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在肝肾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肾功能、肝功能、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能显著提高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观察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将291例此类患者分为两组,以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154例为治疗组,单用麻仁丸治疗137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满意度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满意度为81.8%;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48.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早期发现、早期正确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是防治癌症和其它恶性肿瘤的关键。目前对癌症治疗的原则是综合疗法。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其它还有冷冻、激光和热治疗、经导管瘤体血管栓塞治疗、光敏治疗、电化学治疗等,不胜枚举。迄今为止,这些治疗方法都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目前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癌症死亡原因位居前列。乳腺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其中分子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至关重要。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经历了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靶向治疗)、抗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治疗及免疫相关靶向治疗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放疗是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已经明确。但是,随着肿瘤治疗效果的提高,患者得到长期生存后,要求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增益比(治疗疗效/治疗相关毒性比)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提高治疗增益比,也就是提高治疗疗效并降低治疗毒性。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癌症的手段不断进步,癌症病人生存时间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临床上癌症骨转移发生率和治疗需求也不断增加。癌症骨转移的治疗分为非外科治疗和外科治疗。非外科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激素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消融治疗、对症治疗、抑制破骨药物治疗等~([1-2])。外科治疗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可分为不同手术方式。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师越来越认识到癌症骨转移诊疗中多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12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西药联合治疗组60例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64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西药联合治疗组42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70%,中西药联合治疗组56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87.5%。结论 2种保守治疗方案均有效,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化学剥脱、组织填充、外科治疗、微针治疗、射频治疗、激光治疗等,但采用单一方法的治疗周期长恢复缓慢。近年来对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现就临床上使用的多种有效治疗方法及近年来对痤疮凹陷性瘢痕的联合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31例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实施心理护理,治疗期间重点观察疗效,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仅1倒患者自行终止治疗,2例患者因无法耐受腔内后装放疗退出治疗,余28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提出高质量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结合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4周及治疗后2个月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但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法选择应用。方法选择超声诊断80例异位妊娠病例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结果经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53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包含25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余28例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超声诊断立即手术治疗,25例患者为保守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结论经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治疗的选择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个常见且潜在生命危险的临床症状。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有效的内镜止血方法及抑酸药物的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在过去2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药物联合内镜的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在很多医疗单位内镜治疗已被广泛采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而手术治疗,作为控制出血的最彻底的方法,多在上述治疗方法失败后采用。选择手术治疗或是重复内镜治疗可基于病人的并发症和溃疡的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较快,疗效不断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力措施,小肝癌的比例上升是导致总预后明显改善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动脉栓塞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导向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Lysholm评分变化,并比较治疗8周后2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2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及治疗后8周时治疗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能更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障碍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2005年,对44例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阶梯方法进行治疗(第一阶段为中医药治疗,第二阶段为未经第一阶段治疗或经第一阶段中医药治疗症状未好转者采用局部封闭、小针刀和西药治疗,最后阶段为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第一阶段经中草药热敷等治疗(25例),18例症状完全改善。治疗后经第二阶段治疗后(26例),5例症状完全改善,3例部分改善。手术治疗(18例)13例症状完全改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1.7%(36/44)。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阶梯方法治疗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其中保守治疗42例,急诊手术63例,先行观察治疗,后改为手术治疗12例。结果手术治疗存活51例,保守治疗存活39例,死亡21例,家属放弃治疗6例。结论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应采取原则、手术指征、经验、临床动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使用运动治疗;40例脑瘫患儿为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0.05);其中治疗后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较单一运动法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Ⅱ度烧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创面清创后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对照组24例,创面清创后只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对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局部氧疗是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的有效手段,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物反应调节剂( biological responsemodifier,BRM)理论的提出为生物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领域。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本文就肝癌的生物治疗进展做一简要概述。一、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疫苗治疗、细胞因子治疗、抗体治疗、过继免疫治疗等。近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其实际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8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当中,通过早期治疗,痊愈65例,残疾14例,死亡1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结论在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及早进行,对骨折及血管损伤的治疗需要区别对待,分期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再次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