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迄今,疫苗的研制仍以传统的方法进行,例如,细菌毒素用传统的化学方法脱毒。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几种细菌毒素的结构-功能关系有了很好的认识。有赖于此,细菌毒素的遗传减毒成为可能。依此方法,已产生了遗传脱毒的百日咳毒素(PT)。这种分子在婴儿中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和效力,现已成为百日咳无细胞菌苗(Pa)的组分。相同的细菌毒素分子脱毒策略已应用于霍乱毒素(CT)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当  相似文献   

2.
百日咳杆菌毒素(PT)是目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的主要保护性成分,其中PT的S1亚单位又是其主要的功能性亚基,具有免疫保护活性和多种毒性。在对多个S1突变体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后发现,其中的一个S1的双位点突变体(PTX-9K/129G)在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PT的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百日咳疫苗候补抗原。  相似文献   

3.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附属儿童医院Tamm等采用双盲法对4种全细胞百日咳疫苗DTP(DTwP)/b型流感杆菌(Hib)-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比较。4种疫苗中,0.5ml市售DTwP/Hib-CRM197含15Lf白喉类毒素(DT)、150U灭活的百日咳杆菌、3.2Lf破伤风类毒素(TT)和10μ  相似文献   

4.
脱毒的百日咳毒素(PT)在全菌体菌苗中是主要成份,对儿童具有保护性,PT菌苗用化学处理灭活,此过程既降低分子的免疫原性,而且不可能完全排除毒性逆转的危险性,为避免这些问题,作者系用基因诱变,得到自然脱毒的PT,并将其与丝状血凝素(FHA)、69KDa蛋白制成一种新的菌苗,并进行Ⅰ期临床试验。新菌苗基因脱毒PT-9K/129G和FHA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被置于霍乱毒素B亚单位基因(ctxB)下游和框内的编码白喉毒素(DTx-B)、百日咳毒素(PT-S2)和破伤风毒素(TT-B)结合区的几种嵌合基因的构建、表达产物的鉴定及对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为研制毒性副作用小的重组菌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40年代研制的百日咳全细胞菌苗成功地控制了百日咳流行。对这种菌苗的反应原性的担心导致无细胞菌苗的研制。日本应用无细胞菌苗作常规免疫,证明它安全、有效而且副作用较小。具有不同抗原组分和浓度的新型菌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提高无细胞菌苗的效力。用某些化学方法脱毒的百日咳类毒素的毒性仍可恢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含有遗传学方法脱毒的百日咳毒素(PT)的重组百日咳菌苗。Sl基因的定位诱变能消除PT的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B寡聚物基因的突变能减少有丝分裂原和血凝活性。含有Sl Lys9Gly129 PT类似物的重组菌苗证明是安全的,反应原性较弱,免疫原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联合疫苗的研制是现代疫苗研究的一大趋势 ,其中已应用的、最成功的疫苗之一是DTP。然而对百日咳全细胞菌苗安全性的担忧使该菌苗的可接受性下降 ,同时亦促使新型、安全有效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研制。遗憾的是这些新菌苗的价格远高于原有的菌苗。为此作者研究了产生含破伤风毒素(TTX) C片段和百日咳毒素 S1亚单位的杂交蛋白 S1 - TTC的重组卡介苗 (BCG)代替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可能性S1 - TTC可由两种不同的表达系统产生 ,在第 1种系统 (p EN0 0 4表达系统 )中 ,是在BCG85 A抗原启动子和信号肽的控制下产生的 ,而在第 2种系统 (p …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用一种新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PV)在54名健康成人志愿者(男42人,女12人)中进行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试验。这种新菌苗含丝状血凝素(FHA)、百日咳毒素(BT)和菌毛凝集原2和3(AGG 2+3)3种成份。PT和FHA是从百日咳杆菌培养物上清中纯化,AGG 2+3是从菌体中纯化。PT、FHA和AGG 2+3用甲醛脱毒。每份菌苗含有脱毒后的PT、FHA和AGG 2+3各10μg和1份佐剂。佐剂分氢氧化铝(A)和磷酸铝(B)两种。在54名志愿者中,15人接种PVA,20  相似文献   

9.
 百日咳毒素是百日咳杆菌重要的保护性抗原,经化学方法脱毒成为百日咳类毒素后制成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pertussis vaccine,APV)具有残余毒性和毒性逆转的可能性,所以建立特异性毒性检测方法对于保证APV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此文就国内外APV特异性毒性检测方法的现状做一综述,并结合近几年国外研究的毒性检测新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粘膜接种具有接种容易、安全及能诱导粘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等优点 ,但粘膜途径给予的多数抗原会因为迅速被降解和引发粘膜耐受而只能诱生低免疫应答。已知许多病原微生物能寄居于宿主粘膜表面并能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 ,因而已利用这些性质将几种细菌设计成能用作粘膜免疫的有效疫苗载体。  作者将无毒性但有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 C片段 ( TTFC)基因融合到百日咳杆菌丝状血凝素 ( FHA)基因 N末端片段 Fha4 4,将此融合基因插入多拷贝复制质粒中 ,然后导入 FHA结构基因 fha B缺失型百日咳杆菌BPGR4株 ,构建成重组 BPGR4株。结果表…  相似文献   

11.
PT-9k/129G是百日咳毒素(PT)的一种无毒性定点诱变(S1亚基中的关键氨基酸被置换)突变体。它丧失了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而保留了全毒素的四级结构及真核细胞结合等其他特性。PT-9K/129G已获准作为新型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一种组分。本文通过小鼠模型评价天然或甲醛处理的PT-9K/129G的粘膜及全身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百日咳毒素(PT)是百日咳杆菌所产生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中唯一不受争议的抗原成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试图开发与PT有关的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细菌疫苗和DNA疫苗.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种主要由高纯度丝状血凝素(FHA)和百日咳毒素(PT)组成的百日咳菌苗,并对其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菌苗的制备:PF和FHA从百日咳Tohama菌株发酵培养液中提取和纯化,并进行各种鉴定。脱毒后采用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组胺致敏因子(HSF)和中国仓鼠卵巢(CHO)试验及高压液相层析(HPLC)检测其残留毒性。毒性恢复检测则在4℃或37℃放置1个月后重复上述试验,用天然毒素作为对照。一个接种量的菌苗含灭活的PT和FHA各25μg,将其吸附于0.5mg Al(OH)_3。通过测定特异性抗体和抗攻击感染保护力来确定菌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接种对象为45  相似文献   

14.
肺炎球菌疫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球菌是导致婴儿、儿童和老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23价多糖疫苗对大多数成人和5岁以上儿童有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但对2岁以下儿童无保护作用.对于这组高危人群,结合疫苗能有效预防侵袭性疾病.然而,这种保护作用仅限于预防几个型的肺炎球菌,血清型替换而导致的疫苗无效令人担扰.近来,几种肺炎球菌表面蛋白因其血清型非依赖性而有望成为候选疫苗.目前,已在动物模型中证实肺炎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能高度预防细菌定居,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和肺炎球菌溶血素能预防侵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国家已批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P(DTPa)用于婴儿免疫接种。泰国孔敬大学Kosuwon在已完成4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DTP(DTPw)初免的儿童中研究加强1剂抗原减量的DTPa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6.
新药研究     
《上海医药》2001,22(4)
日本利用儿茶素制造百日咳疫苗 日本第一医科大学与企业组成的科研小组,使用茶叶中的儿茶素制造无毒百日咳疫苗获得成功。与现有使用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处理方式制造的疫苗相比,新疫苗功能更强,副反应更小。 据日本媒体报道,联合科研小组把百日咳茵产生的毒素滴入浓度为每升40mg的儿茶素水溶液里,经过1小时处理,毒素的毒性完全消失,把剂  相似文献   

17.
疫苗中佐剂主要用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人体对吸附百日咳菌苗的抗体应答高于未吸附的百日咳菌苗。但佐剂在小鼠体内是否有提高疫苗效力的作用尚有争议。本文叙述了在小鼠体内磷酸铝佐剂对百日咳菌苗的影响。共有5型百日咳菌苗:加热灭活的百日咳菌苗(HIPV)、甲醛灭活的百日咳菌苗(FIPV)、戊二醛灭活的百日咳菌苗(GIPV)、硫柳汞灭活的百日咳菌苗(TIPV)和丙酮(Ⅰ)处理  相似文献   

18.
40年代研制的百日咳全细胞菌苗成功地控制了百日咳流行。对这种菌苗的反应原性的担心导致无细胞菌苗的研制,日本应用无细胞菌苗作常规免疫,证明它安全,有效而且副作用较小。具有不同抗原组分和浓度的新型菌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提高无细胞菌苗的效力。用某些化学方法脱毒的百日咳类毒素的毒性仍可恢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含有遗传学方法脱毒的百日咳毒素(PT)的重组百日咳菌苗。S1基因的定位诱变能消除PT  相似文献   

19.
百日咳杆菌至少能产生三种不同的毒素,即不耐热皮肤坏死毒素(HLT)、脂多糖(LPS)内毒素和百日咳毒素[具有白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组胺致敏因子(MSF)和胰岛激活蛋白(IAP)等活性]。近年来,对LPS和百日咳毒素进行了广泛的提纯和鉴定,但对HLT的研究却很少。作者对影响HLT产生的因素、HLT的稳定性、精制和解毒以及解毒的HLT对小鼠和家兔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DNA重组技术制备了百日咳无细胞菌苗PT-9K/129G, 它是百日咳毒素(PT)的非毒性衍生物,与天然PT相比,只有两个氨基酸不同,但含有PT的完整免疫学特性。每剂为含15μgPT-9K/129G蛋白、0.05mg硫柳汞和0.5mg氢氧化铝的0.5ml盐溶液。动物模型及成人志愿者试验已证实,PT-9K/129G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优于化学脱毒的PT。本文报道在儿童中进行PT-9K/12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