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在排除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怀平  李庆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79-2781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排除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ELISA法对可疑肺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或深静脉栓塞的症状。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参加检测,42例患者(41.1%)的DD检测值<500μg/L,60例患者血浆中的DD检测值>500μg/L,其中有11例患者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ELISADD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结论DD检测方法简便易行,设备要求不高,可作为排除肺栓塞的首选试验,易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病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社区居民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因子对ELISA法D-二聚体测定结果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类风湿因子 (RF)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D 二聚体结果的干扰情况。方法 :检测RF采用胶乳凝集法 ,D 二聚体采用ELISA法。结果 :RF阳性组在中和D 二聚体前后阳性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和P <0 .0 5 ) ;两组中和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差异无显著性 (P =0 .9999)。结论 :RF对ELISA法测定D 二聚体结果干扰明显 ,临床上根据D 二聚体实验结果作为血栓形成性疾病诊断时 ,应排除RF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及与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90例自愿接受社区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级、2级、3级各30例,分别检测社区干预前后的血压值及血浆D-二聚体,分析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结果:社区干预后各组血压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6.67%、63.33%、40.00%;2级和3级高血压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控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控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社区干预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压变化无直线回归关系。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降低血浆D-二聚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血栓前体蛋白护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对血浆D-二聚体和血栓前提蛋白的含量予以测定,同期再选取36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发病后6 h内D-Dimer为(0.52±0.21)mg/L,TpP为(23.23±9.96)mg/L;6~12 h分别为(0.60±0.35)mg/L,TpP为(21.52±9.83)mg/L;12~24 h分别为(1.45±0.89)mg/L,TpP为(15.41±8.28)mg/L;;对照组患者D-Dimer为(0.24±0.18)mg/L,TpP为(2.16±1.26)mg/L;在发病后12 h内,D-二聚体存在明显升高现象,其浓度会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浓度状况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发病后6 h内,虽然TpP水平会发生明显上升状态,但经临床治疗后会急剧降低。结论 D-二聚体和血栓前体蛋白不但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症的可靠指标,同时还能对疾病的发展予以检测,有效评价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力华 《中外医疗》2008,27(29):175-175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中型、重型患者血浆D-2聚体水平均较轻型患者显著升高( 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含量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白血病22例,多发性骨髓瘤11例)治疗前后血浆TM,D-D含量的变化.结果 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血浆TM、D-D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09~6.077,P<0.01).缓解后,血浆TM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t=5.099,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t=3.509~13.676,P<0.0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及其在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59例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其中急性甲型肝炎20例,急性重症肝炎14例,肝硬化代偿15例,肝硬化失代偿10例)、28例肝癌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TM水平,并与1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代偿、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浆TM水平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急性重症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甲型肝炎组,肝硬化失代偿组显著高于代偿组(F=389.19,q=3.08~45.77,P〈0.001);肝癌病人术前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5.64,q=6.959~17.544,P〈0.05),Ⅰ、Ⅱ期病人术后10 d的血浆T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366,t=8.372,P〈0.01)。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随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55.64,q=4.099~17.544,P〈0.05)。结论 TM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可作为某些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TM、PC抗原和D-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 (TM)、蛋白C(PC)抗原、D 二聚体 (D D)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 12例健康体检者及 2 2例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和D D含量进行检测。③结果 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血浆TM、D D升高 ,PC抗原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3.5 0 9~ 6 .0 77,P <0 .0 1)。缓解后 ,血浆TM、PC抗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血浆D D含量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 (t=5 .0 99,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t=3.5 0 9,P <0 .0 1)。④结论 急性白血病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 ,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 ,血浆TM、PC抗原和D D含量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元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测量 48例房颤患者 (其中风心病 2 8例 ,冠心病 2 0例 )和 30例正常人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和纤维蛋白元(Fg) ;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 :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血浆D -dimer浓度极显著升高 (0 .47± 0 .45对 0 .14± 0 .0 6mg L ;P <0 .0 1) ,纤维蛋白元水平也显著升高 (3.34± 0 .94对 2 .5 4±0 .5 5g L ,P <0 .0 1)。而PT、APTT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风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之间D -dimer,Fg及PT、APTT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血浆D -dimer和Fg水平升高 ,可能与其高发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危重患者按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分组。A组23例,APACHEⅢ≥60分;B组17例,APACHEⅢ<60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时及入院后第二、三、五、七天,用ELISA法测定血浆TM水平。结果A组患者血浆TM浓度为(78.72±12.75)ng/ml,B组为(55.27±15.61)ng/m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预后不良者与22例预后良好者血浆T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TM水平对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脑血栓形成、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6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③结果脑血栓形成、TIA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4.81,q=4.40、3.80,P〈0.01);脑血栓形成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TIA病人(q=3.76,P〈0.01)。④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脑缺血的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NA含量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图象分析技术(ICM)检测各种卵巢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同时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分析其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DNA指数(DI)、异倍体率、超5倍体(5C)细胞比率及PC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DI、超5C细胞比率与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腹腔及淋巴转移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恶性肿瘤PCNA表达率在不同年龄组、存活<2a与无瘤生存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DNA含量与PCAN表达呈正相关(P<0.05)。两种指标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综合检测DNA含量、PCNA表达对于评价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能力、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rombomodulin (TM)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I (PAI-I) in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Methods.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97 pregnant women in their third trimester, grouped as 25 mild PIH, 26 moderate PIH, 22 severe PIH and 24 normotensive healthy pregnant women for determining levels of TM by ELISA, PAI-I by colorimetric assay methods, and creatinine (Cr) in serum by bi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Circulating levels of TM, PAI-I and TM/Cr rati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PI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ild and normotensive pregnant women. The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in the moderate and severe PIH groups. Conclusion. TM and PAI-I may serve as meaningful clinical marker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dothelial damage in PIH,which is very important in evaluating an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PIH.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132例各型肝病患者和120例献血员血清TTV-DNA和抗TTV-IgG。结果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PCR法的敏感度和重复性均优于ELISA法。病毒在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献血员(P〈0.05),提示TT病毒可能与肝脏疾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病人疱疹病毒感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病人疱疹病毒活动性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2例肺结核病人和4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特异性IgM抗体以及EB病毒(EBV)衣壳抗原(VCA)IgM抗体. 同时,采用PCR-Southern检测肺结核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表达.结果 肺结核组血清HCMV-IgM和HSV-IgM阳性率分别为19.4%和12.9%,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7% 和0,肺结核组HCMV-IgM和HSV-IgM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75、4.31,P<0.01).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未检测到EB病毒VCA-IgM,肺结核组EBV DNA阳性率(48.4%)高于正常对照组(4.7%),差异有显著性(χ2=22.92,P<0.01).继发性肺结核疱疹病毒感染率(39.6%)高于原发性肺结核(7.1%),差异有显著性 (χ2=3.84,P<0.05).结论 部分肺结核病人存在HCMV、HSV以及EBV的活动性感染,人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肺结核病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FDP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些恶性血液病患者凝血纤溶情况。方法:用交凝集半定量法检测1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52例急性白血病中,22例D二聚体阳性,27例FDP阳性;18例慢性白血病中,2例D二聚体阳性,2例FDP阳性;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4例D二聚体阳性,3例FDP阳性;18例恶性淋巴瘤中,3例D二聚体阳性,3例FDP阳性。结论:相当部分恶性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