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庆雪 《当代医学》2009,15(28):63-6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寻找对策。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肥胖、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缝合过紧等因素有关,采取综合处理后全部愈合。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对策是预防为主,有相关因素者术中放置引流;一旦发生综合治疗,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2.
杨梅 《吉林医学》2014,(13):2891-2892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持续引流在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选持行腹部手术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切口缝合处理,实验组术后采用切口处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采用切口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口皮片引流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有潜在切口脂肪液化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放置皮片引流,对照组不放置皮片引流。术后均用TDP照射切口。观察2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脂肪液化,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有6例(20%)发生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切口行二期缝合。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7.8±1.6)、(18.7±3.3)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0±1.7)、(21.5±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皮下脂肪层皮片引流联合术后TDP照射切口,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术后9~14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 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缝合技巧,暴露时间长短,术后切口观察处理、自身因素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瑞祥  陈延林 《华夏医学》2008,21(1):108-10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脂肪液化的切口经处理均痊愈。其中切口渗液较少的30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14d,平均为12d;切口渗液较多的32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24d,平均为18.6d。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注意对糖尿病的治疗,及时有效地引流,正确地手术操作,合理地使用电刀,对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作用.方法:2001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腹部手术的肥胖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治疗组在腹直肌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16#脑室引流管1根,术后接负压引流,对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经引流管冲洗引流.对照组则不留置引流管,对发生脂肪液化病例,则按传统方法予以换药.结果:对照组发生腹壁切口脂肪液化28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6.5天和25.5天;治疗组发生腹壁切口脂肪液化6例,平均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天和13.1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东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97-4998
目的:观察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对急腹症腹部污染切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我院120例行急腹症剖腹手术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其中60例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引流,60例常规方法关腹。观察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丙类切口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丙类切口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腹症腹部污染切口处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液化及感染率,降低丙类切口愈合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8例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A、B 2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2 d~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 d~5 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 d~28 d.2组患者切口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糖代谢紊乱、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皮下液化腔放置负压硅管引流的方法可以减少瘢痕面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08-3009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分为A组和B组,根据临床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脂肪液化切口经过相应处理后均痊愈,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 d~1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2.1 d;B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 d~2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4 d.结论 及时有效的引流、合理地使用电刀、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术后9-14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是否使用电刀、缝合技巧、暴露时间长短、术后切口观察处理、自身因素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吉林医学》2015,(3):555-556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1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行Ⅱ期缝合,无1例院内感染。愈合时间最短5 d,最长20 d。结论:尽早发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及时处理,引流彻底、每天换药、早期使用藻酸盐填塞伤口、无菌免缝胶布拉拢等方法治疗,可明显加快伤口愈合时间,有效治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2006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5例临床资料。结果:A组术后10~1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 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两组病人切口无1例发生院內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9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0例患者,均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切口后,分为胰岛素+高糖注射治疗(试验组)、切口内置高渗盐水+庆大霉素8 U纱条引流治疗(对照组),观察其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别.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全部愈合,试验组平均疗程10~12 d,对照组平均疗程16~18 d,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创后行胰岛素高糖注射治疗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一种有效的方法.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2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探讨针对性治疗的效果。结果:所选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全部痊愈出院且无脂肪液化复发,平均愈合时间为5.22+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81+2天,出院后1个月随访切口愈合好,无任何异常现象。结论:过度肥胖及手术时间过长而使手术切口长时间外露是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减小手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引流在预防肥胖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肥胖剖宫产产妇200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直接缝合,观察组应用简易负压引流。对两组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率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8%、(6.8±1.4)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72%、(10.9±1.9)d ( P<0.05)。结论:肥胖剖宫产产妇应用简易负压引流,操作简单,且可有效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诊治措施。方法脂肪液化程度较轻的患者与脂肪液化程度较重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结果腹部切口渗出液较少患者进行处理后1,0~15 d切口愈合,且均未进行Ⅱ期缝合处理;对腹部切口出现大量渗出液,且腹部切口出现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的患者,一般进行治疗3~5 d后实施Ⅱ期缝合处理,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所有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现象。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并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根据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对可能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显著增加,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报道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0.34%[1].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不同于一般的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不仅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思想及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易造成医患纠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7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3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积极治疗后23例患者中21例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李冬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46-1547
目的: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4例,均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经处理和护理后切口渗液均逐渐消失,3d~6d新肉芽逐渐长出,6d~19d切口均愈合,均无医院感染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结合病情给予针对性处理,同时施以精心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或利凡偌(乳酸乳酸依沙Y啶)引流或敷切口换药,TDP照射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