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9~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等特点,表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与近几年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应急、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1993年以来开展的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野毒株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和全面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湖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实施策略评价,为其它疾病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全省各市、县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AFP监测报表,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 1994年以来,全省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1995年以来,未监测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临床病例;结论 湖北省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循环巳被阻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塔城地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经验,评价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工作质量。方法:1985年全地区实施规范化的OPV3常规免疫接种工作,1990年实施常规免疫报表制度,从1993/1994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开展了7次14轮的强化免疫活动,1995年AFP监测工作覆盖全地区5县2市,2001年4-5月开展了两轮“扫荡”式免疫活动。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在96.1%,14轮强化免疫活动服苗率均在96.0%以上,每年AFP病例报告发生率在1/10万以上。“扫荡”式免疫活动服苗率均为99.7%。结论:常规、强化和“扫荡”式免疫活动及完善AFP监测系统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2000年脊髓灰质炎免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自 1 991年开展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工作以来 ,已连续多年未发现脊灰野毒株流行。为了解疫苗免疫的效果和人群免疫水平 ,自 1 995年开始 ,每年在全省抽取两个脊灰监测点分别进行人群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监测 ,现将2 0 0 0年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1996年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监测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张晋琳陆培善汤奋扬刘斌冯永庄刁连东1990年以来,我省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已连续8年开展了强化免疫活动,对全省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1992年开始我省经...  相似文献   

6.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我县自1978年起科学有效的实施了脊灰疫苗计划免疫,1990年起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了强化免疫,并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有效的控制了脊灰的发生和流行,1990年以来,连续14年没有脊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发生,提前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为进一步加强"无脊灰"状态的脊灰防治措施,现将我县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桂平  乔长安  杨准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66-1167
高邮市自1991年开展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工作以来,已连续多年未发现野毒株流行。为了解疫苗免疫的效果,我市于2004年进行了人群免疫成功率监测,现将2004年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海南省脊髓灰质炎历年的发病情况,以常规免疫和省内及全国强化免疫资料,对该省消灭脊髓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3、1994年两年全国强化免疫活动日的效果显著,海南省从1994年以来无脊灰野毒感染病例发生。实验室资料也证实,全国强化免疫活动日,起到了阻断Ⅰ型野毒株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 对全省脊髓灰质炎疫情、免疫措施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 ,加上近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阻断了野病毒的传播 ;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后 ,加强病例报告和监测 ,不断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已达到无脊灰状态。结论 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基础。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活动是阻断野病毒传播和消灭脊髓质炎的必要补充。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十分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北京市海淀区1955~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和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1955~1983年共报告脊髓灰质炎1047例,1984年后无脊髓灰质炎报告。1955~1962年发病率在3.1~35.0/10万,1963~1975年发病率0.1~10.9/10万,1976~1993年仅1983年报告1例。自60年代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以来,该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直至零。并对脊髓灰质炎抗体监测、接种率、AFP监测进行探讨。提示常规免疫的高接种率,不能阻断野毒株的侵袭,必须采取全市或全国统一的强化服苗,在儿童肠道中形成疫苗株的优势苗群,才能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口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免疫活动,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工作,证实湖南省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策略具有可行性。方法:采用常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扫荡”式免疫等方式开展对全省适龄儿童的免疫活动;对全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就诊的15岁以下人群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零”病例报告和主动监测,发现和报告的每例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随访和采集粪便标本,所采标本用RD、Hep-2,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至2000年底止,湖南省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1749例,采集病例粪便标本1404例、接触者粪便标本218例,检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7株,1993年7月以后未再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毒株。结论:据我们把握的资料,湖南省已成功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是有效地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传播 ,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后维持活动的重要内容。丹江口市于1 990~ 1 992年 ,按照省卫生厅的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对 0~ 3岁儿童开展了 3次消灭脊髓灰质炎糖丸普服活动 ;又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 ,于 1 993年 1 2月~ 1 999年 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 6次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 ,现就全市 6次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进行分析 ,以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 ,做好该市今后的强化免疫活动。1 资料与方法1 .1 实施方法  1 993年 1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莆田市1993-2000年7次14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指导今后计划免疫工作。方法 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4岁以下儿童7年累计接种2126359人次,平均报告接种率96.6%,有效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积,保持了人群高水平免疫,阻断了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年无脊灰野毒株的传播,取得连续6天无脊灰野毒株病例的效果。结论 继续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的关键是加强常规免疫,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免疫薄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认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策略的重要性。(方法)对易感人群不同免疫状况,高危人群、环境(水)脊灰病毒循环动态和AFP病人监测。(结果)幼儿第1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后Ⅰ-Ⅲ型中和抗体GMRT分别为322.52、198.66、176.48,与全程基础免疫后的88.36、92.82、86.78;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994-1998年对高危人群、环境(水)和AFP病人监测,所分离到PV经RT-PCR基因分析和温度敏感试验均为疫苗相关株。(结论)消灭脊灰免疫策略的实施,能阻断脊髓灰质炎病毒野毒株循环。  相似文献   

15.
姚文清  罗林云  王为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95-1396
目的:通过回顾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所采取的策略,以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和保持无脊灰状态,为其它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和消除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病毒学、血清学等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辽宁省消灭脊灰工作,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强化免疫活动,使目标人群不断提高并保持了高水平的OPV免疫覆盖率,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建立并完善了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无脊灰证实要求,自1993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结论:我省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并具备迅速发现和阻断脊灰野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全国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高发省之一,自1955年建立脊灰疫情报告制度以来,年年都有脊灰不同程度的流行,1987年发病2017例,发病率高达8.29/10万,曾采用各种不同的免疫策略,但始终未能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借鉴美洲区消灭脊灰的经验。从1993年至1996年按全国统一部署,有计划地统一方法、步骤、对象、时间、要求、技术标准和行动规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省性十轮强化免疫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5年以来未再出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灰病例。现把我省在控制和消灭脊灰的过程中采用不同免疫策略的实践结果回顾如下:1…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目标,我省按卫生部统一部署,于1994年12月5~6日和1995年1月5~613,在全省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强化免疫服苗活动。现将结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 1993年以来 ,辽宁省在冬春季连续开展了全省范围的 5次 10轮的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脊灰高危地区和工作薄弱地区开展了 1998~ 1999年度全省局部范围的强化免疫日 (SNIDs)活动 ,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我省的传播 ,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消除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 ,充分保障了我省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工作进程。本文通过对既住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的分析 ,为全省消灭脊灰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强化免疫活动的技术措施。资料…  相似文献   

19.
口服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是常规免疫的补充 ,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自 1993年开始 ,湖南省已成功地开展了 6次 12轮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日活动 ,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消除免疫空白 ,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所取得的成果 ,按期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 ,结合我省具体情况 ,1999年 12月 5~ 6日、2 0 0 0年 1月 5~ 6日继续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展了强化免疫日活动 ,为总结经验 ,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 ,现将我省第 7次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1988年WHO提出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以来,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江苏省为历史上脊灰的高发省,1992年~2000年连续多年在全省开展了强化免疫,2001年开始每年对部分地区开展强化免疫,并从1995年起每年在全省各抽两个点进行正常人群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监测,以达到对现有人群的监测,现对2006年免疫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