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磁热振并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洁  赵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82-2882
采用磁热振、颈牵引复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治疗前后观察患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结果所有患眩晕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表明磁热振、颈牵引复合疗法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结合颈椎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VA-CS患者分为颈椎牵引组(62例)、HBO治疗组(48例)及综合治疗组(58例)。颈椎牵引组患者给予单纯颈椎牵引,HBO治疗组患者给予单纯HBO治疗,综合治疗组患者则同时给予颈椎牵引及HBO治疗。结果 3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0.6%、93.8%及98.3%,即综合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颈椎牵引组(P<0.01);3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22.6%、31.3%及60.3%,即综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其它2组(P<0.01);经半年随访后,发现3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4.3%、73.3%和5.7%,即HBO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1)。结论 HBO结合颈椎牵引是治疗VA.cs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疗效迅速、持久、抑制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常见症状为眩晕、头痛、耳鸣、眼花等。有人称该病为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上也颇棘手,通常认为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和寰椎关节骨赘在活动中挤压椎动脉;或颈椎失稳、移位压迫椎动脉;或椎间盘变性、椎间隙狭窄引起椎动脉弯曲;或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使椎动脉痉挛;或椎动脉硬化,弹性收缩力下降,绝对长度增加,发生扭曲,以上因素使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该病的发生。若非寰椎关节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少见)绝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手法正骨配合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所致椎动脉受刺激和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采用颈部正骨推拿法配合自拟止眩汤治疗10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眼震电图(ENG)3项电生理检查对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 ,同时进行VEP、BAEP和ENG3项电生理检查。对所得结果与同龄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样本病例至少1项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其中9例(18 %)为3项异常 ;26例(52 %)2项异常(VEP ENG异常18例 ;BAEP ENG异常8例) ;15例(30 %)1项异常(VEP异常5例 ,BAEP异常7例 ,ENG异常3例)。结论 :VEP、BAEP和ENG3项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诊断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眩晕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它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骨科、眼科、内科等多个学科.若患者主诉以眩晕为主并伴有颈部不适,则应考虑并排除颈性眩晕、良性发作性体位眩晕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外淋巴瘘、耳蜗迷路震荡、偏头痛性眩晕、中枢性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1],可见其复杂性.本文就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做一个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斌 《现代康复》2000,4(5):704-705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眼震电图(ENG)3项电理检查对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外伤性椎脉型颈椎病患50例,同时VEP、BAEP和ENG3项电生理检查。对所得结果与同龄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样本病例至少1项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其中9例(18%)为3项异常;26例(52%)2项异常(VEP+ENG异常18例;BAEP+ENG异常8例  相似文献   

8.
门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47-8047,8073
为探讨推拿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的应用,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推拿治疗主要有4种手法,软组织松解手法,穴位刺激法,运动关节类手法,手法配合其他疗法,这些方法能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恢复颈椎功能,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自 1997年以来,应用颈复康(河北承德中药厂生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6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经 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 97%,对照组为 80%.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一般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颈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观察病人中发现,在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并不患有颈椎病,仅为单纯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时间的临床治疗后,其症状即可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CSA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各种机械性压迫及牵拉导致椎动脉的狭窄;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的血管痉挛;椎动脉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畸形;血管内皮素等体液因子的参与等.  相似文献   

12.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能力和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电刺激小脑组(FNS组)41例和常规组20例,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常规组增加中频电疗,FNS组增加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定综合功能。结果:治疗20次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BBS评分明显提高,FS-CSA评分明显下降(P〈O.05或0.01),与常规组比较,FNS组表现更突出(P〈0.01)。BBS与F孓cSA评分有趋好的一致性(r=0.79—0.99)。结论:FNS治疗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中频电疗法。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记忆障碍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表现调查,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2-08/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或住院的7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者组)在治疗前分别接受了修订后的韦氏记忆量表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以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并与7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分项比较中,患者组的短时记忆指标中的再认(7.5&;#177;2.2)、回忆(8.9&;#177;2.6)、视察再生(8.2&;#177;3.1)、联想学习(7.3&;#177;2.3)、触觉记忆(8.2&;#177;2.1)、逻辑记忆(7.9&;#177;1.8).瞬间记忆中的背数(9.2&;#177;2.8)和记忆商(85.3&;#177;2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16~3.420;P&;lt;0.05~0.01)。但两组长时记忆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gt;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结果比较中,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多数分测验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无供血不足患者(t=2.237~2.906;P&;lt;0.05-0.01)。不同记忆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中.低记忆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白天独自出门、夜间户外散步、做较重的家务、外出活动、上床和起床、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和担心病情等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高记忆商组(t=1.882-2.976;P&;lt;0.05-0.01)。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伴有明确的短、瞬时记忆损害特征,原因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病情轻重常决定记忆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配对设计研究方法,对4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住院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析。结果发现CSA组,TCD检测异常率为68.29%,统计学处理,其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慢(P<0.01~0.001)。这证实CSA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表明TCD检测能够为CSA的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客观依据。本文还发现,CSA组TCD检测正常者转头状态下TCD频谱显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变,这表明转头可使其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加重,提示对CSA患者尚需考虑不同头位的TCD检测。部分CSA患者的TCD检测,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但统计学处理其血管搏动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TCD检测尚不能代替临床血压,血脂,眼底动脉及心电图等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6.
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功能评定量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有临床应用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整体层次疗效进行评价,但该量表对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评价缺乏功能状态和心理功能方面的内容。目的:在借鉴国外眩晕障碍量表基础上,探索性建立包括功能状态和心理功能两个方面内容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设计:横断面调查,预试验后的访谈式测评,内在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分别采用克朗巴赫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测量。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流行病学/DME中心。对象:选择2001—05/2002—03广东省中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的连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1例,男30例,女81例;年龄31~72岁。有椎一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者36例。轻度眩晕14例,中度眩晕61例,重度眩晕36例,均知情同意参与本调查。方法:在借鉴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主要内容两大方面。①功能状态(独自白天步行出门、晚上户外散步、做较重的家务、社交活动、外出活动、上床、起床和看书、报纸7项,每项分为“没有,有一些,有”3个等级)。②心理功能(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担心病情和挫折感4项,每项分为“没有,有一些,有”3个等级)。采用访谈式测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对其中14例进行重复测评。用SPSS10.0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1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功能状态维度和心理功能维度及总量表的克朗巴赫值分别为0.8759,0.6453,0.8595;重测信度值(r)分别为0.8603,0.7148,0.8237。②因子分析显示提取的公因子与两个构想维度相吻合。结论:①建立在患者整体层次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该量表作为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量化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评定更加全面。③可用于观察药物疗效或筛选最佳的治疗方案,该评定量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及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惟-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病情缓解,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63例CSA患者的颅外段椎动脉形态、走行、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3例CSA中38例椎动脉走行异常,25例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与对照组相比,CSA组椎动脉峰值流速明显减低(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椎动脉形态和血流参数变化,为临床评价CSA治疗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TCD及 CDF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检测价值。方法 测定 6 3例 VBI患者和 5 4例正常人的椎动脉内径、走行、粥样斑块、收缩期峰值流速 (Vs)、平均血流速度 (Vm)、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变组 Vm减低 ,PI及 RI均增高 (P<0 .0 1)。结论  TCD及 CDFI两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势 ,相互补充 ,对诊断 VBI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由颈椎间盘退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椎动脉型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脑缺血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以女性偏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牵引、推拿力度不好掌握。我科自2004~2006年以来,以内服中药加西药静滴,外加中药熏蒸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疗效观察及辨证施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