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心肌梗塞患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估计预防后制治疗方案,对40病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配对分组作了静态和多巴酚丁胺或运动^99mTC-MIBISPECT心肌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何影响。方法:在静注多巴酚丁胺的同时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心内血流。结果:在多巴酚丁胺峰值剂量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心率校正后的IVRT(IVRTc)存活心肌(VM)组比无存活心肌(NM)组明显缩短,VM组的二尖瓣口血流A峰用药后比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多巴酚丁胺注射时IVRT和IVRTc的变化对于检测存活心肌是一项敏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何影响。方法:在静注多巴酚丁胺的同时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陈阳性主肌梗塞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心内血流。结果:在多巴酚丁胺峰值剂量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心率校正后的IVRT(IVRTc)存活心肌(VM)组比无存活心肌(NM)组明显缩短,VM组的二尖瓣口血流A峰用药后比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多巴酚下胺注射时IVRT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活性的可行性,并研究其与^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在评价存活心肌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对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冠心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DTI速度模式,采用两级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所有患者均行静息显像及硝酸甘油介入后显像,结果:(1)30例冠心病患者用超声心动图静息DTI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66个运动常节段,运动减弱节段108个,运动消失节段58个。(2)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TI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66个运动异常节段中89个节段运动改善,提示为存活心肌节段(A组);余77个节段无变化,为坏死心肌(B组)。A组静息及负荷超声心动图D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静息及负荷超声心动图DT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静息超心动图DT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30例冠心病患者用^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检测480个室壁节段,检出185个病变节段,其中97个为存活心肌节段,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超声心动图DTI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达83%,特异性达86%,结论:DT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是评心肌活性的一项超声新技术,其结果与^99mTc-MIBI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显像进行对照分析显示良好的一致性,应用前景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5.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正常人、1例冠脉旁路移植术和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1例受试者分别于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T)前后行经静脉心肌灌注显像(MCE)检查。采用能量谐波方法显像,16节段半定量记分法目测评分。梗死室壁色泽得分=梗死室壁各节段得分总和/总节段数。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后梗死节段显像较前增加1分以上为心肌具有存活性。结果 10例正常人和1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前后室壁节段显像记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估测心肌存活的研究,60个室壁节段,23个异常节段(不显像11节段;稀疏显像12节段),负荷后12节段(不显像4节段,稀疏显像8节段)得到1分以上的改善,显色缺损较不显色节段可能具有更多的存活心肌(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增加冠脉心肌血流量,使能量谐波状态下的心肌声学造影图像质量更好,可评估冠脉储备能力和估测梗死区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冬眠的研究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隋树建,张运,范觉新,钟敬泉,陈明友采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对37例冠心病患者的室壁运动情况进行了观察。确诊为陈旧性心梗者25例(A组);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7.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静注多巴酚丁胺(Dob)对心肌梗塞(MI)后左室收缩功能各项参数的影响。经Dob超声心动图检测,将2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存活心肌(VM)组和无存活心肌(NM)组;分析比较用药前后多普勒之收缩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主动脉瓣口的峰值血流速度、峰值加速度、血流速度积分和心搏出量、心排出量及其变化率VM组明显大于NM组。上述指标对于评价MI后心肌收缩储备及左室整体功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试验对21例心肌梗塞患者梗塞区心肌功能障碍的可逆性进行研究。可逆的可能障碍是指室壁运动得到改善。结果表明静息超声心动图(RE)至LDDSE时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从1.83±0.32下降到1.45±0.19(P<0.01);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从1.96±0.35下降到1.70±0.20(P<0.05)。RE时336个节段中有82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LDDSE时46(56.1%)个节段室壁运动改善,7(8.5%)个节段室壁运动明显改善。提示心肌梗塞后梗塞区有存活心肌细胞成分。LDDSE试验能够简便准确地检测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心肌功能障碍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军  田军 《临床医学》1998,18(12):36-37
在以不同剂量(5、7.5、10μg/kg.min)多巴酚丁胺连续静注的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观察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收缩运动变化,以检出存活心肌。结果显示:Dob-2DE在评价存活心肌方面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测方法,以7.5μg/kg.min为国人的最适宜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证实多巴酚丁胺^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临床104例患者进入本试验,方法 多巴酚丁胺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分级经静脉滴入,待达到预定最大剂量后,静脉推注^99m Tc-MIBI 740Mq维持多巴酚丁胺液2分钟,60分钟后行心肌断层显像,隔日以同等条件再次行静态心肌断层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l/静息^99Tc^m-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法鉴别活性心肌的临床应用。方法102例临床怀疑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了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l/静息^99Tc^m-MIBI同时心肌断层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两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进行图像分析。断层显像后2周内102例病人全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102例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均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单支病变48例,两支病变33例,三支病变21例。(2)20例负荷。^201Tl图像和静息^99Tc^m-MIBI图像放射性缺损,再注射^201Tl图像发现放射性填充,提示冬眠心肌存在;41例负荷^201Tl图像放射性稀疏缺损,静息^99Tc^m-MIBI图像和再分布^201Tl图像发现放射性填充,考虑为缺血心肌;以上两种心肌均为活性心肌。(3)35例负荷^201Tl和静息^99Tc^m-MIBI图像均发现放射性缺损,而再注射^201Tl图像未发现放射性填充考虑为梗死心肌即无活力心肌。(4)6例负荷^201Tl及再分布^201Tl图像和静息^99Tc^m-MIBI图像均未发现放射性稀疏,为假阴性。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再分布^201T1/静息^99Tc^m-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法是一种有效、无创的鉴别活性心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同位素、磁共振三种方法检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存活性的准确性。方法:分别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DSE)、核素心肌显像(SPECT)、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试验(DEMRI)三种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存活性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三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DSE为78%、88%和82%;SPECT为78%、75%和76%;DE-MRI为78%、63%和70%。三种方法各指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认为在临床具体运用中可依照各方法的各自优缺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邓斌  刘明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5):351-352
为进一步评价多巴酚丁胺99Tc-MIBI心肌断层显像(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31例做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和DobU-ECT两项检查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96年12月~1997年9月,因可疑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进行CAG及DobU-ECT检查的患者共31例,男26例,女5例,平均年龄61±7岁。其中心肌梗塞11例。1.2试验方法1.2.1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试验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48小时和硝酸酯类制剂8小时以上。多巴酚丁胺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分级由输液泵控制连续静脉输注。由5μ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与负荷MRI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静息和负荷(5μg·kg-1·min-1、10μg·kg-1·min-1)超声心动图及负荷MRI检查,记录检查时间,并于静息及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水平下记录比较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负荷MRI检查过程中,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为5μg·kg-1·min-1时,患者血压及心率与静息状态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为10μg·kg-1·min-1时,患者血压及心率较静息状态下均明显增加(P<0.01)。30例患者中108个心肌节段静息期运动异常,两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75,符合率为88%。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负荷MRI均可较为准确地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但负荷超声心动图更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诱导的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分析室壁运动异常与冠脉血供的关系。方法 对68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一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判定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范围及病变血管。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5.7%,特异性89.4%,准确性86.7%。结论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的评价室壁运动异常及对应血供关系,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安全、简单、经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在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有陈旧性心梗(OMI)并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激光打孔血运重建术(TMLR)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术前TTE发现8例患者均有与OMI报道部位一致的节段室壁运动异常。5例术前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检查,2例小剂量负荷时有室壁运动改善,3例在大剂量时,发现新的节段室壁运动异常或原有室壁运动异常加重。术中TEE检查5例,监测打孔成功率75%。术后随访,虽然所有存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复查超声静息状态下未发现LVEF及室壁运动指数的明显改善,这可能与TMLR治疗后仅导致心内膜下亚区域心肌灌注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相互关系,应用多巴酚丁胺(DBT)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检出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方法:对65例行冠脉造影及药物介入SPECT两项检查者影像分析,应用阅片计分法评价SPECT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对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结果:65例585个节段中,42例静息显像检出175个异常节段,另23例多巴酚丁胺(DBT)介入试验后显像又检出33个异常节段。静息显像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4%,DBT介入后为96%;而特异度均为66.7%。诊断符合率静息显像80%,DBT介入后约89.2%。对病变血管检出灵敏度与病变血管支数有关,单支93.3%,双支84.2%,三支56.3%;与病变血管有关,前降支(LAD)89.6%,右冠脉(RCA)81%,左旋支(LCX)59.4%,而与狭窄程度无明鹕相关。结论:SPECT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冠脉造影(CAG)结合利于检了“罪犯”血管。DBT介入显像可提高冠心病诊断及“罪犯”血管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多巴酚丁胺围术期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选择37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开搏通药物治疗,治疗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及多巴酚丁胺。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第14天相比,其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显著提高(CO)(P〈0.05),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结论前列腺素E1(PGE1)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预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以1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6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SPECT检查,比较两者检测心肌存活性的准确性。结果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峰剂量期与低剂量期在预测心叽存活敏感性、阴性预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与DSE相比,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结论 DSE与SPECT检测心肌存活性的准确性各有优点,但DSE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缺血后存活心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与201铊心肌SPECT显像对照检测35例冠心病患者,评估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LD-DET)检测缺血后存活心肌的价值。LD-DET采用两级试验,脱机计算机分析左室室壁运动、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研究结果:①多巴酚丁胺输入前后,心率、血压、左室容积、射血分数均无显著改变。②检测缺血后存活心肌的敏感度、特异度、阴阳性预告值及总符合率分别为73%、72%、76%、74%及72%,对左前降支供血区域的评估能力强,而对左旋支和右冠脉支供血区域评定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