦为1年;C组接受6MU IFN,疗程为6个月。三个组的抗IFN中和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22%和27%。提示不同给药方法可能影响抗-IFN的产生。各组抗-IFN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和治疗后产生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反应情况。研究对象为32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17例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均阳性的患者每次肌肉注射4.5MU重组IFN-α_(2a),每周3次共4个月;15例抗-HBe和HBV DNA阳性患者每次肌肉拄射5MU/m~2淋巴细胞IFN-α,每周3次共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终止后12个月内,对患者作常规的血清生化测定并检测HBV标志。患者血清保存于-20℃,用间接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6.
丁桂华 《海峡药学》2012,24(5):72-74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的普通干扰素-alph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乙肝儿童患者的疗效。方法 e抗原阳性的慢乙肝患儿92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高剂量组及标准剂量组。高剂量组:普通干扰素-alpha(10MU.m-2体表面积,每周3次)治疗24周。标准剂量组:普通干扰素-alpha(6MU.m-2体表面积,每周3次)治疗2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均随访24周。结果两组患儿均有明显的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治疗期间,高剂量组在HBV DNA阴转率上高于标准剂量组(68%vs47%,P=0.037),但在HBe抗原血清转换(26%vs 22%,P=0.38)、ALT复常率(82%vs 77%,P=0.61)、s抗原血清转换率(0.02%vs 0.00%,P=1.00)上均没有明显差别。随访结束后,两组的持续应答率没有明显差别。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类似(6.7%vs 4.3%,P=1.00)。结论高剂量的普通干扰素-alpha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类似于标准剂量方案,但能够更快的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低效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具体功效。方法 50例HBe Ag低效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基础上辅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后的24周和48周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对比两种方案的具体治疗功效。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48周后,病毒学应答HBV-DNA转换对照组有15例,试验组有2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血清学转换对照组6例,试验组1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e Ag低效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HBV表达和复制。  相似文献   

8.
α2 -巨球蛋白 (α2 M)活化时构型改变能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其 4个亚基间硫酯键可使其他蛋白掺入形成复合物 ,从而可能成为一种具佐剂作用的抗原投递系统 ,使掺入蛋白免疫原性大为增强。作者建立了将蛋白共价掺入α2 M中的快速有效方法 ,用弱免疫原性的 HBs Ag单体 ( HB)掺入 α2 M进行试验。  以还原法将 HBs Ag颗粒降解为 HB(每个颗粒约由 1 2 0个 HB构成 ) ,掺入提纯活化的α2 M(α2 M* )。将 2 .5μg HB的α2 M* /HB组及 5μg HB/福氏佐剂、5μg HBs Ag(颗粒 ) /铝佐剂和 HB无佐剂组制剂倍比稀释 4个稀释度 ,各稀释度以 0…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单用拉米夫定进行比较 ,探讨其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6 8例 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两组分别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 ,30例单用拉米夫定 1 0 0mg,每日 1次 ,共 4 8周 ;38例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 ,其中拉米夫定 1 0 0 m g,每日 1次 ,泛昔洛韦 5 0 0 m g,每日3次 ,8周后改为 2 5 0 mg,每日 3次 ,共 2 4周 ,观察至 4 8周。每例病例均有治疗前后系列血清标本检测肝功能、HBVDNA和 HBV标志物 ,分析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明显副反应。联合治疗组 AL T复常时间 (从 1 8周下降 ,2 4周复常 )较单用拉米夫定组 (6周下降 ,1 8周复常 )慢 ,正常 AL T水平两组均持续至 4 8周。联合治疗组 HBV DNA阴转率 85 .6 %好于单用组 77.8% (P<0 .0 5 ) ,HBe Ag/抗 - 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 2 8.9%高于单用组 3.3% (P<0 .0 1 ) ,且可维持至 4 8周。单用组有 6例 YMDD阳性 ,联合治疗组无。结论 与单用组比较 ,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可提高 HBV DNA的阴转率、HBe Ag/抗 - HBe的血清转换率 ,且可维持一段时间 ,减少 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0.
据多国研究小组报道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单用或与拉米夫定联用治疗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其对HBeAg血清转换及HBV-DNA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用拉米夫定。部分采用双盲研究,814名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分成3组分别接受PEG IFN-α-2a180μg,每周1次+口服安慰剂(n=271);PEG IFN-α-2a 180μg+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1次(n=271)或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1次,共48周。48周后,HBeAg血清转换(HBeAg消失,出现HBe抗体)患者的比例,PEG IFN-α-2a组高于PEGIFN-α-2a+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27%vs24%、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剂量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MU组60例,用α-2b干扰素300万U肌肉注射;5MU组60例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结果5MU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显著高于3MU组;5MU剂量组的完全应答率高于3MU剂量组;5MU剂量组病情稳定率显著高于3MU剂量组;而5MU组的无应答率则显著低于3MU组;但部分稳定率和病情反复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剂量与抗病毒效果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与血清乙肝标志物 (HBV- M)的比较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 (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和 EL ISA法分别检测 84例乙肝患者和 2 3例 HBs Ag (- )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和HBV- M。结果  HBe Ag (+)乙肝患者组 (32例 )、 HBe Ag (- )乙肝患者组 (5 2例 )和 HBs Ag (- )对照组 (2 3例 )的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5 5 .8%、 13.0 % ,存在显著性差异 (X2 =4 3.3,P<0 .0 1) ;HBe Ag(+)乙肝患者组的 HBV DNA拷贝数为 10 6 .89± 1 .2 8/ m l,显著高于 HBe Ag (- )乙肝患者组和 HBs Ag (- )对照组 (P<0 .0 1)。结论 检测血清 HBV DNA含量弥补了 HBV- M只能定性、敏感性不足的缺点 ,从 HBV复制水平更准确反映乙肝患者HBV感染状态和传染性强弱 ,对判断乙肝患者病情意义重大 ;此外 ,HBs Ag(- )并不能排除 HBV感染 ,建议应对献血员开展 HBV DNA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29):4112-411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70例HBe 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Peg-INFα-2a与ADV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Peg-INFα-2a治疗,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进行疗效评估与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分别为51.43%、25.71%,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57%、37.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阴转率与HBe 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77.14%、54.29%,HBe 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4.29%、31.43%,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2.86%、42.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NFα-2a联合ADV治疗HBe Ag阳性CHB疗效较好,优于Peg-INFα-2a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IL-10和 IFN-γ水平 ,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 ,用双抗夹心 ELISA法定量检测 2 5例急性乙肝、35例慢性乙肝和 30例正常人血清 IL -10和 IFN-γ水平。结果显示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IL-10浓度明显高于急性乙肝患者 (P<0 .0 1) ,且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而慢性乙肝组患者血清 IFN-γ浓度明显低于急性乙肝组 (P<0 .0 1) ,两组的血清 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急性乙肝组中 HBe Ag阳性患者血清 IL-10浓度明显高于 HBe Ag阴性患者 (P<0 .0 5 )而 IFN-γ浓度 HBe Ag阳性患者明显低于阴性患者 (P<0 .0 5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 IFN-γ浓度与 AL T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重组α_(2a)干扰素(rIFN-α_(2a))对42例有高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HBV-DNA和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每周2~3次肌注2.5~20MU/m~2,共6个月,于最后1剂IFN治疗后72个小时,用竞争ELISA和生物学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抗-IFN滴度,每月检测1次。 42例患者中,有7例(17%)检出抗-IFN,其中1例(治疗剂量为2.5MU)于第2个月治疗期间HBV-DNA消失,再过1月出现抗-IFN,但HBV-DNA仍阴性。第2例(治疗剂量为20MU)于治疗开始后1个月抗-IFN阳性,第2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干扰素 - α1b(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变化。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术 ,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水平 ,观察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干扰素疗效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IFN-α1b治疗后呈完全应答者4 5 .6 %、部分应答者 2 6 .1%、无应答者 2 8.3%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 G3者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 72 .2 %、G4者为75 .0 % ;完全应答者与部分应答者 ,治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IFN- α1b可调控肝细胞表达 ICAM- 1,动态监测血清中 s ICAM- 1水平的变化 ,对评判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FDA)已批准 Hoffmann- L a Roche公司的聚乙二醇 -α2 a干扰素 ( Pegasys)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后者罹患代偿性肝病 ,以前未接受过 α干扰素治疗。该制品是基于在 1 50 0例成人患者中进行的三项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而获准使用的。所有患者接受皮下注射治疗 ,共 4 8周 ,再随访 2 4周。一项研究只包含肝硬化患者或向肝硬化过渡者 ,其他两项研究也有此类患者。  在第一项研究中 ,患者每周接受 3次 3m IUα2 a干扰素 ( Roferon- A) ,每周接受 1次 1 35μg Pegasys,或每周接受 1次 1 80 μg Pegas…  相似文献   

18.
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干扰素α-2a(IFN α-2a)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提高其疗效,开发了一种皮下注射的聚乙二醇化新产品,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 α-2a)。PEG IFN α-2a每周1次给药与:IFN α-2a每周3次给药相比,治疗伴或不伴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病人,其持久的病毒学应答率(SVR)显著提高。与IFN α-2a单用或IFN α-2b与利巴韦林合用相比,PEGIFN α-2a可更好地改善CHC病人的生活质量。CHC病人对PEG IFN α-2a的耐受性与IFN α-2a相似,头疼、疲劳和肌痛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爱玲  吴永义 《淮海医药》2002,20(6):456-45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拉米夫定 (10 0 m g/ d)联合猪苓多糖 (2 0 m g/ d)治疗为治疗组 ;单独服用拉米夫定 (10 0 mg/d)为对照组 ,6个月为 1疗程 ,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 1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 8周时 HBe Ag阴转 ,HBV- DNA阴转率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而在 2 4周、4 0周时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虽然快速抑制 HBV-DNA复制 ,但不能彻底清除肝内外 ccc DNA,联合免疫调节剂 ,如猪苓多糖可提高 HBe Ag阴转率及 HBV- DNA阴转率 ,降低耐药性 ,缩短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2例由干扰素引起的雷现诺象,其中1例已证实有冷球蛋白血症。例1为50岁男性,因IgGλ骨髓瘤用环磷酰胺治疗6个月无效而加用干扰素,剂量逐渐增至27MU(最大剂量),每周3次,于第8周出现雷诺症状,至医院就诊时表现为典型的雷诺现象。血细胞计数、血液粘度、免疫球蛋白及血沉率均与干扰素治疗前相同。停用干扰素后2周,症状消失。例2为50岁女性,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用不同剂量的羟基脲和硫鸟嘌呤治疗5年。因进行性血小板增多而加用α_2干扰素(3M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