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力下降是老年人就诊的主要症状之一.我们对440例门诊老年人视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现将我们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眼科学     
”0350屈光不正引起老年视力下降”例漏诊分析/李纯洁…//实用老年医学一1998,12(4).一178 77例中诊为老年性白内障65例,玻璃体混浊5例,眼底疾病7例。主诉以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眼前黑影为主。结果:检影验光后,远视130眼,近视24眼。认为漏诊原因对老年人眼部组织结构生理改变与病理改变鉴别不够,将晶体密度增高,眼底黄斑色素紊乱,误为视力下降的唯一原因,没有再作全面认真检查,更没进行屈光检查及视力矫正,仅满足于白内障诊断。老年屈光不正的特点:视力下降,眼胀、头痛比青年人明显;多为双眼,矫正视力较好;检影验光多为远视。表1(陈自敏)…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性,6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0年于2008-09-16入院。既往有屈光不正史。入院后拟"双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右眼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柯尼尔公司,法国),左眼植入瑞纳  相似文献   

4.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方法218例确诊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患者,做仔细眼部和屈光状态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愈明显,通过扩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344只眼(78.90%)与裸眼视力≥0.6者124只眼(28.44%)相比,本组病例的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5.
郭晓萍  夏群  张伟  张尧贞  楮德发 《北京医学》2006,28(12):723-725
目的 总结80岁以上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常规检查458例老年人日常生活视力、外眼、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合作者验光矫正屈光不正,对疑似眼病者采用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 本组老年人平均日常生活视力为0.57±0.44;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3.9%和5.5%.其中≥90岁老年人的平均视力(0.39)较80~89岁老年人平均视力(0.60)低下;盲和低视力的比率均为9.16%,与80~89岁年龄组的1.83%和3.98%比较,也显著增高(P<0.001).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原因主要是屈光不正和老年性眼病.每位老人平均患有2种眼病.常见眼病首位是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主要是眼底黄斑病变,其次为青光眼和各种视神经萎缩.结论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视力逐渐减退,盲和低视力的发生率增加,既有老年性眼病的影响,也有屈光不正和生理性老化因素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的视觉质量,除需积极治疗老年性易患眼病外,还应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力和屈光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云淑 《四川医学》2010,31(5):645-6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方法将200例确诊为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视力下降的患者,做眼部和屈光状态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明显;通过散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325眼(81.25%)与裸眼视力≥0.6者106眼(26.50%)相比,本组患者的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2型糖尿病(NIDDM)合并早期白内障患者,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防盲治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儿童低视力及屈光不正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筛查的儿童盲及低视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防盲计划儿童盲及低视力眼检查记录表进行检查,统计数据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视力为无光感者16人占30.8%,<0.05者28人,占53.8%,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术后最佳裸眼视力成为衡量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白内障手术的方法不同,术前的屈光状态各不相同,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仍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随着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以其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术后屈光回退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得到眼科界的一致认同。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报道已见于许多报道,但应用LASIK矫治白内障术后的残留屈光不正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此作了专门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学文  王洪  周李  王晓涛 《西部医学》2009,21(8):1343-1345
目的单眼部分遮盖与双眼交替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经散瞳验光后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06例(205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用单眼部分遮盖(4~8h/d)和双眼交替遮盖(3~5h/d)进行治疗,各组都同时辅以增视能视觉训练,6个月后,分别在两组患儿中按弱视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视力的提升效果。同时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融舍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单眼部分遮盖组与双眼交替遮盖组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水平融合范围扩大5°的人数及立体视锐度SA≤60″人数变化,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提升效果与双眼交替遮盖基本一致,但对双眼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的改善优于后者,说明单眼部分遮盖更有利于患儿双眼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患者吴经××,男,27岁,住院号30707511年前双眼无明显原因视物模糊,别无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5,诊为屈光不正,验光矫正视力1.2。以后视力逐年下降,先后四次就医均以屈光不正而配镜,镜片度数逐年增加,直至戴镜右眼视力仅矫正0.3,方于1987年3月6日转来本院。仔细询问病史,五年前曾因过度疲劳双眼发胀虹视、休息后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视力低常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视力低常且排除器质性眼病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屈光不正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1)屈光不正年龄分布:100例视力低常学龄前儿童共检出屈光不正85例,3岁组50例(58.82%)、4岁组20例(23.53%)、5岁组10例(11.76%)、6岁组5例(5.88%);不同年龄的儿童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组儿童混合散光指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弱视分布特征:100例视力低常学龄前儿童中共检出弱视50例(50.00%),屈光不正性弱视22例(44.00%)、屈光参差性弱视18例(36.00%)、斜视性弱视10例(20.00%),各年龄组弱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屈光类型分布:85例屈光不正儿童中,远视性屈光不正52例(61.18%)、近视性屈光不正22例(25.88%),混合散光11例(12.94%);(4)屈光程度分布:85例屈光不正儿童中,轻度屈光不正者60例(70.59%),中度21例(24.71%),重度4例(4.71%)。 结论 视力低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主要发生在低龄儿童,随着年龄增加,屈光不正的发生率逐渐下降,屈光不正类型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程度主要为轻度,视力低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检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眼交替遮盖与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经散瞳验光后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18例(636只弱视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屈光度分成近视性,远视性,混合散光性弱视3组,再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各弱视组内患儿分成两组,分别用双眼交替遮盖(3~5∶1d)和单眼部分遮盖(4~8h/d)进行治疗,各组都同时辅以增视能视觉训练,6个月后,分别在不同类型弱视组按弱视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两种遮盖方法的视力提升效果,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同时比较两种遮盖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的改善情况,用t检验。结果在3种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双眼交替遮盖组与单眼部分遮盖组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分别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双眼视功能改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水平融合范围扩大5°以上的人数及立体视锐度SA≤60″人数变化,分别经t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部分遮盖对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提升效果与双眼交替遮盖基本一致,但对双眼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觉)的改善优于后者,说明单眼部分遮盖更有利于患儿双眼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均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仅发生于视觉未发育完善的幼儿,常伴有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不仅影响视力,更影响双眼视觉发育。我院自2004-04~12收治200例345眼弱视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自2004-04~12收治弱视病人200例345眼,其中屈光不正性190例329眼,斜视7例12眼,形成剥夺性(先天性白内障术后)3例4眼;轻度弱视34例58眼,中度弱视158例245眼,重度弱视21例42眼。2治疗方法①每例患者均经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②双眼视力差别2行以上者予以遮盖,为全天遮盖;③综合疗法治疗:精细作业、红光闪烁、CAM训练每天10min,低功率氦氖…  相似文献   

15.
陈吉超  陈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197-219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屈光状态。方法:对159例(294眼)老年性白内障应用自动验光仪、小瞳检影验光,主觉试镜,散瞳后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混浊状况,并对矫正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有程度不等的屈光改变,白内障类型与屈光不正种类有显著关系(P<0.01)。皮质性多为远视及远视散光,核性以近视及近视散光为主,初中期白内障患者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其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屈光状态是导致初中期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矫正视力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的屈光状态。方法:对159例(294眼)老年性白内障应用自动验光仪、小瞳检影验光,主觉试镜,散瞳后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混浊状况,并对矫正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有程度不等的屈光改变,白内障类型与屈光不正种类有显著关系(P&lt;0.01)。皮质性多为远视及远视散光,核性以近视及近视散光为主,初中期白内障患者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其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屈光状态是导致初中期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矫正视力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颅内肿瘤,尤其是蝶鞍区肿瘤,因其较早出现眼部症状而多首诊于眼科。有统计,垂体瘤在各地眼科门诊就诊率达75%,而误诊率高达85%[1]。笔者就所遇到的2例较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借鉴。1临床资料例1:高某,男,51岁,于1991年11月8日因双眼渐进世视力下降1年而来眼科就诊。自述1990年12月始视力下降,曾在当地及外省几所省级医院的眼科间歇就诊达十余次。曾先后疑诊为青光眼、早期白内障、屈光不正等,行相应的检查后均未能明确诊断。发病头8个月双眼视力维持在4.7,之后视力下降明显,且双眼底视盘色变谈,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屈光变化的规律,做好老年人视力保健。方法 标准照明下查56yr以上的老年人466只眼的远视力,扩瞳状况下采用带状光检影法验光并试镜矫正视力、查品状体混浊形态程度(LOCSⅡ分类法)、玻璃体和视网膜。结果 全组屈光不正456眼(98.28%)。56—75yr以远视居多,其中61—65yr比例最高,以后趋向减少,至75yr以后是近视多于远视状态。散光的患病率55.36%,其中不合例散光75.97%,并且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组矫正视力都有相当满意的提高。结论 老年人眼不合例散光居多是角膜老年性变化对眼屈光的影响,不属于晶状体性因素。高龄老年人近视状态的原因可能是核型老年性白内障的演变病程较长,所以,尚幸免行白内障除之高龄老年人以核型白内障居多而出现核性近视。屈光不正是最早和最普遍影响老年人视力的主要原冈,定期检查老年人眼屈光状态应作为眼科常规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屈光不正、白内障和固视偏差如何影响多焦视诱发电位(m fVEP)。方法:使用图形翻转镖靶刺激获得单眼m fVEP反应。对照组视力矫正到≥20/20,保持黄斑固视。右眼在下列条件下测试:模拟屈光不正、模拟白内障、稳定的偏心注视和不稳定的注视。结果:对照组无明显异常。对于模拟屈光不正的情况,均可见中心位置异常,在模拟白内障的情况下,有3例发现显著异常。对于稳定的偏心注视,所有受试者双眼均有异常,而对于不稳定的注视,试验眼有显著的中心异常。偏心和不稳定固视者,所有受试者至少有一个扇区存在波形极性的翻转。结论:m fVEP有助…  相似文献   

20.
杨剑锋  赖铭莹 《当代医学》2009,15(18):82-83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术后的视功能状态以及解决术后低视力的弱视训练方法。方法4月~1o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95例140眼白内障摘出术后,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矫正屈光不正、并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疗效并寻找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年龄越小视力预后越好.双眼白内障治疗效果优于单眼自内障,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治愈率。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重视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