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因肾脏疾病住院行肾活检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57例肾脏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133例(84.7%)、小管间质疾病4例(2.5%)、继发性肾脏病20例(12.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系膜增生性肾炎占41.4%,IgA肾病占18%;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狼疮性肾炎占5.1%;小管间质疾病中慢性间质性肾炎占75%.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各种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有联系.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最常见;小管间质疾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其它特殊肾脏病(如薄基膜肾病)逐年检出增加.  相似文献   

2.
李占亭  杨洁  杜德伟  王莉  杨峰  孙脊峰 《医学争鸣》2007,28(11):990-990
1 临床资料 2005-09/2007-03唐都医院肾脏内科收治并接受肾活检患者115(男55,女60)例,年龄11~64(平均33.3)岁. 其中原发性肾脏病96例(83%),继发性肾脏病19例(17%). 全部患者均具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 常规B超定位,在B超实时引导下用全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获得肾组织. 要求穿出的肾组织标本长度>12 mm为宜.  相似文献   

3.
肾脏病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肾脏病的诊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肾脏病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9例合并肾脏损害行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肾脏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入选标准: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快速恶化;短期内出现大量蛋白尿;明显血尿;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损害的继发性疾病者.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类型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①49例患者中43例(87.76%)伴发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脏病;②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肾脏病患者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肾脏病理类型;③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不同的激素和/或特殊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患者多可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通过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特点与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310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占45.16%,140/310),其次是慢性肾炎(占40.97%,127/310);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为主(占69.35%,215/310),其次是局灶节段硬化型(占29.03%,90/310).310例中有157例患者尿蛋白≥1g/d,病理分级以Ⅲ、Ⅳ为主.结论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的特点.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尿蛋白的量与病理分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377例儿童肾活检病理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球疾病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6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肾活检的377例患儿病理及临床资料,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结果:(1)377例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17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58例,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和肾血管疾病各l例.(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最常见的I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别为肾病综合征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MsPGN.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比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平均发病年龄、肾组织内IgA沉积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P<0.05、P<0.01),除第一病理诊断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或).肾小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认识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肾活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90例(占72.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71例(占28.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为主(占48.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为主(占83.1%)。②临床类型占前2位的依次为慢性肾炎(62.1%)和肾病综合征(23.4%)。慢性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IgA肾病(51.9%)、狼疮肾炎(21.6%)和系膜增生性肾炎(9.9%);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膜性肾病(36.1%)、微小病变性(21.3%)和狼疮肾炎(19.7%)。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目前最主要的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病理类型主要是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肾活检对肾脏病的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老年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老年肾脏病患者在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均有其特殊性,并且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因不同种族、地理区域,构成差别较大,随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同的演变趋势。目的 了解近10年来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特点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8—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组织穿刺活检,年龄≥60岁的老年肾脏病患者652例。根据住院的时间分为2008—2012年284例,2013—2017年368例。对比分析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结果 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5.2%(295/652)〕,其次为急性肾损伤〔23.3%(152/652)〕。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2008—2012年升高(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膜性肾病所占比例高于2008—2012年(χ2=12.224,P<0.001)。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肾脏病患者中,肾病综合征仍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前升高,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老年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构成的演变可能与实际发病率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济宁市区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类型构成,从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肾活检确诊的184例的肾脏病理与临床资料.结果 184例肾活检病理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34例(72.83%)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最多见,占33.58%;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过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肾活检住院患者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改进效果、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并发症的特点。结果:700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87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13例。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发病率最高,占总数的38.2%,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6%;在继发性肾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40.7%),其次是过敏性紫癜和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各22.1%)。出现并发症114例,其中以血尿最常见(12.3%)。结论: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快捷、取材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所需器械消耗材料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指导临床诊断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肾脏疾病的分布特点、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2005年4月160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160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34.6±10岁(15-69岁),男女之比1:1.9;160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8.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2.3%,汉族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lgA肾病居多(26.9%),其次分别为系膜增生性病变(16.9%),膜性肾病(10.0%),RSGS(9.4%)。维吾尔族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病变居多(8.1%),其次lgA肾病分别为(6.2%),RSGS(3.8%),膜性肾病(1.9%)。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变是狼疮性肾炎(54.6%)。结论:原发性肾脏疾病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其中汉族以IgAN多见,维吾尔族以MsRGN多见。各种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不一,各种临床表现的相应病理类型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例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6例成人尸检动脉标本,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弥漫性病变和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与正常成人大动脉相比较,各层组织内有核细胞明显减少。弥漫性病变发病部位常为随机性,常涉及血管壁全层;局灶性病变以泡沫细胞克隆为特征,呈局部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弥漫性病变是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累积作用的结果,反复附壁血栓形成也促进弥漫性病变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病变是在弥漫性病变基础上,成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平滑肌细胞演化受阻,其过度性细胞的退行性克隆所致,局灶性病变的演化结果又使弥漫性病变进一步扩大、加重。  相似文献   

12.
田小飞  彭芝兰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497-1499
目的:探讨VEGF-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EGF-C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结果: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C联合顺铂(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VEGF-C的浓度的逐渐升高,由50ng/ml、100ng/ml、150ng/ml、升至200ng/ml,Hela细胞的增殖率逐渐增加;不同浓度的VEGF-C预处理Hela细胞48h后,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下降。结论:VEGF-C能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DDP诱导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18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1847例口腔科住院肿瘤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部位、组织类型及不同病种间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7例中男女比例为1.2:1。良性肿瘤患者938例,占50,8%;恶性肿瘤患者909例,占49,2%。腺源性肿瘤中,多性形腺瘤占87%。恶性肿瘤中,鳞状上皮细胞癌占60.8%;腺上皮癌中,腺样囊性癌占33.4%。结论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多性形腺瘤居首位,且发病率较高,腮腺为高发部位。恶性肿瘤中,鳞癌占首位,舌为最好发部位,女性患者有增加趋势,口腔癌的好发部位顺序为:舌、颊、龈、腭、口底,50~70岁组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4.
细胞衰老是驱动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因素。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端粒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线粒体自噬受损等介导了细胞衰老相关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降低细胞衰老水平或清除衰老细胞可下调纤维化因子表达,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衰老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衰老是驱动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因素。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端粒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线粒体自噬受损等介导了细胞衰老相关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降低细胞衰老水平或清除衰老细胞可下调纤维化因子表达,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衰老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二例膀胱原发性副神经节瘤,进行了光镜,组化及电镜观察。瘤细胞浆内均证实有神经分泌颗粒。结合文献对肿瘤一般情况作了叙述,并讨论了诊断恶性的可靠依据。本组病例说明组织化学与电镜在病理诊断上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对此类肿瘤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肾小管炎在肾小球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断肾小管炎出现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的诊断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712例肾穿刺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镜检查,并对肾小管炎等病理特征进行半定量计数。[结果]①在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中,常出现肾小管炎改变。②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其病变特异性,尤以血管病变相关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较为多见。③在急性、活动性病变中,肾小管炎的发生较严重,且多发生在尚未出现明显萎缩的小管中。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中,受累小管多发生明显萎缩,且与肾间质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关系密切。④肾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淋巴及单个核细胞。[结论]在一些肾小球性疾病(非小管间质性冲可出现肾小管炎的病理改变,其发生与特定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关系密切。肾小管炎的发生有可能参与并加重肾脏损害,在病理诊断中需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8.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相似文献   

19.
张蓓茹  白瑜  于锐  边晓慧  李德天 《当代医师》2013,(12):1601-1604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明确其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盛京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5例,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4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情况、生化指标及尿KIM-1水平,同时分析影响尿KIM-1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越重,尿KIM-1水平越高。与肾小管间质病变较轻组比较,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下降。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尿KIM-1水平与血清肌酐(r=0.373,P〈0.01),蛋白尿(r=0.439,P〈0.01)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518,P〈0.01)呈正相关,与eGFR(r=-0.355,P〈0.01)、血清白蛋白(r=-0.296,P=0.0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尿KIM-1水平的测定可能是评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中HSP_(70)基因高表达与癌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 HSP70 基因高表达与癌变关系。方法 :采用人的 HSP70基因探针 P17与从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采取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分别提取的RNA进行 northern杂交。结果 :杂交信号的强度为癌组织 >癌旁组织 >正常组织。结论 :HSP70 基因在组织癌变过程中表达活性明显不同 ,热休克蛋白在癌组织中显示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