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宾  郭淑珍  赵丹 《首都医药》2014,(17):43-43
虎杖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名医别录》名“虎杖根”,陶弘景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蜀本草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所在有之。”  相似文献   

2.
槟榔,首见于《南方草木状》,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下气消谷。出林邑。《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槟榔治寸白,生南海。”《本草经集注》道:“此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  相似文献   

3.
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日:“枸橼生岭南,柑、橘之属也。其叶大,其实大如盏,味辛酸”。苏颂说:“今闽广、江南皆有之,彼人呼为香橼子。形长如小瓜状,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厚,  相似文献   

4.
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原名术,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李时珍曰:“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苗高二三尺,其叶抱茎而生,梢间叶似棠梨叶,其脚下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根如老姜之状,苍黑色,肉白有油膏。”从其描述可知所指即今之苍术。  相似文献   

5.
肖耀军 《首都医药》2006,13(16):50-50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因其根皮苍黑,故名苍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术”。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提到:“术”有白(即白术)赤(即苍术)之分。故又名赤术。《本草纲目》称其为“仙术”。现商品又将苍术分为两个品种。一种名南苍术,主产华东,中南,因其水湿切片后析出白霉如毛,故又称“毛苍术”。其中,产于江苏南京、句容,溧阳溧水茅山一带者,即称为“茅苍术”。该品种主销江浙地区。另一种名北苍术,主产华北、东北两省,鲁、陕、陇等地亦有生产,切片后不生白霉,又称为“山苍术”。该品种主销北方地区。现将此二品种的性状鉴别作一…  相似文献   

6.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本草纲目》谓:“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以上对丹参形态的描述与现时药用丹参品种完全一致,至今仍以此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药之名称,有不少颇为有趣,“虎杖”是其中之一。虎杖之入药,主要是其根茎部分。宋代科学家苏颂《本草图经》说:“(虎杖)根茎如竹笋状,上有赤斑点”。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解释说:“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中国古代,老虎被称为“大虫”,所以虎杖也称“大虫杖”。  相似文献   

8.
蛔虫病蛔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古代文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如《素问·咳论》:“胃咳之状,咳而呕,呕则长虫出”。《灵枢·厥阴》篇曰:“肠中有虫瘕及蛟蛸,……心肠痛,忄农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蛸也”。《伤寒论》厥阴篇:“食则吐蚘”;《金匮要略》曰:“病腹痛有虫,……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虫”;“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蚘厥者乌梅丸主之。”等等。以下就蛔虫病之证治论之。【临床症状】少量蛔虫寄生于人体,可无任何症状,或只有轻微腹痛。蛔虫较多时,…  相似文献   

9.
地榆的历史沿革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李时珍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今处处平原川泽皆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综合历代本草关于地榆的记载,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现今的地榆,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药物出产辨》云:“地榆产于广东北江、星子连州,湖南、湖北亦有出。”本品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症。  相似文献   

10.
葶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图经本草》载:“葶苈生藁城平泽及田野,今京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胜,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叶似芥,根白,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  相似文献   

11.
秋金玲 《自我药疗》2013,(12):42-43
逍遥,意在安闲自在、悠游自得。《庄子》有云:“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甘草、当归、白芍、柴胡、茯芩、白术、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相似文献   

12.
高宾  郭淑珍  唐锴 《首都医药》2010,(19):51-51
桔梗,《本草纲目》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苏颂曰: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余、叶似杏仁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似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其根有心。  相似文献   

13.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陈藏器谓:“根堪作粉”.李时珍谓:“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  相似文献   

14.
苏木始见于《南方草木状》,《新修本草》谓之“苏枋木”。《本草纲目》载:“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术,故名,今呼为苏木尔。”许多本草文献中都反复提到苏木可“染绛”,并将此作为其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语出《妇人明理论》,是语影响颇钜。许多医学著作中皆有转载论述。如《本草纲目》云:“按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其功大类同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及《本草从新》说:“丹参补心,去瘀生新…功兼四物(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妇科要药。”《滇南本草》也有:“丹参……一味可抵四物补血之功。”的记载。又今时医每在用丹参时皆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相似文献   

16.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名医别录》载:“生汝南池泻,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图经本草》曰“: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今人秋未采,爆干。”明代李时珍云:“去水曰泻,如泻水之泻也。”故名泽泻。本品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  相似文献   

17.
中药“浙八味”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这8味浙江地区道地药材,具有品质稳定、临床效果佳等特点。中药“浙八味”历史悠久,根据历史史籍的记载,“浙八味”作为浙江省道地药材种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昌县志》记载:“白术出十四都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浙江道地药材的品类己远不止八种,而“浙八味”也不仅仅指上述八味药材,而是指以“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的总称。  相似文献   

18.
紫施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说:“其生布地,花紫色,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李时珍说:“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图经本草》载:“紫菀,三月内布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  相似文献   

19.
中药“浙八味”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这八味浙江地区道地药材,具有品质稳定、临床效果佳等特点。中药“浙八味”历史悠久,根据历史史籍的记载,“浙八味”作为浙江省道地药材种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昌县志》记载:“白术出十四都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随着历史的发展,浙江道地药材的品类已远不止八种,而“浙八味”也不仅仅指上述八味药材,而是指以“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温郁金、玄参、麦冬、延胡索”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黄芪与伪品黄芪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开智 《海峡药学》2001,13(3):37-37
黄芪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 :“耆长也。黄耆色黄 ,为补药之长故名”。苏颂谓 :“今河东、陕西州多有之。根二、三尺以来 ,独茎或作丛生 ,枝干去地二、三寸 ,其叶扶作羊齿状 ,又如蒺藜苗。七月中黄紫花。其实作荚子 ,长寸许。八月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 ,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