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兼并复合人乳头瘤病毒-聚合酶链反应(HPV-PCR)技术,对74例外观正常的子宫颈分泌物拭子标本进行人乳尖瘤病毒(HPV)DNA的测定,结果:正常子宫颈HPVDNA检出率为32.43%(24/74),其中HPV6、11型为6.76%(5/74),HPV16、18型为4.05%(3/74),HPV其它型为21.62%(16/74),外观正常的子宫颈HPV感染的主要易感年龄为26~34岁的青年妇女  相似文献   

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和年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年龄分布.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50例妇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将筛查人群分为8个年龄段,分别计算各年龄段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分析高危型HPV阳性率与年龄段的关系.结果 在1 350例妇女中共检出高危型HPV妇女315例,阳性率为23.3%.不同年龄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71,P<0.05),其中41~4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阳性率高,以41~45岁为最高.结论 检测妇女高危型HPV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深圳地区2017年1—9月参与子宫颈癌HPV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结果阳性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HPV感染亚型分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年1—9月,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0.3%(10 328/100 222),其中5 258例HPV感染者纳入型别分布分析,中位年龄为36岁(P25~P75:31~44),汉族占99.6%(5 238例),已婚者占96.8%(5 090例),单一型别感染者占78.7%(4 13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占94.3%(4 960例)。在4 960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18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26.1%、17.4%、14.7%、8.9%和8.4%。在298例低危型HPV感染者中,HPV6、HPV43、HPV11、HPV42和HPV44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30.5%、20.8%、20.1%、20.1%和11.7%。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筛查形式和医保类型的HPV阳性者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地区女性子宫颈HPV感染以单一型为主,HPV52是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多重PCR法检测 75例宫颈癌、4 5例宫颈癌前病变、4 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 5 2 . 5 % ,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逐渐加重呈趋势性增加 (χ2 趋势 =5 9 811,P <0 . 0 1)。HPV感染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宫颈癌组HPV16阳性率为 6. 1 3% ,宫颈癌前病变组为 2 6 . ,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HPV16和宫颈癌密切相关 ,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及组织分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经胎盘传播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70例妊娠晚期妇女的外周血,宫颈分泌物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乳头瘤病毒的检测,结果:孕妇外周血、宫颈分泌物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HPV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30.00%和8.57%,提示:HPV可在产前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剖宫产分娩不能阻断母婴HPV感染的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浮市女性17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型的感染及分布情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及HPV感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到云浮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308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定性检测其HPV基因亚型。结果 308例标本中检出17种HR-HPV阳性85例,阳性率27.6%,以单一HPV基因亚型感染为主。各年龄段HR-HPV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60~80岁年龄段,其次是20~29岁年龄段的女性人群。17种高危型中以HPV52、16、53、51最常见,感染率分别为6.8%、5.2%、4.2%、3.9%。结论本地区女性HR-HPV的感染率以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多见,但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女性及早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预防应重点关注高感染率的基因型别(如HPV52、16、53、51等)。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对汕头地区60例食管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人乳砂瘤病毒DNA序列检测。结果:HPV-DNA总检出率为63.3%,HPV-6、11、16、18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0.0%,40.0%,30.0%和10.0%,其中多重感染占阳性例数的60.5%。初步结果表明,汕头地区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HPV感染率,此与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组成。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9例已确诊为HPV感染的门诊标本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分型检测。结果 在129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26例,阳性检出率为97.7%。其中单独HPV6、11型阳性69例,占53.5%;单独HPV16、18型阳性14例,占10.9%;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43例,占33.3%;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阴性3例。结论 在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中HPV6、11、16、18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70例尖锐湿疣,乳头瘤石蜡包理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DNA,结果表明:HPV-DNA的检出率为70.0%(49/70),多重感染占阳性例数的53.1%。HPV6和(或)HPV11为本地区尖锐湿疣、乳头瘤组织中HPV感染的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10.
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HPV6、11型和HPV16、18型两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放置IUD出血病例、放置IUD无出血病例、未放置IUD正常妇女和未放置IUD子宫异常出血病例进行HPV-DNA检测。结果:置IUD出血组HPV阳性率(52.9%)显著置IUD正常组(21.7%)和未置IUD正常组(13.3%);而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57例宫颈尖锐湿疣,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3例宫颈尖锐湿疣合并CIN,13例宫颈癌的HPV感染情况.结果 本组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率92.72%,单一型HPV感染率89.52%,高危型HPV感染率98.25%;宫颈尖锐湿疣以HPV52感染为主(41.18%);CIN以HPV16感染为主(41.67%);尖锐湿疣合并CIN感染HPV58者占25.00%,感染HPV16和HPV52的各占15.00%; 60.00%宫颈癌感染HPV16;多重型HPV感染以HPV亚型双重感染为主.结论 HPV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及临床分流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肿瘤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文中旨在探讨高危型HPV在结直肠肿瘤(colorectal tumor,CRT)中的感染情况以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从203例结直肠肿瘤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16、18型HPV的基因,其中结直肠绒毛-管状腺瘤(colorectal villus-tubiform adenoma,CRVTAN)83例、结直肠腺癌(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CRAC)12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基因扩增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83例CRVTAN总的HPV感染率为57.83%(48/83)、120例CRAC总的HPV感染率为75.00%(90/120),且与HPV感染密切相关(r分别为23.4、47.3,P<0.01)。结论结直肠肿瘤与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腺瘤、还是腺癌,直肠及乙状结肠都是结直肠HPV的高感染部位,这合理的解释了长期以来直肠、乙状结肠腺癌在CRAC中的高发病率现象。  相似文献   

13.
用人乳头瘤病毒(HPV)保守基因的通用引物和16、18型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例正常新鲜活检食管粘膜,40例新鲜食管癌组织和51例石蜡包埋的食管癌组织标本的HPVDNA,在20例正常人食管粘膜组织中HPVDNA检出率9.1%,癌组织中为36.2%,鳞癌和腺癌分别为34.7%、47.1%,鳞癌以16型感染为主,腺癌以18型为主。但肿瘤分化程度与HPV感染无关。结果提示:HPV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同型别的HPV与不同组织的亲和性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有效手段。方法 采用HPV通用引物对宫颈癌标本中的HPV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根据PCR产物序列分析对HPV分型。结果 5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检出率为78%,其中HPV16和HPV18型混合感染最多见。检测出1例HPV58型,其L1区基因序列与德国标准株58型比对,未发现碱基变异。结论 PCR直接测序法是对宫颈癌组织中HPV检测和分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可检测到HPV少见的特殊类型,同时也能提供已知的HPV型别的突变信息。  相似文献   

15.
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28例大肠癌(均为分化程度不同的腺癌)及1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和18型DNA分别进行检测。在28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别检测到3例(10.8%)呈HPV16DNA阳性和18例(64.5%)呈HPV18DNA阳性。而相应的18例癌旁组织中仅检测到3例(16.7%)呈HPV18DNA阳性,未检测到HPV16DNA。为了证实扩增产物的特异性,我们用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分别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与预期的完全相符。本文提示HPV感染可能是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成帆  肖长义  杜义江 《海南医学》2016,(8):1292-1295
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HPV的多型别感染在各种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高危型别中的HPV 16型、18型以及低危型别中的HPV 6型在HPV多型别感染中最常见.HPV的多型别感染是个体易感性的结果,同时也是肿瘤易感的关键点.本文就HPV多型别感染的常见型别作一综述,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HPV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作铺垫.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HPV感染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龙  李成浩  肖冰  丁杰  苗继延  樊代明 《医学争鸣》2001,22(17):1603-1606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方法,同时设计HPV共同引物和HPV16型和HPV18型巢式引物,对胃癌组织(n=40)、癌旁组织和非肿瘤组织(n=10)进行HPV DNA的检测。结果 胃癌40例组织中HPV检出15例,总检出率为37.5%;癌旁组织和非肿瘤组织未检出。HPV的检出以HPV16型为主,占检出阳性的80.0%,且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HPV的感染、主要为高危型HPV16型的感染与本地区胃癌的病因学可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中的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 ,探索HPV与食管癌大体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PCR法和多重PCR法检测 10 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的HPV感染。结果 共检测出HPV阳性 2 6例 (2 6 / 10 0 ) ,按照食管癌的病理大体分型 ,其中溃疡型食管癌中HPV阳性 5例 (5 / 2 5 )、蕈伞型中阳性 3例 (3/ 2 5 )、缩窄型中阳性 12例 (12 / 2 5 )、髓质型中阳性 6例 (6 / 2 5 )。对 2 6例HPV阳性标本中的 2 0例进行了多重PCR检测 ,发现HPV6 / 11型 6例、HPV16型 11例、HPV18型 3例。结论 我国食管癌中存在HPV感染 ,存在HPV感染的食管癌可能并不是在HPV引起的湿疣样病变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9.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勇  梁霞  李力  陈心秋  朱波 《广西医学》2003,25(5):712-714
目的 :了解宫颈病变的患者的阴道菌群分布情况 ,探讨宫颈不同病变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Mi croScanautoSCAN 4细菌鉴定系统分析 85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分离出的菌株情况。结果 :共检出需氧菌 8种 ,主要检出的异常菌群为大肠埃希氏菌。宫颈有病变患者的乳酸杆菌检出率为 2 8 2 % ,大大低于文献报道正常体检妇女 (74 6% ) ,两者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异常需氧菌群的检出率为 3 6 5 % ,较文献报道正常体检妇女 (2 4 3 % )及阴道炎妇女(2 4 0~ 2 7 6% )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宫颈非恶性病变患者与宫颈恶性病变患者的异常需氧菌群检出率分别为2 3 1% ,2 9 2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阴道分泌物性质为血性、脓性者其阴道异常需氧菌群的检出率分别为 2 7 8% ,5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宫颈病变可影响阴道的微生态环境 ,造成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 ,异常需氧菌群增加。但阴道菌群分布与宫颈疾病的良恶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诊断,结合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探讨泸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对泸州地区1142例门诊就医和体检女性进行HPV感染定性检测和型别诊断,结果为阳性者建议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在1142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301例,阳性率为26.36%,共检出18种基因型,高危型以HPV16、58感染为主,低危型以HPV6、11感染为主。接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225例HPV阳性女性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癌共112例(CINⅠ28例,CINⅡ25例,CINⅢ46例,浸润癌13例)。结论:HPV分型检测联合组织学检查能及时有效地筛查宫颈疾病,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